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偉看樓市
2.2據CME“美聯(lián)儲觀察”最新數(shù)據,10月美聯(lián)儲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已到97.8%,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僅%;12月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更接近97%。
這意味著,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轉向,已進入關鍵時刻。對于普通中國老百姓而言,這場發(fā)生在太平洋彼岸的利率調整,看似遙遠,實則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
因為美聯(lián)儲利率出現(xiàn)變化的時候,直接導致以房地產、以債券、以股票、以大宗商品、以匯率、以利率為代表的所有資產價格的變動,最終體現(xiàn)為我們投資理財當中可配品種的范圍,以及每個品種的風險收益特征。這也是很多老百姓覺得,用錢生錢越來越難的原因之一。
今年美聯(lián)儲還將繼續(xù)降息,我們迎來的實惠有:
10 月 20 日落地的房貸利率調整并非單一降息動作,而是以 “LPR 基準浮動 + 固定加點優(yōu)惠” 為核心的系統(tǒng)性改革,其精細化設計凸顯政策精準性。在覆蓋范圍上,政策實現(xiàn)了 “普惠性與針對性” 的平衡:全國首套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統(tǒng)一執(zhí)行 LPR-30BP 標準,明確排除商用房貸款及逾期房貸,同時允許固定利率房貸持有者零費用轉換為浮動利率,預計惠及 5000 萬戶家庭、1.5 億人口,年均減少利息支出約 1500 億元。
利率紅利的釋放呈現(xiàn)雙重疊加效應。市場普遍預期當日 5 年期 LPR 將下調 10-20 個基點,從當前 3.5% 降至 3.35% 左右,疊加固定折扣后,多數(shù)城市實際利率可低至 3.05%,核心城市更有望觸及歷史新低。以 100 萬元 30 年期貸款為例,若從 4.4% 降至 3.05%,月供可減少 469 元,總利息節(jié)省 14.06 萬元;存量貸款中利率高于 3.2% 的部分,將在 10 月 25 日批量調整到位,最高可省利息 20.4 萬元。更具突破性的是重定價機制優(yōu)化 —— 取消一年期周期限制,借款人可協(xié)商 3-6 個月的調整周期,讓政策紅利更快落地。?
配套政策形成協(xié)同效應:存量房貸利率普遍從 4% 以上降至 3.3% 左右,部分城市通過基點調整可低至 2.5%-3.1%;公積金貸款額度同步提升,鎮(zhèn)江二孩家庭貸款上限達 120 萬元,成都首套房公積金利率降至 2.85%,與商貸利差擴大至 0.7 個百分點。這種 “商貸減負 + 公積金加碼” 的組合,覆蓋了不同購房群體的需求。?
二、動因解析:內外共振下的精準施策邏輯?
此次調整是國際環(huán)境與國內市場共同作用的結果。國際層面,美聯(lián)儲 9 月完成年內首次降息,市場對 10 月再降 25 個基點的預期概率達 87.7%,全球性流動性寬松為我國貨幣政策 “以我為主” 創(chuàng)造了空間。國內此前已降準釋放 1 萬億元流動性,既優(yōu)化銀行信貸供給,也為房貸利率下調提供資金保障。?
國內樓市復蘇動能不足構成直接動因。盡管 5 月以來 LPR 降至 3.5%、公積金利率降至 2.6%,首付比例最低 15%,但居民購房信心仍未修復。中原地產數(shù)據顯示,即便利率 2.95%,30 年期百萬貸款月供仍達 4090 元,對月收入萬元以下家庭而言,房貸占比超 40% 風險線。同時,部分城市二手房掛牌量高企、房企資金鏈緊張,亟需打通需求端循環(huán)。?
政策協(xié)同性更體現(xiàn)長效考量。短期與首付比例下調、“帶押過戶”、住房 “以舊換新” 等政策形成合力,85 個城市的 “以舊換新” 措施與利率優(yōu)惠疊加,激活改善需求;長期則適配房地產發(fā)展新模式,6.7 萬億元 “白名單” 貸款已支持 1600 多萬套住宅交付,構建 “需求減負 + 供給保交樓” 雙向支撐體系。?
三、市場影響:結構性復蘇與城市分化加劇?
需求端呈現(xiàn) “剛需先行、改善跟進” 的階梯式激活。剛需群體對利率最敏感,鄭州此前公積金降息后,年輕購房者咨詢量激增,此次商貸減負將進一步增強其入市信心。組合貸款優(yōu)勢凸顯,青島公積金 80 萬 + 商貸 120 萬的組合,總利息較純商貸減少 7.68 萬元,疊加此次降息后降幅更顯著。改善型需求迎來置換窗口,深圳南山等核心區(qū)域租金回報率達 2.5%,利率下調將加速這類需求釋放。?
供給端通過市場傳導實現(xiàn)間接改善。湖州某樓盤此前公積金降息后到訪量增長 30%,簽約率同步提升,此次政策落地后效應將放大。三四線城市庫存壓力大,開發(fā)商可能推出 “利率優(yōu)惠 + 價格讓利” 組合,加速去化。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顯示,此前政策推動下,商品房待售面積已連續(xù) 2 個月減少,開工建設出現(xiàn)改善跡象。?
城市分化格局進一步凸顯。一線及強二線核心區(qū)憑借人口流入、產業(yè)支撐,將呈現(xiàn) “量價穩(wěn)升” 態(tài)勢,杭州未來科技城、成都天府新區(qū)等板塊空置率低于 5%,租金覆蓋月供超 60%,利率下調將加速需求釋放。而人口流出、產業(yè)薄弱的三四線城市,雖同享降息,但需求基數(shù)有限,復蘇力度溫和,去化壓力仍存。?
對宏觀經濟而言,減負效應將傳導至消費領域。公積金降息每年已節(jié)省利息超 200 億元,疊加此次商貸減負,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將流向教育、文旅等領域,形成 “樓市穩(wěn) — 消費活 — 經濟興” 的良性循環(huán)。?
四、風險提示:理性置業(yè)與長效思維?
利率下行周期并非 “炒房信號”。當前房價漲幅趨緩,短線炒房收益空間有限,且持有成本壓力不容忽視。對收入不穩(wěn)定群體,低利率不等于無風險,需預留至少 6 個月月供應急儲備金,避免斷供危機。?
置業(yè)決策需立足長期價值判斷。部分三四線城市庫存高企,購房前需綜合評估人口流入、產業(yè)支撐等核心要素,避免陷入 “低利率陷阱”。存量房貸持有者需關注重定價日差異,重定價日為 1 月 1 日的購房者需等到 2026 年才能享受新利率,需提前做好財務規(guī)劃。?
政策本質是 “穩(wěn)市場而非強刺激”。從公積金與商貸利差調控,到差異化貸款額度設計,再到 “房住不炒” 基調的反復強調,均表明政策目標是平衡市場各方利益,推動樓市向居住屬性回歸。購房者應摒棄 “追漲殺跌” 心態(tài),以實際居住需求為核心做出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