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作業(yè)嗎?”回家的路上,我問孩子。
“沒有”孩子沒心沒肺地回答。
可實際上,老師留了一張作業(yè)紙,但孩子有心眼了,不想寫,索幸說沒作業(yè)。
到家后,“那我們整理書包吧!”這是學(xué)前我就在拉著孩子培養(yǎng)的習慣。
然后翻到作業(yè)紙,孩子就知道自己暴露了。
他不知道的是,老師早把作業(yè)發(fā)群里了。
為啥不說孩子?
對于還沒上學(xué)的娃,跟他發(fā)脾氣,只會讓孩子更討厭作業(yè)。
“做完作業(yè),咱倆玩游戲!”
孩子一想到玩游戲,很開心,作業(yè)刷刷幾分鐘就寫完了。
所以,對娃來說,作業(yè)不難、也不多,但就是不想寫。
但這也是父母該給孩子養(yǎng)成的好習慣。
同時,也是該讓孩子明白——作業(yè)是他自己的責任。
當然,家長也要說到做到,
不論孩子用多長時間寫完作業(yè),
寫完就玩游戲,這是提前說好的。
孩子做完作業(yè),家長就要兌現(xiàn)承諾。
后來孩子發(fā)現(xiàn),作業(yè)和游戲并不起沖突后,
而且,寫完作業(yè),玩得時間更長,父母情緒穩(wěn)定,都愿意陪他玩,
他當然知道該怎么選擇了。
所以,孩子回家后,不會問他,“寫不寫作業(yè)”。
而是問他“飯前寫作業(yè),還是飯后寫作業(yè)?!?/p>
大多情況下,他已經(jīng)在幼兒園吃飽了。
所以,有時候也會問娃,“自己寫作業(yè),還是等媽媽做完飯陪你寫作業(yè)?”
孩子有時候為了早點玩,就會選擇自己快快寫。
可能你會覺得是娃很省心,但其實了解下面3點小竅門,你就知道為啥娃這么“聽話”了。
1.和娃說話的技巧
比如巧用封閉式問題。
如果問娃“想不想寫作業(yè)”,
家長大概率會收到“不想寫作業(yè)”的回復(fù)。
但如果問娃,“是……還是……?”
孩子通常會二選一。
而這個答案,是父母和孩子都可以接受的結(jié)果。
2.保存孩子的顏面,不隨意給孩子“扣帽子”
小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孩子說他作業(yè),但我們在書包里翻到了作業(yè)。
當發(fā)現(xiàn)孩子說謊時,不拆穿他,而是引導(dǎo)他完成作業(yè),
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但其實0-6歲的孩子,他們的認知能力還不成熟,說出的話只是單純的想表達“不想寫作業(yè)”的意愿。
他們還不理解“誠實”,還不知道“說謊的后果”。
3.允許孩子貪玩
小孩子天性愛玩,很多小學(xué)生、中學(xué)生仍然愛玩。
那我們?yōu)槭裁匆柚购⒆拥奶煨园l(fā)展呢?
想玩就玩嘛!
孩子肯定愛聽這話。
但是我們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比如,飯前寫作業(yè),還是飯后寫作業(yè)。
自己寫作業(yè),還是媽媽陪著寫作業(yè)。
寫完就可以玩。
只要大人說話算數(shù),孩子也會比較的。啥時候?qū)懩芡娴脮r間更長呢?
很多家長一看,孩子這么快就做完作業(yè)了,不行,我得再讓他做些練習。
次數(shù)多了,孩子就開始磨洋工了。
為啥?
因為他知道,早早寫完,還要寫別的作業(yè)。
媽媽看的只是寫作業(yè)時間。
到時間了,就可以休息了。那為啥還要快寫,做更多的作業(yè)呢?
想讓娃主動寫作業(yè),不妨和孩子制定一個流程。咱別管孩子用多長時間,用時短也是娃的本事,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