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鳩摩智這號人物,熟悉金庸小說的人應(yīng)該都會對他有極為深刻的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港版電視劇中的鳩摩智實在是過于搶眼了,不過你若細品原著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事實,原著中的鳩摩智其實也是個十分亮眼的存在。
那大輪明王是有極強的求勝心的,因此他不斷挑戰(zhàn)各種高手,修煉各種神功。
不過這也是讓人奇怪的地方,因為從明面上來看,武林中的最強者不就是蕭峰嗎?為何鳩摩智卻從未想過與蕭峰一較高下?
一、一心求勝的大輪明王
金庸在《神雕俠侶》中塑造了“劍魔”獨孤求敗這號人物,那人在自己的墓志銘中提到過一句“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杰,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鳩摩智劇照)
所以獨孤求敗一生都在不斷地挑戰(zhàn)各路英豪,可惜這個角色從未在正篇故事中登場,讀者無法一窺他的真實水平。
而鳩摩智就好比是直接登場的獨孤求敗一般,他也是在不斷的追求變得更強,以擊敗更多的高手,對于習武這件事,他是有極深的執(zhí)念的。
比如當初他跑去大理挑戰(zhàn)天龍寺群僧,只為搶那本《六脈神劍劍譜》,盡管最終枯榮大師是把那劍譜給燒毀了,但鳩摩智依舊不愿放棄追求那劍法,于是他把段譽擄走,才有了后來的各種奇遇。
還有少室山大戰(zhàn)時,鳩摩智又跑去少林派踢館,他與虛竹就有過一次交手。
要知道此時的虛竹已不是那個平平無奇的小和尚,他身懷逍遙三老的內(nèi)力,又有逍遙派的各種神功加持,哪怕他對自身武功駕馭還不算熟練,但光憑內(nèi)力就足以讓他力挫群雄,但虛竹卻也沒能拿下鳩摩智。
(虛竹劇照)
可見鳩摩智就是當世絕頂高手,讀者將他視為“天龍四絕”之一,沒有任何問題。
既然如此,鳩摩智也完全有挑戰(zhàn)蕭峰的資格,其實正如前文所言,武林中明面上的天下第一就是蕭峰,掃地僧是個隱藏角色,幾乎沒人知道他的存在,此時鳩摩智就應(yīng)該對蕭峰出手了。
二、實戰(zhàn)無敵的蕭峰
可別說鳩摩智不知道蕭峰的事跡,即便當年蕭峰為丐幫立下七大功勞,解決三大難題的往事不曾傳到鳩摩智耳中,但后來蕭峰因契丹人的身份被曝光而遭遇中原群雄的圍攻一事,卻足以傳遍天下。
丐幫幫主從英雄人物淪為“契丹賊人”,對于整個武林而言,都是天下的笑話,鳩摩智怎能不知?
何況后來蕭峰在聚賢莊的表現(xiàn)著實是駭人聽聞,你且看他殺敗群雄時的表現(xiàn)。
(蕭峰劇照)
說是:“來赴英雄宴的豪杰,十之八九都親手殺過人,就算自己沒殺過人,這殺人放火之事,看也看得多了。此刻這般驚心動魄的惡斗,卻實是生平從所未見。敵人只有一個,可是他如瘋虎、如鬼魅,忽東忽西地亂砍亂殺、狂沖猛擊。不少高手上前接戰(zhàn),都讓他以更快、更猛、更狠、更精的招數(shù)殺了。”
以一人之力殺敗中原群雄,這種操作,哪怕是鳩摩智也不敢說自己能做到,他怎能不對這位武藝高強的前丐幫幫主有濃厚的興趣呢?
再到后來的少室山大戰(zhàn),蕭峰又以一人之力對抗慕容復、游坦之、丁春秋聯(lián)手,那三大高手一同出招,也沒能拿下蕭峰,顯然,說此時的蕭峰是天下第一,也不為過。
鳩摩智這種狂傲的強者,怎能容許武林中有比自己強的人存在?
他不去挑戰(zhàn)蕭峰,確實不太合理。
不過有人可能要說了,蕭峰與鳩摩智打過一場,對過一次掌,其實那不過是港版電視劇中出現(xiàn)的魔改情節(jié),至于鳩摩智被蕭峰一掌打得吐血,那更是大大的貶低了鳩摩智的戰(zhàn)斗力,原著中也不存在這樣的情節(jié)。
他們二人確實是沒有交手過,所以鳩摩智到底是怎么想的?
莫不是他懼怕蕭峰?
不,絕不可能,這事兒或許與他的師父有關(guān)。
三、鳩摩智的師從
鳩摩智的師父是誰?
原著第四十二回中,就提到過這么一段設(shè)定:“兩人談起武功,鳩摩智有心向他學招,但想與他素無淵源,貿(mào)然求人傳以秘技絕招,對方必不允諾,唯一的法子是投桃報李,各得其利,便道:‘慕容先生,小僧在吐蕃國密教寧瑪派出家,因與吐蕃國黑教邪徒爭斗劇烈,從上師處學得‘火焰刀’之技?!鹧娴丁芤詢?nèi)力凝聚于手掌掌緣,運氣送出,威力非小。今日與先生言語投機,非敢炫示己能,僅為剖析武技,請先生莫怪?!?/strong>”
(天龍寺劇照)
他即是吐蕃寧瑪派傳人,若無意外,他師父即是索瓊·喜饒札巴,也是一位高僧。
所以這能說明什么?
很簡單,你若細品鳩摩智的經(jīng)歷,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他想做的,從來不是天下第一高手,而是天下第一高僧。
是的,這兩個名頭看似一樣,其實有很大的不同,鳩摩智并不是要擊敗天下所有的高手,而是要擊敗那些高僧。
當初段正明介紹這家伙時,就說過一句:“保定帝素知大輪明王鳩摩智是吐蕃國的護國法王,但只聽說他具大智慧,精通佛法,每隔五年,開壇講經(jīng)說法,西域天竺各地的高僧大德,云集大雪山大輪寺,執(zhí)經(jīng)問難,研討內(nèi)典,聞法既畢,無不歡喜贊嘆而去。”
(鳩摩智、掃地僧劇照)
這也是為何他在藏經(jīng)閣大戰(zhàn)中,第一個對掃地僧出手的原因,就因為他自詡吐蕃第一高僧,他怎能容許這么一個來路不明的老僧在自己面前賣弄佛法?
一直以來,他都是以僧人為對手,無論是天龍寺還是后來的少林寺。
所以他對蕭峰這種俗世之人,其實并沒有那么大的執(zhí)念,金庸讓他們王不見王,也就說得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