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土湖:沙漠深處的生態(tài)奇跡
清澈的湖水如鏡,倒映著天光云影,微風拂過,湖面泛起層層漣漪。入秋后,青土湖換上了“金色盛裝”。碧波蕩漾的湖面上,野鴨嬉戲,天鵝駐足,湖畔蘆葦叢中,鳥兒筑巢繁衍,周圍沙地上,梭梭、紅柳等沙生植物頑強生長,牢牢鎖住流動的沙丘,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生態(tài)畫卷。
青土湖碧波蕩漾 任志英 攝
青土湖是石羊河的尾閭湖,歷史上,青土湖水域面積廣闊,西漢時期達4000平方公里,明清時期仍有400平方公里,解放初期,青土湖水域面積還有70平方公里。然而,自1924年起,青土湖再無較大洪水匯入,水域面積逐年縮小,1959 年完全干涸。此后,湖床裸露,形成了長達13公里的風沙線,成為民勤綠洲北部最大的風沙口,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在此呈合圍之勢,生態(tài)環(huán)境急劇惡化。
近年來,民勤縣以《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guī)劃》實施為契機,展開大規(guī)模青土湖區(qū)域生態(tài)綜合治理。通過“工程固沙+低密度造林+種草”等治沙模式,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08萬畝,建成梭梭接種肉蓯蓉基地3.5萬畝,固定流沙18.3萬畝,完成人工造林25.6萬畝。同時,累計向青土湖輸水4.56億方,其中2024年輸水3480萬方,使得地下水位由2007年的4.02米回升到現(xiàn)在的2.87 米。此外,民勤縣還通過移民搬遷、生態(tài)保護區(qū)管護、退耕還林等措施,促進植被自然修復。
清澈如鏡的湖水 王菊虹 攝
經過多年的努力,青土湖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好轉,水域面積由 2010年的3平方公里增加到現(xiàn)在的27.65平方公里,形成了127平方公里的旱區(qū)濕地。全國第六次荒漠化調查結果顯示,民勤縣荒漠化面積由90.34%下降到88.18%,沙化面積由75.81%下降到75.57%,實現(xiàn)了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雙縮減”。
如今的青土湖,已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水上樂園”,沙漠、湖泊、綠洲形成的獨特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拍攝。青土湖的生態(tài)治理成果,不僅為當?shù)鼐用駧砹肆己玫纳瞽h(huán)境,也為全國的生態(tài)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記者:王菊虹 任志英 楊磊(實習))
編輯:李玉紅 審校:李筱 責任編輯:李祿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