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親的車隊還沾著清晨的露水,紅色喜字貼在車窗上晃得人眼暈——29歲的新郎前一晚還對著鏡子試穿西裝,嘴角壓不住笑意,可這隊載著期盼的車剛到酒店附近,他卻轉(zhuǎn)身走向了河邊,一躍而下,把所有熱鬧都留在了身后。
事發(fā)當天,新郎的父親沒在現(xiàn)場。老人后來對著鏡頭時,手里還攥著兒子沒來得及收好的領結(jié),指節(jié)泛白:“我猜有種種原因,可他從沒跟我們說過?!蹦菚r新郎還沒找到,老人的聲音沒抖,只是每說一句都要停頓幾秒,像是在努力把話理順,又像是怕一急,就漏了什么關鍵。直到10月9日,新郎的遺體被送到殯儀館,老人再開口時,多了句斬釘截鐵的話:“孩子心理沒問題,不辦喪事,等調(diào)查結(jié)果?!?/p>
沒人知道新郎在接親路上、婚車里經(jīng)歷了什么,只知道新娘一家自始至終沒正面回應過原因,唯一的表態(tài)是“會盡快去看看”。而新郎的母親,在聽到兒子跳河的消息時當場昏厥,醒來后就坐在病床邊,床頭柜上擺著兒子小學時得的“三好學生”獎狀,邊角早被磨白。據(jù)家屬提及的護工描述,老人夜里總睜著眼盯著獎狀,不說一句話,也不怎么吃東西,就等著有人來告訴她“孩子找到了,是誤會”。可最后等來的,是殯儀館冰冷的消息——她懷胎十月、含辛茹苦養(yǎng)了二十多年的孩子,再也回不來了。
據(jù)當?shù)叵嚓P部門初步通報,新郎跳河與彩禮、下車錢無關,是結(jié)婚瑣事疊加和與女方家長期矛盾積累所致。網(wǎng)上的猜測鋪天蓋地,警方已辟謠多個謠言,可越辟謠,越讓人覺得心疼——一個前一天還在期待婚禮的年輕人,到底是被多少“瑣事”壓得喘不過氣,才會在人生最該熱鬧的日子里,選擇用這樣決絕的方式離開?
新郎父親后來又發(fā)過一次聲,語氣里多了些堅定:“我要知道他崩潰的原因?!睕]人苛責這家人的克制,哪怕痛到極致,他們也沒急著指責誰,只是想替那個沒來得及開口的孩子,問清楚一句“為什么”。殯儀館的走廊很靜,老人的腳步很慢,他走過掛著的挽聯(lián)時,會下意識抬頭看一眼,像是在確認什么——或許是在想,兒子小時候跟著他走親戚,也是這樣一步一步跟著,會拉著他的衣角問“爸爸,什么時候到家”。
現(xiàn)在網(wǎng)上還有人在討論“結(jié)婚該不該委屈自己”“父母該不該催婚”,可對這家人來說,所有討論都不如一個真相來得實在。新郎母親把兒子的西裝疊得整整齊齊,放在衣柜最上層,就像他只是出了趟遠門;父親每天都會去派出所問一次調(diào)查進度,哪怕得到的還是“再等等”,也會慢慢走回來,路過菜市場時,順便買一把兒子愛吃的青菜。
他們還在等,等一個能告慰兒子的答案,也等一個能讓自己稍微松口氣的理由——那個29歲的年輕人,到底在最后一段時光里,扛著多少沒說出口的重量,才會選擇把人生永遠停在結(jié)婚那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