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國考”打破35歲門檻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6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顯示,"國考"取消了35歲年齡上限,將報考者年齡提高到38歲以下。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年齡限制也從40歲放寬至43歲以下。這一政策變化反映出公務員考試對年齡限制的調整趨勢。今年以來,四川、上海等地已逐步放寬事業(yè)單位招聘的年齡限制,進一步擴大了人才選拔的范圍。
重磅!考編,放開了
根據(jù)10月14日發(fā)布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6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報考年齡上限從35歲提高到38歲,應屆碩士、博士從40歲提高到43歲,打破了“國考”35歲上限。這一政策變化為部分大齡求職者提供了更廣闊的擇業(yè)空間,但也引發(fā)了對可能出現(xiàn)"考編專家"的擔憂。此外,若招錄年齡限制放寬而晉升機制未優(yōu)化,可能影響職業(yè)發(fā)展。專家建議完善相關配套制度以促進就業(yè)公平。
2026年國考年齡首次放寬至38歲,博士研究生可放寬至43周歲
202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宣布年齡限制放寬,報考年齡上限調整為38歲,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年齡上限放寬至43歲。這一調整旨在適應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擴大了報考人員的年齡范圍,為有經(jīng)驗的社會人士和高學歷人才打開了進入公務員隊伍的機會。長期以來,35歲成為職場隱形門檻,此次調整回應了就業(yè)市場對中年人才的需求,并可能緩解因年齡限制導致的再就業(yè)難題。
歷史與未來的交響: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開幕
10月14日,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在上海開幕。全球專家學者探討如何理解中國的新范式。會議呼吁以中國自身國情為基礎進行研究,而非通過西方視角評判。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高翔強調,中國的發(fā)展道路根植于五千年文明史。與會者認為,新的研究范式應立足于中國獨特的時間、空間和生態(tài)場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對全球的影響力和貢獻。大會期間發(fā)布了《文明互鑒與世界中國學繁榮發(fā)展:上海倡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