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前夕,李誕、熊黛林、包文婧等多位明星陸續(xù)在淘寶開播。
這批明星都與小紅書頗有淵源,如李誕是小紅書頭部主播。
面對淘寶的挖角,小紅書亦未沉寂,悄然扶持出新的“帶貨一姐”,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
這場雙十一前夜的攻防戰(zhàn),究竟會重塑直播電商的競爭格局,還是僅僅成為又一輪流量爭奪的序幕?
明星主播“出紅入淘”
雙十一前夕,各平臺都在摩拳擦掌,淘寶直播率先出手,以一場“明星遷徙”拉開戰(zhàn)局。
李誕、熊黛林、包文婧、談莉娜、伍嘉成等多位明星從9 月下旬開始陸續(xù)在淘寶直播,為 10 月份開啟的購物節(jié)預熱。
值得注意的是,這批明星都與小紅書頗有淵源:李誕是小紅書頭部主播,熊黛林和包文婧也曾小紅書上試水直播。
這些明星主播為何出走?直播數據滑落,或許是推動他們“出紅入淘”的原因之一。
據第三方平臺統(tǒng)計,李誕在小紅書的直播表現并不理想。9月李誕在小紅書僅開啟2場帶貨直播,場均銷售額為28 萬,場均觀看人次為34萬,較去年單場260萬元的GMV峰值大幅縮水。
相比之下,轉戰(zhàn)淘寶為他帶來了明顯起色。9月23日其在淘寶的直播觀看人次達 342萬,其中售價99元的空刻意面成為櫥窗銷冠,累計銷量突破6萬份。
另一個原因或許在于,小紅書并沒有永恒的“一哥一姐”。
9 月 21 日,香港明星吳千語在小紅書的首場直播便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訂單量達4.6萬份,總GMV突破7000萬元,超越了董潔與章小蕙當年的首秀表現。
這一現象也折射出小紅書頭部主播陣營的快速迭代。
自2023年董潔開啟直播帶貨首秀后,小紅書平臺上的明星主播已歷經多輪更替:從章小蕙、伊能靜到吳昕、趙露思,始終未有如李佳琦那般在淘寶長期穩(wěn)坐頭把交椅的標桿人物。
原因之一在于小紅書去中心化的流量分發(fā)機制,把60%的流量分配給腰尾部博主和素人筆記,因此在自媒體圈素有“小紅書更容易起號”一說。
克勞銳指數研究院的報告印證了這一點,2024年100萬-300萬之間粉絲的腰部 KOL在抖音、快手、微博平臺占比均為60%左右,而10-50萬粉絲腰部KOL 在小紅書占比高達81%。
但這一機制也限制了頭部主播的商業(yè)天花板,當抖音快手頭部博主的直播帶貨GMV 動輒過億時,小紅書的頂流戰(zhàn)績仍停留在 7000 萬級別。
因此,為追求更高收益,頭部博主“入淘”發(fā)展便成為一條自然路徑。
淘寶搶人大戰(zhàn)
小紅書在淡化頭部,淘寶卻求賢若渴。
事實上,這并非淘寶首次從其他平臺引入主播。
2022年雙十一,淘寶直播成功邀請當時抖音頂流主播羅永浩入駐開播,其首秀預估銷售額達2.1億元。同一時期,李誕也隨“交個朋友”機構進駐淘寶,創(chuàng)下單場超3200萬元 GMV 的首秀成績。
此后,更多頭部主播相繼轉戰(zhàn)淘寶:劉畊宏、俞敏洪先后開啟淘寶直播帶貨,遙望科技旗下的明星主播張柏芝也在此完成首秀。
與此同時,四大頭部MCN 機構:東方甄選、遙望科技、無憂傳媒與交個朋友齊聚淘寶直播平臺,一時間熱鬧非凡。
為吸引外部主播,淘寶投入真金白銀與流量資源。平臺為主播和商家提供“回淘開播即送30萬流量”的激勵政策;為爭取羅永浩,淘寶直播動用了APP開屏曝光的戰(zhàn)略資源。
在頭部效應與流量激勵的雙重驅動下,大量腰部主播也紛紛“跳槽”淘寶。據阿里官方數據,2022年淘寶新增超過50萬名新主播,生態(tài)擴容成效顯著。
這兩年,淘寶的“搶人大戰(zhàn)”仍在持續(xù)。
2024 年,淘寶將目光投向小紅書,成功邀請當時的帶貨“一姐”章小蕙開啟平臺首播,首場觀看人數便突破千萬。加上今年雙十一前夕再次從小紅書密集引入主播,不難看出淘寶直播對頭部人才的渴求。
然而,被挖至淘寶的主播,大多難逃“高開低走”的結局。
東方甄選入駐一個月后,場觀從千萬量級驟降至三百余萬;劉畊宏因銷售表現不佳停止更新;李誕的首次淘寶直播生涯也在2024年4月畫上句號。章小蕙轉戰(zhàn)淘寶后,個人賬號粉絲僅累積約20萬,店鋪中多數商品銷量停留在數百件,且未再開啟新直播。
羅永浩成為淘寶挖角名單中少數仍在持續(xù)開播的主播,盡管如此,在薇婭隱退后,淘寶始終未能成功培養(yǎng)出接棒的“新一姐”。
總體來看,淘寶轟轟烈烈的搶人大戰(zhàn),并未帶來相應的投資回報。執(zhí)掌淘寶直播的負責人程道放也于2024年離任,據《晚點LatePost》報道,程道放離崗原因與淘天GMV 沒有突破有關,“淘天管理層認為內容團隊花了很多錢,但沒有改變GMV的占比和商業(yè)效率”。
然而從今年再度啟動的挖人動作來看,淘寶直播顯然并未放棄這一策略。那么,它為何曾經失敗,又為何如此執(zhí)著?
為何執(zhí)著于“挖角”?
淘寶的挖角行動,本質上是一場關于流量與內容的突圍。
當前,直播電商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頭部主播難培養(yǎng)、號召力下降,行業(yè)亂象卻層出不窮。例如今年9月底,就發(fā)生了“千萬粉絲網紅收取30萬傭金卻0成交”的事件,進一步削弱商家對直播帶貨的信心。
而淘寶直播還面臨更多更強勁的對手。據《2024年中國電子商務發(fā)展趨勢報告》,2024年前三季度,抖音電商、快手電商、淘寶直播 GMV 分別達到 7452.3億元、5888.2億元、5060.2億元,三大平臺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為 40.5%,32%,27.5%。此外,拼多多、視頻號、京東也在持續(xù)加碼,甚至長視頻平臺愛奇藝也于今年4月宣布入局直播帶貨。
這意味著,擴充主播陣容、為商家注入強心針,在群狼環(huán)伺的戰(zhàn)場爭奪更高的份額,成為了淘寶直播的重要課題。
而作為從貨架電商起家的平臺,淘寶始終面臨一個現實困境:其直播內容生態(tài)的豐富度與吸引力,難以與以內容基因見長的抖音、快手相抗衡。
為彌補這一短板,淘寶采取“內外兼修”的策略——對外,從其他平臺精準引入成熟主播;對內,則持續(xù)通過賽事機制自主培育新人。
2022年,淘寶直播聯合點淘發(fā)起《中國新主播》挑戰(zhàn)大賽,經過一個多月的激烈角逐,最終誕生11位主播新星;次年,《中國新主播2023》接續(xù)啟動,從逾千名參賽者中篩選出全國11強。
2024年,淘寶直播與浙江衛(wèi)視合作,推出電商主播職業(yè)技能成長節(jié)目《王牌新主播》,以綜藝化、大眾化的形式,系統(tǒng)性選拔與培養(yǎng)專業(yè)主播。
整體來看,淘寶直播正面臨增長見頂、強敵環(huán)伺的嚴峻局面,焦慮之下,通過從成熟平臺引入已被市場驗證過的主播,成為一條難以舍棄的“捷徑”。
然而,依賴“輸血”終究不是長久之計??v觀行業(yè),外部主播與平臺生態(tài)難以兼容的案例比比皆是,不少主播在不同平臺間遷徙,卻難逃“水土不服”的困境。
以抖音出身的顏值類主播“一栗小莎子”為例,2022年她高調入駐淘寶,初期憑借熱度一度沖上小時榜前列,但后續(xù)帶貨表現持續(xù)乏力,最終逐漸淡出,將主戰(zhàn)場撤回抖音。
熊黛林入淘后,9月20日的直播雖收獲201萬觀看人次,但其主打商品為定價較高的水晶手鏈與珠寶,銷量受限;談莉娜盡管在9月內開播16場,頻率頗高,場均觀看卻始終徘徊在30萬左右,熱度不足。
對淘寶直播而言,比引進主播更重要的,是留住主播。如何讓外來主播真正融入平臺生態(tài)、實現長效經營,才是真正值得傾注資源的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