吳石一九五〇年在臺北馬場町被槍決,那年他五十六歲,是國民黨的中將,也是地下黨員,他死的時候,沒人敢說他是烈士,直到一九七三年,中央才正式認定他是革命烈士,這中間隔了整整二十三年,不是組織忘了他,是怕連累他在臺灣的家人。
他的妻子王碧奎,女兒吳學成,小兒子吳健成,都留在臺灣,蔣介石當年親自下令,讓他帶全家過去,等于把他們?nèi)υ谝粔K兒,要是大陸馬上認他,臺灣那邊就認定他們?nèi)沂桥淹郊覍?,輕則丟了工作,重則進牢房,甚至更糟,所以組織只能等,等個安全的時機。
別人犧牲了,很快就被追認,像朱楓,1950年犧牲,同年就上了烈士名單,她沒孩子在臺灣,也沒直系親屬牽連,陳寶倉也一樣,妻子和孩子早去了香港,風險小,可吳石不一樣,他身后有三個活人,隨時可能被牽連,政治上再對,親情也不能不管。
對于是否在上一個海輪大副犧牲后,又安排了一位大副接替了工作,也實在難考,但有相關(guān)人士猜測,這位海輪大副的身份就是海船上的報務(wù)員。
安福號海輪的大副幫朱楓送過情報,這人身份一直沒露過,有人猜是陳寶倉的同學麥金亮,蔡孝乾叛變后供出一千八百人,四百多被抓,吳石和朱楓都被處決,唯獨這大副,一點音訊都沒有。
還有聶曦,和吳石一起走的戰(zhàn)友,有人說他妻女在福州,有人說他壓根沒孩子,到2010年代,他侄女黃怡然才把他的骨灰領(lǐng)回來,吳石不一樣,他有親人,正因有親人,才不能馬上追認,人能不能被紀念,不光看是不是真忠心,還得看身后有沒有牽絆。
黨內(nèi)有人不想追認吳石,說他以前是國軍中將,怕壞了革命名聲,其實真正想的是保他家人,一九七三年兩岸還沒通消息,國民黨抓共諜抓得緊,大陸要是突然給他發(fā)烈士證,臺灣那邊準會找他家人算賬,拖著不辦,反倒能護他們一命。
1980年,吳健成去了美國,1981年,大陸的哥哥姐姐也跟著去了,一家人這才算真正團聚,那時候再追認烈士,才不會連累誰,拖這么長時間,不是心冷,是實在沒法,那年頭,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2023年,臺灣馬場町紀念園區(qū)更新展覽,第一次講出了吳石的情報網(wǎng)絡(luò),島內(nèi)有人開始說起這段事,大陸這些年也在收拾隱秘戰(zhàn)線的舊賬,可吳石的家人一直沒出聲,他們不是不想說,是知道說了,只會讓過去更疼。
如果吳石早知道死后家人會被逼得流亡海外,他還會去臺灣嗎,沒人能替他開口,他走的時候心里想著的是國家,不是自己,可命運偏偏讓他扛上最沉的親情,他的名字晚了二十三年才被人提起,可他的忠心,從沒錯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