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最近都在曬同一件"傳家寶"——穿了快半年的短袖。按道理10月該套毛衣了,結(jié)果氣溫天天飆到28度,大爺大媽晨練穿短袖,年輕人上班還在吹空調(diào),有人翻出4月買的T恤,袖口都磨出毛邊了,自嘲:"這衣服怕是比我對象還親,從春天陪到秋天,早就穿回本了。"
最離譜的是天氣的"翻臉?biāo)俣?。前幾天杭州還30度,有人剛把秋褲收進箱底,第二天降溫到13度,嚇得趕緊翻出來套上,結(jié)果中午太陽一曬,又熱得脫到只剩短袖。網(wǎng)友笑稱:"浙江的秋天像渣男,忽冷忽熱,你永遠猜不到他下一秒想干嘛。"
北方朋友刷到浙江人穿短袖的視頻,直接評論區(qū)炸鍋:"我們這兒都開始供暖了,你們還在露胳膊?"有東北網(wǎng)友曬出雪地照,配文"羽絨服已焊死在身上",轉(zhuǎn)頭就刷到杭州人在西湖邊吃冰粉,評論區(qū)瞬間變成"南北溫差Battle現(xiàn)場"。
更絕的是廣東人趕來"認(rèn)親"。"我們短袖從3月穿到12月,你們這才哪到哪?"有廣州網(wǎng)友曬出10月還在開空調(diào)的電費單,吐槽"風(fēng)扇全年無休,羽絨服三年沒沾過身"。結(jié)果被海南網(wǎng)友懟:"我們穿短袖跨年,你們都是弟弟。"
浙江人這半年過得像在"季節(jié)盲盒"里抽卡。4月穿短袖以為夏天來了,5月突然降溫套上外套,6月熱到穿吊帶,9月剛把長袖翻出來,10月又熱回短袖。有人衣柜里長袖和短袖堆在一起,早上出門得先扒窗戶看太陽,網(wǎng)友總結(jié):"浙江人的穿衣公式:今天穿啥=看天氣預(yù)報+賭一把。"
商家也被這天氣整懵了。秋裝上新剛擺上貨架,就被顧客問"有沒有薄點的短袖";羽絨服專柜銷售天天刷天氣預(yù)報,就盼著降溫,結(jié)果等來的是"明天29度"。有服裝店老板吐槽:"今年秋裝壓了一倉庫,再熱下去,我得改賣冰袖了。"
最慘的是那些提前買厚衣服的。有人9月就囤了三件毛衣,結(jié)果一件沒穿上,掛在衣柜里落灰;寶媽給孩子買的羽絨服,標(biāo)簽還沒拆,孩子天天穿著短袖上學(xué),老師在家長群里提醒:"別給娃穿太厚,教室開空調(diào)呢。"
其實南方這天氣,早就被網(wǎng)友摸透了:"一年就兩季,一季叫'熱死',一季叫'凍死',春秋?那是快遞在路上的時間。"就像杭州人說的:"短袖穿到包漿怎么了?省錢又省事,等真降溫了,直接從短袖套羽絨服,中間省略三件衣服,多環(huán)保。"
估計北方人永遠理解不了,南方人10月還在穿短袖的快樂——畢竟能少買好幾件衣服呢。就是不知道,這件穿了半年的短袖,能不能撐到冬天來臨。你說,要是12月還這么熱,是不是該直接穿短袖過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