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開國上將韓先楚走了,家里人整理遺物時,兒子韓衛(wèi)平想起父親常年鎖著的保險柜——按說老將軍征戰(zhàn)一輩子,總該有些值錢物件,可打開后,里面的東西讓在場的人都紅了眼。
韓先楚這一輩子,就沒跟“享?!闭催^邊。1927年參加革命,從湖北黃安的赤衛(wèi)隊小兵,一路打到東北野戰(zhàn)軍的縱隊司令,打硬仗出了名,連國民黨軍都怕他,叫他“旋風司令”。1950年解放海南島,當時上級計劃次年再打,韓先楚卻急得睡不著——他知道春季有臺風,拖到次年,部隊渡海難度更大,犧牲會更多。硬是頂著壓力上書,說“再等下去,戰(zhàn)機就沒了”,最后帶著40軍提前出發(fā),坐著木船跟國民黨的軍艦硬拼,只用半個月就解放了海南。后來有人說,要是聽了原計劃,海南解放至少要多犧牲上萬人,韓先楚這股“犟勁兒”,救了多少人命。
抗美援朝時,他先任志愿軍副司令員,1951年又兼任19兵團司令員,帶著部隊在三八線硬扛美軍。有次美軍飛機轟炸,他的指揮部被炸塌一半,警衛(wèi)員把他拉出來時,他胳膊流著血還喊“先救電臺,別斷了聯(lián)系”。從朝鮮回來后,他先后在福建、蘭州軍區(qū)當司令,不管到哪兒,住的都是老房子,家具壞了就讓木工修,從不讓換新的。兒子韓衛(wèi)平小時候想讓父親給買塊手表,韓先楚說“你要是參軍立功,自己掙”,后來韓衛(wèi)平真在部隊評了先進,才用獎金買了塊表。
韓先楚對自己摳,對老百姓卻大方。1960年困難時期,他把家里的糧食省下來,送給軍區(qū)大院里生活困難的家屬,自己和家人頓頓喝稀粥。有次下基層,看到老鄉(xiāng)家的孩子沒衣服穿,當場把自己的大衣脫下來給孩子,回來后凍得感冒了好幾天。身邊人勸他“您是將軍,得顧著自己身體”,他卻說“我是將軍,更是老百姓的兵,老百姓過不好,我穿再暖也不安心”。
他的保險柜,從1955年授銜后就沒怎么打開過,家人只知道他每天睡前會去看一眼,卻從不知道里面有啥。1986年10月韓先楚在北京病逝,享年73歲,兒子韓衛(wèi)平找到保險柜鑰匙,打開后先看到的是幾枚軍功章——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勛章的邊角都磨亮了,顯然是被反復摸過。
再往下翻,是一疊泛黃的作戰(zhàn)地圖,有解放海南島時的渡海路線圖,上面還留著韓先楚用紅筆標的記號,哪支部隊先登陸,哪艘船負責掩護,字跡密密麻麻;還有抗美援朝時的陣地防御圖,圖邊上寫著“注意美軍坦克動向,多挖反坦克壕”,都是當年實戰(zhàn)里總結的經(jīng)驗。最底下壓著兩樣東西:一張是1953年毛主席接見后寫給韓先楚的便箋,內(nèi)容是叮囑他“注意身體,為國保重”,這張便箋他一直用塑料膜仔細包著,信紙沒半點磨損;另一張是張欠條,上面寫著“借老鄉(xiāng)小米五斤、布料三尺,日后必還”,落款是1947年,地點在東北臨江。
韓衛(wèi)平后來才知道,這張欠條是韓先楚當年在東北打“四保臨江”戰(zhàn)役時,部隊斷糧,他去老鄉(xiāng)家借的。后來部隊轉(zhuǎn)移,等再回來找這位老鄉(xiāng)時,人已經(jīng)搬走了,韓先楚一直記著這事,把欠條鎖在保險柜里,說“欠老百姓的,不能忘”。還有那些作戰(zhàn)地圖,韓先楚晚年常跟家人說,“這些圖上的每一條線,都是戰(zhàn)士們的血畫出來的,得留著,讓后人知道今天的日子是怎么來的”。
保險柜里沒有一分錢,更沒有一件金銀首飾,只有這些帶著硝煙和溫度的“寶貝”。韓衛(wèi)平捧著那些軍功章和地圖,想起父親常說的話:“我這輩子,沒給家里留下啥,就留下這些念想,你們要記住,咱們家的根,在老百姓那兒,在戰(zhàn)場上”。
看看韓先楚的保險柜,就知道有些“寶貝”,比金銀貴重百倍。那些軍功章,是保家衛(wèi)國的擔當;那張欠條,是對老百姓的承諾;那些地圖,是對犧牲戰(zhàn)友的牽掛。韓先楚藏在保險柜里的,哪里是物件,分明是一個老將軍一輩子的初心。要是換作今天,咱們能像他這樣,把“初心”當寶貝藏著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