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天天上演比電視劇還抓馬的劇情。醫(yī)生上了一天班累得直不起腰,偏遇著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病人,操作離譜到想當場寫辭職信——“求你們做個人吧,我只是個醫(yī)生,不是偵探也不是心理導師啊!”
最讓醫(yī)生頭大的是“年齡刺客”。有36歲的病人捂著胸口說難受,醫(yī)生問年齡,他理直氣壯:“身體36,心是26,你按26給我看。”氣得醫(yī)生血壓直飆:“心電圖認的是你的血管年齡,不是你的心理年齡!”更絕的是老一輩報虛歲,臘月剛出生的嬰兒,奶奶非說“兩歲了”,醫(yī)生拿著病歷本算半天:“這孩子連滿月都沒過,哪來的兩歲?合著出生算一歲,過個年又加一歲,這是給孩子搞‘年齡快充’呢?”
還有些病人,把看病當成“劇本殺”。醫(yī)生問病史,他支支吾吾:“你先猜,猜對了我再說?!焙现t(yī)生不是來問診,是來參加猜謎大賽。更離譜的是做過手術偏不說,等醫(yī)生開了檢查單,才慢悠悠補一句:“哦對了,我三年前切過膽囊?!睔獾冕t(yī)生想把聽診器摔桌上:“你這不是看病,是來考我的執(zhí)業(yè)醫(yī)師證吧?”
“好了傷疤忘了疼”黨更是讓醫(yī)生抓狂。有病人腿麻得走不了路,好不容易輸液見好,第二天就跑來說:“腿不疼了,藥不用開了?!贬t(yī)生勸他鞏固治療,他還振振有詞:“不疼就是好了,再吃藥不是浪費錢?”結果沒過三天又來急診,腿腫得像蘿卜,嘴里還嘟囔:“怎么又疼了,是不是藥有問題?”——這操作,堪比手機剛充到50%就拔線,沒電了還罵手機不耐用。
最迷惑的是“明知故犯”型。醫(yī)生千叮萬囑“手術前別吃東西”,結果病人偷偷藏個包子,被發(fā)現(xiàn)了還嘴硬:“就吃一小口,不礙事?!钡鹊铰樽頃r嘔吐,差點嗆到氣管,才嚇得臉發(fā)白。還有人住院時偷偷點外賣,麻辣燙配冰啤酒,護士查房時聞到味,他還往床底塞:“我沒吃,是隔壁床飄過來的?!薄@心虛程度,比考試作弊被抓還明顯。
醫(yī)生們私下吐槽:“有時候真不是我們脾氣差,是這些病人的操作太離譜。你跟他講科學,他跟你講感覺;你跟他說風險,他跟你講運氣?!钡虏蹥w吐槽,轉(zhuǎn)頭還是得耐著性子解釋:“年齡得按身份證算,病史得老實說,藥不能自己?!?/p>
說到底,看病不是兒戲,醫(yī)生也不是魔術師。咱去醫(yī)院是為了治病,不是為了比誰更離譜。下次就診咱老實點,別讓醫(yī)生一邊救死扶傷,一邊還得跟咱斗智斗勇,你說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