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雖然號稱天下第一猛將,卻偏偏有四位對手讓他聞風(fēng)喪膽,這四人到底是誰?”
先說正題前,得交代下呂布到底有多強。有人問,天下間誰能在關(guān)羽張飛并肩之下保持不???只有他?;⒗侮P(guān)上,關(guān)羽揮刀如風(fēng),張飛吼聲震天,呂布卻仿佛置身畫中,左沖右突,弓馬嫻熟,絲毫不亂。此戰(zhàn)之后,誰還敢輕視中原武將?再說濮陽之戰(zhàn),許褚單騎挑陣,刀光閃處,呂布毫不示弱,一番廝殺之后,許褚只能退避三舍,曹操大呼:“呂布可一人可當百人!”可見呂布的確不是等閑之輩。
可是,再強也有怕的人——三個打不過,另一個不敢惹。到底是誰?
第一個,張飛。不是說張飛比呂布更強,而是呂布不敢招惹?;⒗侮P(guān)前,二人初次交手,張飛大喝一聲,驚雷乍響,呂布迎面一刀,卻被張飛一擋,猛然后退。那一瞬,呂布心里咯噔一下:這西涼鐵騎也有攔腰之力?后來偷襲徐州,張飛酒酣耳熱,呂布卻一直不敢出手。為什么?生怕碰怒了張飛?!碍h(huán)眼賊,你累次藐視我!”張飛曾當面辱罵呂布,口舌之快,令呂布面紅耳赤。說白了,打不過,吵也吵不過。呂布對于張飛,是打也打不贏,吵也吵不過,所以他根本不敢惹張飛。
第二個,袁紹。呂布投奔袁紹之時,還曾跟隨攻打公孫瓚,看似遙遙領(lǐng)先,實則心里沒底。等到徐州一隅之地開拓完,他開始恃才傲物,縱兵掠掠。袁紹怒了。袁紹一聲令下,顏良、文丑雙將出擊,百萬鐵騎壓境。呂布的步騎加羌胡,到底不是袁氏軍的對手。夜色中,呂布勒馬回營,見帳中兵將,冷汗涔涔。他知道,硬拼不過。第二天黎明,帶兵逃走。袁紹部眾如云,呂布根本不敢硬接??梢?,論軍隊規(guī)模,論持久之戰(zhàn),他真打不過袁紹。袁紹不是猛將,卻能以重兵碾壓,這一仗,呂布輸?shù)脧氐住?/p>
第三個,高順。高順還是呂布手下,二人卻似君臣不睦。高順練陷陣營,號稱“陷陣營一出,無堅不摧”。呂布領(lǐng)兵數(shù)千,得高順增兵,戰(zhàn)果輝煌;但私下里,他對高順懷忌恨,生怕自己被架空。平時不敢給重兵,只能留在身邊當“備用將”。直到遇到曹操六將圍攻,呂布走投無路,才喊來高順。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把最狠的事先自己扛下,連招呼也不敢多打。在呂布看來,高順更像是一把隨時可能掉頭斬他的利刃,他才不敢讓高順真刀真槍地管大軍。
第四個,劉備。很多人覺得劉備是“仁義之師”,打不贏呂布沒話說??烧嬲寘尾碱^疼的,是劉備的“打不死”特質(zhì)。關(guān)中之戰(zhàn),劉備屢敗屢戰(zhàn),敗走投靠公孫瓚,又敗投曹操,最后東山再起,號稱“三分天下之諸侯”。每一次失敗都讓他更強大。呂布也好幾次設(shè)伏擒拿劉備,可他總能借機逃脫。再說徐州之爭,呂布攻打劉備,打下徐州,又被劉備東山再起將他趕走。呂布深知,今天打垮劉備容易,明天卻可能面對一個更強大的對手——這讓他根本不敢放松對劉備的追擊。
總結(jié)起來,呂布雖然一生殺伐決絕,但他也有四個“心頭之患”:三個硬碰硬打不過的,便是袁紹的重兵、高順的陷陣營和劉備的東山再起;一個內(nèi)心深處不敢觸碰的,正是那個口才能更勝武力的張飛。有人問,呂布一生未斬殺多少猛將,為何他仍被后世稱作三國最強?其實答案就在他與這四位對手的較量中。三個打不過,說明天下高手如云;一個不敢惹,說明真正的猛將,不只在武功,更在心計與氣勢。
你是否也感嘆,天下英雄,各據(jù)一方,孰強孰弱,并非一場廝殺就能定論?當劍指天下時,真正的勝負往往取決于勇氣、智謀與那份看不見的敬畏。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資治通鑒]、[二十四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