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nóng)歷八月二十四日,沒有統(tǒng)一的、廣泛流傳的傳統(tǒng)習俗,其相關(guān)習俗多與地域文化、農(nóng)事節(jié)氣相關(guān),呈現(xiàn)出較強的地方特色。民間有句諺語:“八月二十四,燒干柴吃白米”,意思就是說農(nóng)歷八月二十四日是稻日,是一個地方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俗稱“稻子節(jié)”,也就是稻子的生日,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此時的稻子迎來了收獲,尤其是糯稻,而在稻子生日這天,人們就會煮糯米飯,或者是做糍粑,來祭灶。今天農(nóng)歷八月二十四日,記住“吃三樣,做一事”習俗,順順利利過八月!
一、吃三樣
稻日是部分地區(qū)與稻米豐收相關(guān)的民俗日子,核心飲食圍繞稻米制品展開,以慶祝新稻成熟。
1、吃米糕
米糕是特色特色傳統(tǒng)食品,擁有很悠久的歷史,米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來蒸成,加工制作方便,耐貯藏,食用方法多樣,所以很受大眾歡迎。
食材:粘米粉100g、水200g、米酒汁25g,大米400g、酒釀100g(酒汁+米粒)、白糖80g、老漿100g、小蘇打0.4g
做法:1、養(yǎng)老漿,養(yǎng)好后放冷藏,用起來很方便。2、做米糕,先把400g大米泡一夜或3小時以上,再加水、酒釀和白糖,用奶昔果汁功能打成米漿,加老漿混合均勻,過篩更細膩。3、室溫發(fā)酵,發(fā)酵至2倍大或不再長高,攪拌排氣。二次發(fā)酵至2.5到3倍大,溫度不同發(fā)酵時間不同,主要看發(fā)酵狀態(tài)。4、加入小蘇打,小蘇打先用一點點水化開,充分攪拌排氣,倒入刷油的模具6~7分滿,靜置30分鐘。5、冷水上鍋蒸25分鐘,蒸好不要打開,燜10分鐘定型。 6、蒸好放涼、脫模切/剁塊,吃不完密封放冰箱冷藏/冷凍。煎著吃,巨好吃,表面脆脆的。
2、米餅
米餅是一種以大米為原料,經(jīng)浸泡、制粉、壓坯成型、烘干、焙烤、調(diào)味等單元操作而加工成的糕點。
食材:糯米粉、中筋面粉、白糖、酵母粉、牛奶、食用油
做法:1、將糯米粉、白面、牛奶、白糖、酵母粉攪拌均勻,攪拌至沒有面疙瘩,放置溫暖處半個小時。2、鍋熱倒油,油熱后放入一勺面糊。3、小餅鼓起,兩面烙至顏色微黃盛入盤中。4、一盤香噴噴的糯米餅就做好啦,有股牛奶的香味兒。
3、米粉
米粉是中國南方地區(qū)的一種特色小吃,米粉以大米為原料,經(jīng)浸泡、蒸煮和壓條等工序制成的條狀、絲狀米制品,而不是詞義上理解的以大米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狀物料。米粉質(zhì)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干炒不易斷,配以各種菜碼或湯料進行湯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喜愛。米粉品種眾多,可分為排米粉、方塊米粉、波紋米粉、銀絲米粉、濕米粉和干米粉等。
食材:米粉、雞蛋、廋肉、小白菜、豆芽、生抽、醬油、胡椒粉、蔥花
做法:1、準備好材料,米粉焯水后晾干,瘦肉切絲或小塊,蔥花,豆芽洗凈,小白菜備好。2、熱鍋起油,油溫很高的時候放入三個雞蛋,用鍋鏟快速打散。3、放入瘦肉,瘦肉炒到變色,放入豆芽炒幾下,放入小白菜,放入辣椒粉。4、放入米粉,生抽,老抽,老抽放太多了,顏色太深,鹽,雞精。5、大火快速翻炒均勻,撒點胡椒粉,不喜歡的可以不放。6、放入蔥花翻炒幾下起鍋,炒粉還是要用鐵鍋,大火,快速翻炒才好吃。
二、做一事:祭拜土地公和祖先
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稻日當天需備上祭品(如三牲、新米、時令蔬果)祭祀土地公,感謝其滋養(yǎng)莊稼;同時祭拜祖先,傳承農(nóng)耕智慧。浙江嘉興等地還會用新糯米混合赤豆制作糍團,供奉灶神,寓意 “灶神庇佑稻米豐收”。部分地區(qū)的祭灶儀式更側(cè)重慶祝稻米成熟。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guān)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