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武林其實并非無法地帶,那些江湖人士,其實也多半不敢與朝廷作對。
比如《天龍八部》中,宋遼大戰(zhàn)結束后,聽聞蕭峰的死訊,大宋皇帝是無比欣喜的,說是:“鎮(zhèn)守雁門關指揮使張將軍修下捷表,快馬送到汴梁,說道親率部下將士,血戰(zhàn)數(shù)日,力敵遼軍十余萬,幸陛下洪福齊天,朝中大臣指示機宜,眾將士用命,格斃遼國統(tǒng)軍元帥南院大王蕭峰,殺傷遼軍數(shù)千,遼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宋帝趙煦得表大喜,傳旨關邊,犒賞三軍?!?/p>
可聽聞如此消息,虛竹和段譽也不敢多說一句,因為他們根本不敢與大宋朝廷作對。
所以朝廷對于武林人士而言,到底水有多深?
其實你看看歷代朝廷高手都有哪些人,也就明白了。
第一位:李靖
金庸雖然沒寫唐朝背景的故事,但他卻在《笑傲江湖》中提到了一位大唐高手,那人即是唐朝開國功臣李靖。
(李靖劇照)
關于那人,書中是這么寫的:“二祖在長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輕人,談論三日三晚,才將《易筋經》中的武學秘奧盡數(shù)領悟。他頓了一頓,說道:‘那位年輕人,便是唐朝開國大功臣,后來輔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將入相,爵封衛(wèi)公的李靖。李衛(wèi)公建不世奇功,想來也是從《易筋經》中得到了不少教益?!?/strong>”
三天參透《易筋經》,這是什么含金量?至少令狐沖就談不上參透,可想而知,李靖的武學天賦有多高。
第二位:呼延贊
金庸筆下有不少高手都是有歷史原型的,剛剛提到的李靖是其中之一,現(xiàn)在要提到的這第二位呼延贊亦是其中之一。
《鴛鴦刀》中,就提到了呼延贊的神功:“周威信這一驚真是非同小可,‘呼延十八鞭’雖然號稱十八鞭,但傳世的只有十七招,他師父曾道,最后一招叫做‘一鞭斷十槍’,當年北宋大將呼延贊受敵人圍攻,曾以一根鋼鞭震斷十條長槍,這一路鞭法,不論招數(shù),單憑內力,當世只有他師伯有此神功。”
(呼延贊劇照)
只是無論是李靖還是呼延贊,對于武林的影響并不那么明顯。
第三位:黃裳
接著第三位的名氣可就大多了,至少他對于金庸武俠世界觀的影響是極深的。
這人即是“北宋大內文官”黃裳。
黃裳的事跡就不用多說了,他創(chuàng)出的《九陰真經》可以說是影響了兩代五絕,其中武功之精妙無需多言。
第四位:岳飛
岳飛是抗金名將,也是無數(shù)人心中最配得上“大英雄”的歷史人物之一。
而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觀里,岳飛也被列為武林神話一檔的人物。
比如謝遜發(fā)狂時就罵過歷代群雄:“突然之間,謝遜罵起武林人物來,自華佗創(chuàng)設五禽之戲起,少林派達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給他罵得一文不值。”
從這里不難看出,金庸武俠世界觀里的岳飛,是與達摩處于同一檔的人物。
第五位:韓世忠
接著要提到的這位,與岳飛也有些關系,他也同樣是抗金名將,即韓世忠。
(韓世忠劇照)
《射雕英雄傳》中提到,鐵掌幫前代幫主上官劍南就是韓世忠的部下。
那韓世忠的實力怕也是堪比五絕級別了,只可惜金庸沒將他的故事展開細說。
第六位:趙匡胤
《天龍八部》中,蕭峰在聚賢莊使出了一套太祖長拳。
而這太祖長拳即是由宋太祖趙匡胤所創(chuàng)。
(趙匡胤劇照)
書中提到這么一句:“眾人盡皆識得,那是江湖上流傳頗廣的‘太祖長拳’。宋太祖趙匡胤以一對拳頭,一條桿棒,打下了大宋的錦繡江山。自來帝皇,從無如宋太祖之神勇者。那一套‘太祖長拳’和‘太祖棒’,是北宋武林中最為流行的武功,就算不會使的,看也看得熟了。”
趙匡胤是武將出身,他有一身不俗的武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七位:秦明
除了歷史人物之外,金庸筆下還有從其他文學作品中借鑒而來的朝廷將領,比如引用自《水滸傳》的秦明。
其實金庸小說里提到的梁山好漢還有不少,諸如魯智深、燕青,不過后來的他們都沒有為朝廷效力,唯有秦明留在朝廷,所以燕青、魯智深不計算在內。
(秦明劇照)
《射雕英雄傳》中就有提到秦明的狼牙棒法威震天下。
第八位:林伯奮
相對于前面幾人而言,林伯奮的知名度就要小得多了,都不僅僅是因為這人是金庸虛構的人物,更在于這角色只存在于連載版《笑傲江湖》中。
說是:“林遠圖直到七十歲大壽那天。才金盆洗手,將鏢局傳給了次子林仲雄執(zhí)掌。大兒子伯奮武舉出身,積功升到副將。林家有人做了官,官府的生意也源源而來,更是連推也推不開。”
他是武舉人,自然實力不俗,他的面子極大,武林群雄也要來為他爹賀壽。
第九位:前朝太監(jiān)
最后一位,也是最深不可測的一位,那人即是創(chuàng)出《葵花寶典》的“前朝太監(jiān)”。
關于那太監(jiān),書中只有這么一段描述:“這部《葵花寶典》,武林中向來都說,是前朝皇宮中一位宦官所著?!詈鼪_道:‘宦官?’沖虛道:‘宦官就是太監(jiān)?!詈鼪_點頭道:‘嗯。’方證道:‘至于這位前輩的姓名,已無可查考,以他這樣一位大高手,為什么在皇宮中做太監(jiān),那更加誰也不知道了。至于寶典中所載的武功,卻精深之極,三百余年來,始終沒一人能據(jù)書練成。”
所以這太監(jiān)姓甚名誰?書中沒明說,有人根據(jù)時代背景推算,說這太監(jiān)有可能是童貫,是否真是如此,那便無從考證了。
不過從金庸設定的這九個角色來看,歷代朝廷可謂高手如云,武林高手不敢招惹朝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