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第36個國際減災日。10月10日,“韌性常寧·攜手同行”——2025年長寧區(qū)“10·13國際減災日”主題活動在虹橋藝術中心舉行。
今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為“投資韌性建設,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強調(diào)要通過政策、資金和技術投入加強災害韌性建設;推動多災易災地區(qū)的基礎設施抗災設防能力提升;建立健全災害風險管理機制,降低災害風險;創(chuàng)新宣傳教育方式,提升公眾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
防減救災專家楊思睿聚焦“自然災害隱患識別與處置”主題,詳細講解了基層常見自然災害風險的識別方法與應對策略,為全區(qū)災害信息員帶來一場生動有趣、內(nèi)容豐富的應急安全宣講課程,有效提升災害信息員報送災情信息的能力?!皬呐嘤栔v座中,我學到很多災害風險隱患處置的方式方法,為做好一名一專多能的災害信息員補充了必備的實用技能?!爆F(xiàn)場,一位聆聽培訓課程的基層災害信息員表示。
在虹橋藝術中心廣場上,形式多樣的應急安全防減救災實操互動體驗吸引了居民的積極參與,通過互動答題板參與知識問答,幫助居民在輕松氛圍中了解和掌握應急安全知識。如繩結技巧學習、防煙面罩佩戴、消防帳篷模擬火場逃生等參與度極強的體驗方式,更是讓大家將防災減災知識轉化為實戰(zhàn)技能,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一字排開的主題展板,圖文并茂地展示了“國際減災日”的歷年主題以及地震、洪澇、臺風、火災等常見災害的預防與救援知識?,F(xiàn)場,工作人員還同步開展安全生產(chǎn)、國防動員等知識普及宣傳,營造濃厚的防減救災宣傳氛圍。
今年的“10·13國際減災日”主題活動通過“培訓講座+互動宣傳”的模式,既強化了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的專業(yè)能力,發(fā)揮居委會前哨作用,推動形成隱患排查、風險識別、監(jiān)測預警、及時處置閉環(huán)管理,也提升了市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營造了“防減救災、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部分圖片來源于區(qū)應急管理局
撰稿/攝影:閆 漫
編輯:畢揚靜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