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車企要求所有的維修、大小維修都得去4S店,以為確實是為了車主好,直到澳大利亞對幾家中國車企開出罰單,才知道原來車企如此做是不對的,是車企為了賺錢才如此蠻橫無理,唯一的理由就是車企想從車主身上賺取到更多維修費。
隨著頭幾批車主的車子保修年限到期,或是不是首任車主,諸多權(quán)益已失去,車主為了省錢而去第三方維修店維修,第三方維修店發(fā)現(xiàn),電車其實沒那么神秘,也沒那么高深,沒那么難修。
除了電池包之外,基本上汽車的諸多部件第三方維修店都能修,特別是某家集成度極高的美國電車,由于它自己修不過來,車企方面就只眼開只眼閉,甚至有維修店能從特殊渠道,搞到這家美國車企的維修數(shù)據(jù),這方面恐怕也有美國車企的默許,不然這些數(shù)據(jù)是不可能泄露給維修店的。
事實上電車也確實精細許多,許多配件都與芯片關(guān)聯(lián),一輛燃油車的芯片只有300多顆,而一輛電車的芯片超過千顆,這都要求維修店必須有車企提供的詳細數(shù)據(jù)才能對內(nèi)部進行維修,要不然一旦拆除出現(xiàn)錯誤,損壞的零件價值相當高。
當然更讓修理行業(yè)恐懼的是一家車企將修理工送去坐牢,自那之后維修行業(yè)的人士表示他們基本不接國產(chǎn)電車的維修了,只接美國電車的維修,這些第三方維修店通過特殊渠道獲取了維修數(shù)據(jù),以及積累經(jīng)驗之后,發(fā)現(xiàn)電車的維修也就那樣,甚至連電池包的維修也不難。
某美國電車雖然采用大模塊化設計,但是其實也考慮了維修的要求,在該品牌的4S店里一旦頭燈損壞,不管問題大小,一律采取整個頭燈總成更換,而實際上該頭燈同樣可以用專業(yè)工具進行拆卸,燈泡壞了就換燈泡,密封件壞就換密封件,這些都能在市場上買到,其他諸多配件類似,因此第三方維修的維修費用往往只有4S店的幾分之一。
就連電池包其實同樣是采用小模塊設計,美國的第三方維修店就有類似的經(jīng)驗,而美國車企在美國已向第三方維修店開放了維修數(shù)據(jù),有第三方維修店表示這家車企的一款車的電池包由16個模塊組成,意味著該車企其實已考慮到維修的需要,當然也有考慮到安全需求而采取了模塊化設計。
該車企的一輛車出現(xiàn)了問題車,車主送去車企官方指定的維修店,官方維修店檢測后就是要求更換整個電池包,報價高達2.5萬美元,由于車子已過保,維修費需要車主自行承擔;車主覺得太貴了,送去第三方維修店發(fā)現(xiàn)僅是其中的兩個模塊存在故障,更換這兩個模塊只要3000美元,加上服務費等合計不到4000美元,只有官方維修費用的六分之一。
對于國內(nèi)電車品牌來說,如今第三方維修店基本不會接收,官方維修店報價異常昂貴,更換一個中控屏要數(shù)千塊,更換一顆激光雷達要8000塊,然而同樣尺寸的OLED屏幕如今只要1000多,媒體經(jīng)常報道激光雷達已跌穿200美元,中間巨大的利潤空間自然由車企取得。
更離譜的就是電池包的費用了,中保研分析指出國內(nèi)的電車更換電池包的費用普遍為電車價格的一半,然而一輛電車使用1年時間在零公里二手車的威脅下價格已低于六折,超出三年因為電池的昂貴成本基本沒有二手車商愿意收購,畢竟電池包實在太昂貴了。
可以說買了電車,就相當于上了賊船,只能去車企的4S店付出巨額維修費維修,為車企貢獻源源不斷的利潤,車企所宣傳的省錢隨著充電費的上漲、保險費的上漲等早已不再省錢,還要加上昂貴的維修費,省錢早已成為噱頭,實質(zhì)上已被綁在車企身上被它一直吸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