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的糍粑很好吃,剛進市區(qū)的時候就被路邊攤吸引,咸的甜的各要了一個,雖然沒吃完,卻仍然把中飯排到了下午兩點多鐘。大概是因為新鮮的緣故,即使冷掉也沒預(yù)料中的那么難嚼,味道真的挺不錯。而對于向來更喜歡甜食一點的我來說,反倒是先把又咸又辣的給消滅得干干凈凈。
而等辦好入住后,我又連續(xù)點了兩次“油炸粑+稀飯”這樣的黃金組合,油炸粑就不用多說了,外酥里嫩相當可口,就算打包加外送的時間有將近40分鐘,吃起來的口感雖有稍許減分,但變化不大。對于平時偏好此類油炸食品的人來說,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有趣的是第一次看見安順的“稀飯”,還以為店家給我上錯了餐,只是抱著“嘗嘗看”的心態(tài),才沒去退貨或者反饋(幸好當時沒去較真,不然純粹是沒事找事啊,呵呵)。剛開始看著一碗灑了層芝麻粉、鹽和什么油的“米糊糊”,實在是生不出什么胃口,只用筷子隨意攪了幾口,因為沒有拌勻,一度直接咬到鹽粒。本想著放涼了可能會好吃點,結(jié)果時間一長,竟然莫名生出很多水來,且有明顯的分層,于是只能浪費嘍。
第二次點相同的套餐,中間隱藏著好奇加確定的意思。外賣剛送到,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稀飯”的包裝盒——果然一模一樣。在網(wǎng)上查詢了一下,安順的稀飯其實很有特點,它和油炸粑“都屬于以糯米為主料制作的地方特色小吃”。這種稀飯以米漿熬煮成糊狀,食用時加入蘇麻粉(當?shù)胤Q“引子”)并澆熱油攪拌,兼具綿滑口感。據(jù)清代文獻及《安順城記》記載,其米油成分被認為具滋補作用。而這時的我通過觀摩店面的評論區(qū),已然非“吳下阿蒙”,把油炸粑夾起來“扔”進稀飯,再“攪吧攪吧”,把各種油啊粉啊和鹽啊攪拌均勻沾上一層,這時就不僅是“外酥里嫩”嘍,一次一塊塞入口中,那種多層次分明的口感,著實是對味蕾進行了強大的沖擊。
圖文原創(chuàng):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zhuǎn)發(fā)、分享、內(nèi)容指正、評論、關(guān)注和贊賞,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chuàng),非本人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歡迎有正義感的網(wǎng)友讀者看見“盜版”向內(nèi)容平臺舉報和投訴。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wù),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稀飯作為安順市的傳統(tǒng)早點,估計很多游客或者出差的旅人都會對它印象深刻,相信很多外地人也跟我一樣,剛開始并不知道該怎么吃,只會覺得怎么這么隨意,不就是灑點鹽,澆點油的米糊嗎?就問去過安順的網(wǎng)友,是不是這樣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