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場球,從來沒有這么尷尬過。
有時候,人能被命運推到最亮的地方??墒?,這個人卻并沒準備好面對那道光。
對不起,說的就是曾凡博。
按照慣例,昨晚這場在澳門開打的NBA季前賽,本該是屬于曾凡博的夜晚。主場燈光下,他代表籃網(wǎng)登場,全場觀眾為他歡呼??缮从矞惓鰜淼?0分鐘出場時間,他的數(shù)據(jù)欄只留下冷冰冰的“1次搶斷”。
沒有出手,沒有得分,沒有存在感。因為,整場比賽,僅有一次,球主動傳到了他手上。多數(shù)時候,他在場上,卻像個透明人。
只要進攻,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底角——站著,等著。那可能是戰(zhàn)術(shù)的一環(huán),但,更像被比賽遺忘的角落。
至于在防守端,矮他一個頭的賈里德.巴特勒,次次點名單訓他,次次打成,包括常規(guī)賽最后時刻的準絕平。
好了,不僅籃網(wǎng)隊,所有人都知道了,簽他更多是一場面子工程。主場有中國球迷,場邊坐著蔡崇信,還有成龍大哥為首的一班名流,還有無數(shù)跟籃球擦邊的專家與磚家,氣氛要有,流量也要有。
只是,籃球從來不是裝飾品。
這一幕,讓人想起2004年的劉煒。那時的NBA中國賽,國王隊為了討好中國市場,臨時簽下劉煒。但劉煒至少有球打,拿到2分、1助攻、3籃板,還贏得了雙方的掌聲。
而曾凡博,連那份體面都沒得到。
賽后,籃網(wǎng)主帥被問起他的表現(xiàn),撓了撓頭,一臉懵逼,“我需要看看錄像,但我覺得凡博在場上一直試圖做正確的事?!碧彀?,這句話像極了禮貌性的告別。
是的,曾凡博不是沒努力。他訓練刻苦,態(tài)度端正,也明白自己離NBA的標準還差一截。
但差距并不是問題,問題是他太急了。
他想要證明,卻在根本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想用青春的熱度去沖撞那扇門??蒒BA的門,不會為熱情讓路。它需要準備、耐性、底氣。曾凡博有身高,有身體天賦,但是他還有傷。
4月份CBA半決賽遭遇腰椎橫突骨折,休養(yǎng)了5個月,連亞洲杯這么重要的比賽都放棄了??墒牵袊悈s是他重傷后的首次正式比賽。
一個球員能打NBA,不是看能不能在賽前發(fā)言,也不是看能不能蹲在底角等球。要能在場上改變比賽,哪怕一回合、一攻一守。曾凡博沒做到,因為他方方面面都沒有準備好,包括可能沒有痊愈的身體。
他可能自己也清楚——這場首秀,更像一場儀式。所以,他賽后只能強調(diào),“享受比賽更重要”。是這樣嗎?
青春這件事,有時太動人,讓人忘記現(xiàn)實的硬度。就像去年堅持追夢NBA的崔永熙,怎么看,那份打著青春旗號的勇敢,都帶著極大的盲目。
籃球世界冷得很,沒人會因為你年輕就放你一馬。
姚明當年登上NBA,經(jīng)歷的艱難,一點也不比曾凡博少。但姚明準備得足夠充分,他知道自己要面對什么。他帶著完整的技術(shù)、成熟的心態(tài)、世界級的自控力,哪怕首秀0分2籃板,也知道那只是過程的開端。
而曾凡博,這一路更像被命運推著往前走。
他的天賦、他的曝光度、他的留洋履歷,全都讓他看起來像是“該去NBA的人”。可真正踏上那塊地,他才發(fā)現(xiàn),腳下的每一步都在往下陷。
有時候,最該做的選擇是停下來,不是放棄,而是補課。補那些被光環(huán)遮住的短板,補防守,補移動,還有最能體現(xiàn)你努力的籃板,補一份對職業(yè)籃球的敬畏。
NBA拼的真的不是夢想。
如今這個年代,想以青春的名義去賭一次,也許能贏流量,卻贏不回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