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僅有一千三百三十六個字,卻被稱為“千古謀略第一書”。
據(jù)說張良憑借這本書,從一個“刺客”成為中國歷史上的謀略家,輔佐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建立不世之功。
張良死后,這本書一度失傳。無數(shù)人都想找這本出過歷史性的大風頭、有旋乾轉坤之能的神秘奇書,學政治的、學軍事的、甚至學神仙道術的人都在找它,但沒有一個人見過它。
五百年后,這本書卻似命運般地出現(xiàn)在一個戰(zhàn)亂的年代,書的扉頁上赫然刻著兩行話:“不許傳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strong>
這本書就是相傳由秦末漢初的“五大隱士”之一黃石公所作的《素書》。
【點擊上方圖片,閱讀千古奇書】
壹
黃石公三試張良尋傳人
此書不傳不圣不賢之人
《素書》的傳書過程十分傳奇,這給原本就內涵深奧的《素書》多了一份神秘色彩。
據(jù)《史記·留侯世家》記載:
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后,逃亡到了下邳(今江蘇邳州)。
這天,煩悶的張良正在散心,石橋上坐著一個穿著很不起眼的老頭。老頭看見張良后,徑直走到他身旁,把自己的鞋扔到了橋下。然后對張良說:“小子,你下去給我把鞋子撿上來!”這時張良心里略有怒氣,但因顧忌對方是個老人,于是下去把鞋子撿了上來。不料老人又伸出腳說:“你把鞋子給我穿上?!睆埩紵o奈只好又跪著身子把鞋給他穿好。老人十分高興,哼著歌就走了,留下目瞪口呆的張良看著他離開。
老人走了大約一里路左右,又折了回來,對張良說:“孺子可教也,五天以后天亮時,與我在這里見面。”張良似乎對這個老人產(chǎn)生了一些好奇,于是就答應了。
五天后,天剛亮,張良就到了橋上,卻發(fā)現(xiàn)老人已經(jīng)先在那里等著了。老人一看見張良生氣地說“你和老人有約,怎么能比我還到的晚呢?再過五天再來吧?!?/p>
又過了五天,張良天不亮就來到了橋邊,一看,老人早就站在橋上等他了。見到張良他又十分生氣地說:“五天后還在這里見面?!?/p>
這次張良不敢怠慢,半夜就到了橋上。不一會老人也來了,看見張良很高興地說:“這才是應當有的樣子?!本瓦@樣老人三試張良以后,才終于把這本奇謀絕學傳授給張良,并對他說:“讀了這本書,你的才略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十年以后可以出去干一番大事業(yè)了?!?/strong>
張良得到了這本書后,覺得它非同尋常,于是就經(jīng)常研讀揣摩,終于在十年后得到了劉邦的賞識,成為了“決勝千里之外,運籌帷幄之中”的將相之才。不僅幫助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自己也功成身退,得到善終。
張良死后,這本書就再也沒出現(xiàn)過。很多人拼命尋找,卻始終沒探聽到它半點蹤影,直到五百年后的西晉。
當時天下混亂,有一個盜墓賊盜入了張良墓中,在一個玉石枕下發(fā)現(xiàn)了一本奇書,上有秘誡云:“不許傳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边@正是當年黃石公傳授給張良的《素書》。原來張良找不到傳人,就把它帶到墓中了。
自此以后,《素書》屢屢被官方列為禁書,卻在民間流傳不止,成為民間的“奇書”“天書”。因為這本書集儒、法、兵的思想于一體,除了安邦定國、軍事謀略,還有很多修身正己的法門。
進士出身、官至宰相的張商英對《素書》的評價極高:
黃石公,秦之隱君子也。其書簡,其意深,雖堯、舜、禹文、傅說、周公、孔、老,亦無以出此矣。然則黃石公知秦之將亡,漢之將興,故以此書授子房。而子房豈能盡知其書哉!凡子房之所以為子房者,僅能用其一二耳。(《素書序》)
張商英認為《素書》文字簡練含意深邃,即使像張良這樣的智者,也無法完全理解這部書的深邃含意;張良也僅僅領略了《素書》中十分之一二的智慧,就成就了一番大功業(yè)。
這實際上把《素書》放置在至高無上的地位。
貳
銷百家于一爐
導眾流以入海
《素書》的“素”字,意為簡單、樸素。
所謂“能至素至精,悎彌無刑,然后可以為天下正?!比绻軌蛎靼兹f物的本質,懂得精微的道理,心胸寬廣而不固執(zhí)于一端,然后就可以成為世人之楷模。
明朝天啟元年的《素書》開頭對“素”字作了解讀,說:“素者,符先天之脈,合玄元之體,在人則為心,在事則為機,冥而無象,微而難窺,秘密而不可測,筆之于書,天地之秘泄矣?!笨梢?,人若能做到這一個“素”字,就可以參透天地之玄機了。
《素書》全書分為六篇,即:“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義”“安禮”
原始篇講為人處世的五個要點,“道、德、仁、義、禮”這五項缺一不可;
正道篇講賢人君子的三個等級:“俊、豪、杰”;
求人之志篇講君子行事的準則;
本德宗道篇講個人的修養(yǎng);
遵義篇講與人相處之道;
安禮篇講的實際上是安邦治國之術,在今天看來是決策之術。
《素書》全書僅一千三百三十六個字,文字簡單樸實,語言卻高度凝練,含義深邃而奧妙。它的內容涉及面極為廣泛,卻能做到說理明確而不晦澀,論事切中要害而不迂腐,語言平實而不偏激,對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有深刻的把握,有益于為人,有教于處世,使得世人千百年來追尋其奧義。
關于君子德行: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釋義】品德高尚,則可使遠方之人前來歸順。誠實不欺,可以統(tǒng)一不同的意見。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眾的擁戴。才識杰出,可以借鑒歷史。聰明睿智可以知眾而容眾。這樣的人,可以稱他為人中之俊。
關于待人處世:
“近恕篤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殫惡斥讒,所以止亂?!?/p>
【釋義】為人盡量寬容,行為敦厚,這是待人處世之道。任才使能,使人人能盡其才,這是用人成事之要領;抑制邪惡,斥退讒佞之徒,這樣可以防止動亂。
關于時局:
“賢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shù),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p>
【釋義】賢明能干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國家興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曉事業(yè)成敗的規(guī)律,明白社會政治修明與紛亂的形勢,懂得隱退仕進的原則。因此,當條件不適宜之時,都能墨守正道,甘于隱伏,等待時機的到來。
關于修身:
“夫志,心獨行之術。長沒長于博謀,安沒安于忍辱,先沒先于修德,樂沒樂于好善?!?/p>
【釋義】欲始志向堅定,篤實力行,最好的方法,莫過于深思多謀;最安全的方式,莫過于安于忍辱;最優(yōu)先的要務,莫過于進德修業(yè);最快樂的態(tài)度,莫過于樂于好善。
關于福禍:
“夫人之所行,有道則吉,無道則兇。吉者,百福所歸;兇者,百禍所攻?!?/p>
【釋義】人的所作所為,符合行事之道則吉,不符合行事之道則兇。吉祥的人,各種各樣的好處都到他那里;不吉祥的人,各種各樣的厄運災禍都向他襲來。
關于古今經(jīng)驗:
“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p>
【釋義】推求往古,驗證當今,這樣可以不受迷惑;了解事態(tài),心中有數(shù),這樣可以應付倉卒事變;采用靈活手法,施展權變之術,這樣可以解開糾結。
叁
融智慧與美感為一體
千古奇書 典藏級珍寶
團結出版社基于《素書》的價值,出版了一部典藏級別《素書》。
書的底本采用官方篩選、認證過的,具有較強的可信度與專業(yè)性性的《欽定四庫全書·素書》,精美小楷寫本搭配道士畫家方從義的水墨山水畫,淡雅而不失真意。
封皮為絲布面,雅致考究,內頁選用護眼的純質紙,書脊鎖線裝訂,便于180度平鋪閱讀。
全書逐字精校,更附有北宋宰相張商英注解、清代王氏批語,頗賦古注今讀之意。內容全面而權威,是一部集書法、繪畫,薈美學、哲學、謀略學之粹的珍藏版《素書》。
讀這樣一本《素書》,與先賢論德,在美學中悟道,“如此理身、理家、理國,可也。”
千古奇書
典藏珍品
《素書》
小楷插圖珍藏本
原價¥ 128元
現(xiàn)售¥ 80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