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北京時間10月10日,NBA知名記者Carmichael Dave扔出一則重磅消息:自由球員拉塞爾·威斯布魯克,可能收到了一份來自中國球隊的報價。
關(guān)鍵不在于“來自中國”,而在于合同細(xì)節(jié)——據(jù)內(nèi)部人士透露,這是一份為期約半個賽季的短約,但給出的待遇,幾乎是NBA國王隊所能開出價碼的四倍。
讓我們來算筆賬。如果威少選擇留在NBA,以他上賽季在掘金的表現(xiàn),大概率只能簽下一份老將底薪,年薪約為363萬美元。而這份來自東方的合約,價值據(jù)推測是其四倍,即便只算半年,總額也極為驚人。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威少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可能賺到超過在NBA打一整年還多的錢。對于一位36歲、步入職業(yè)生涯末期的老將來說,這無疑是擺在面前最實在的“誠意”。
拋開感情,我們冷靜看看威少如今的價值。
上賽季在丹佛掘金,他場均貢獻(xiàn)13.3分、6.1次助攻和4.9個籃板。數(shù)據(jù)全面,是一位合格的輪換球員。若留在NBA,新賽季將是他的第18個賽季。
但更重要的是他輝煌的過去:職業(yè)生涯場均21.2分、7.0籃板、8.0助攻;史無前例的四個賽季場均三雙;9次入選全明星、9次入選年度最佳陣容、2017年常規(guī)賽MVP,更是NBA歷史75大球星之一。他的名字,是“巨星”二字的代名詞。
中國球隊,圖什么?這就引出了核心問題:中國球隊為何愿意開出如此天價?
第一,品牌效應(yīng)碾壓一切。簽下威少,不僅僅是簽下一名外援,而是瞬間將球隊、甚至整個聯(lián)賽置于全球籃球媒體的聚光燈下。其帶來的曝光度、商業(yè)價值和球市刺激,是任何其他營銷活動難以比擬的。主場門票、球衣銷售、商業(yè)合作都將水漲船高。
第二,競技水平的降維打擊。盡管在NBA已非核心,但以威少的能力和身體素質(zhì),在CBA賽場他依然會是那個無所不能的“三雙機(jī)器”。他對比賽的影響力和票房號召力,是現(xiàn)象級的。
第三,短約低風(fēng)險,高回報。半年的合同,完美規(guī)避了長期投資老將的風(fēng)險。用半個賽季的預(yù)算,買一個賽季的熱度和關(guān)注度,這筆生意,從商業(yè)角度看,精明至極。
威少,會怎么選?這才是最耐人尋味的部分。
擺在威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留在NBA,接受底薪,追逐一枚總冠軍戒指,但可能角色邊緣,上場時間有限;二是遠(yuǎn)渡重洋,成為絕對核心,享受頂禮膜拜,同時賺取豐厚的薪水。
無論威少最終是否成行,這份報價本身已經(jīng)釋放出一個強(qiáng)烈的信號:中國籃球市場依然擁有巨大的財力和雄心,愿意為頂級球星(哪怕是生涯末期的)付出超乎想象的代價。你看好威少來CBA嗎?這筆買賣是雙贏還是冤大頭?評論區(qū)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