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粉絲群里聊到“上學(xué)季”的話題,不少家長都慌了神。
@莉莉露丫說:我家娃昨天還蹦蹦跳跳往幼兒園跑,跟老師揮手時笑得像朵花,第二天突然就抱著我大腿哭到撕心裂肺,嘴里就一句 “不去幼兒園”!不少家長紛紛表示,自己家也是這樣,愁死了都。
其實咱們家長真不用急,3—4 歲的小家伙,情緒本就跟春天的天氣似的,忽晴忽雨,他們不是故意鬧脾氣,只是還沒完全適應(yīng) “離開家、過集體生活” 這回事。
他們啊大多都是這3個原因引起的,給大家分享幾個超實用的辦法,幫娃順順利利度過這個適應(yīng)期。
一、“新鮮勁”沒了
家長都知道,許多孩子剛?cè)ビ變簣@那股子興奮勁兒,全靠 “新鮮” 撐著:
新玩具、新朋友、連老師說話的語氣都跟家里不一樣。
可新鮮勁一過去,娃就容易覺得 “沒意思”,自然就不想去了。
這時候咱就得想辦法,用 “小期待” 把娃的興趣勾回來。
用 “小期待” 勾著娃,把新鮮感一直續(xù)上
① “每日專屬小約定”
不是那種空泛的 “你乖乖去幼兒園,媽媽給你買糖”,而是具體到某件小事。
比如早上送娃時,咱蹲下來跟他說:“今天去幼兒園,你要不要跟涵涵一起搭那個最高的積木呀?就上次你說想搭的小火車,下午媽媽來接你,你跟我講講火車搭成啥樣了,要是你說得詳細,媽媽還能給你畫下來呢!”
娃這個年紀(jì),對“具體的事” 比 “抽象的獎勵”敏感多了,用這種小目標(biāo)替代新鮮感消失后的空虛感,娃對幼兒園的盼頭自然就回來了。
②“家庭 - 幼兒園物品聯(lián)動”
這招能幫娃把 “家” 和 “幼兒園” 連起來,減少陌生感。
可以讓娃帶一件幼兒園的小作品回家,比如涂鴉、手工紙折的小飛機。
在家找面墻,貼成 “我的幼兒園成長墻”,娃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就會想起在幼兒園做手工的開心事,慢慢就覺得 “幼兒園也是我的小地盤” 了。
二、才“反應(yīng)”過來
有些娃剛開始不哭,過幾天突然哭,不是因為不開心,而是他 才“反應(yīng)過來”。原來幼兒園不是像去游樂園那樣 “玩一次就回家”,而是每天都要去,還得跟媽媽分開。
孩子還小,對 “時間”“長期” 沒概念,一琢磨不明白,就容易慌,一慌就哭。這時候咱們就得把 “安全感” 說清楚,給他一個踏實感就行啦。
把 “安全感說清楚”,別讓娃瞎琢磨
① 別用 “具象時間”
別跟孩子說 “媽媽下午來接你”,他聽不懂 “下午” 是啥。
咱們得用孩子能理解的事來描述,比如結(jié)合他愛吃的、愛玩的、愛看的。
②用 “具象事件” 替代
比如讀到繪本里小主人公哭了,就問孩子:“你看小主人公哭了,是不是也想媽媽了呀?那你看,老師是不是抱了他,還給他拿了小玩具?就像你在幼兒園哭的時候,李老師也會抱你,還陪你玩拼圖對不對?”
再看到小主人公開心地玩游戲,可以接著說:“你看小主人公現(xiàn)在是不是不哭了?他跟小朋友玩滑梯,多開心呀!你昨天在幼兒園跟朵朵玩秋千,是不是也很開心?”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覺得 “原來別的小朋友也會想媽媽,也會在幼兒園開心玩?!保筒缓ε?“每天去幼兒園” 這件事了。
三、太“拘束”
孩子平時在家的時候,大多是 “想干啥干啥”。
想玩玩具就玩,想喝水就喝,可到了幼兒園,得按規(guī)矩辦事:
按時吃飯、按時睡覺、玩具玩完要收好。這種 “拘束感”,也是娃不想去幼兒園的一大原因。
在家先練 “溫和規(guī)則”,娃去幼兒園少抗拒
①練習(xí) “溫和規(guī)則”
不是讓咱在家照搬幼兒園的作息,那樣太死板娃會反感,而是 “溫和同步”。
比如幼兒園中午要午睡,周末的時候就可以說:“吃完午飯,我們一起看 15 分鐘你喜歡的動畫片,看完我們就去床上躺一會兒,就像在幼兒園一樣,睡醒了我們再玩積木好不好?” 這樣娃不會覺得 “被強迫”,還能慢慢適應(yīng) “午睡前要有安靜時間”。
還有玩具收納,別跟娃說 “快把玩具收起來”,而是說:
“玩具玩完了,要送它們‘回家’哦,就像你在幼兒園一樣?!?讓娃參與制定小規(guī)則,他會覺得 “這是我的事”,而不是 “媽媽讓我做的事”,抗拒感自然就少了。
②跟老師 “輕溝通”
咱們家長在接娃的時候,別當(dāng)著娃的面跟老師說 “我家娃太調(diào)皮,您多管管”,可以悄悄跟老師說點娃的小優(yōu)點。
比如 “我家娃在家喜歡擺繪本,您要是有時間,能不能讓他幫忙把圖書角的繪本擺整齊呀?他擺完還會跟我說‘媽媽你看我擺得多整齊’呢!” 老師一般都會愿意,畢竟這也是培養(yǎng)娃的責(zé)任感。
孩子們通過做這些 “專屬小事”,能獲得成就感,覺得 “我在幼兒園有用”,對 “被約束” 的抗拒感,自然就慢慢沒了。
這樣反復(fù)強化幼兒園的正面印象,孩子慢慢就會覺得 “幼兒園挺好的”。
辣媽語錄:
孩子哭鬧著不想去幼兒園的時候,你會如何處理呢?
千萬別急著說 “再哭媽媽就不接你了”,也別心疼得直接給娃請假,那樣只會讓娃覺得 “哭鬧有用”,下次更難適應(yīng)。
不如蹲下來,抱著娃,輕輕拍他的背,說:“媽媽知道你想在家,想跟媽媽在一起,媽媽也想你。但是你在幼兒園,能跟小朋友玩游戲,能聽老師講好聽的故事,這些都是在家沒有的呀。下午媽媽一定準(zhǔn)時來接你,到時候我們先去買你喜歡的小橘子,好不好?”
家長的溫柔和堅定,才是娃最大的勇氣來源,你說對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