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界有這樣一件作品,此作距今三百多年,共計1300余字,書風秀麗妍美又不乏骨力,其風格融合索靖、二王、趙孟頫、宋克諸家風格于一爐,每一筆都毫無破綻,甚至有網(wǎng)友評價此作美到令人窒息。
這便是王澍的章草書《臨急就章》。王澍,字蒻林,號虛舟,清康熙七年(1668年)生于江南金壇(今江蘇常州)一戶書香門第,他自幼學書,博通經(jīng)史,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中進士,入翰林,官至吏部員外郎。
康熙時以王澍善書,特命充五經(jīng)篆生于文館總裁官。雍正登基后,繼續(xù)重用王澍,命他擔任皇子們的書法老師。到了乾隆時期,王澍成了皇帝的御用代筆人,還負責鑒定、校對《淳化閣帖》《大觀帖》等叢帖。
王澍的字被譽為“國朝第一”,即使是皇家貴胄成親王永瑆,都對他贊不絕口,當時人稱贊:“永瑆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只字,重若珍寶。論者謂國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這也能看出王澍在清代書壇的地位。
王澍五體皆能,而以篆書、草書最為精到。這部《臨急就章》是他奉敕所寫,用作皇子草書的入門教科書?!都本驼隆废鄠鳛闈h元帝時黃門令史游所作,全文共1394字,洋洋大觀且無一重復字,為童蒙識字之書,文詞雅奧,非《千字文》等可及。
王澍在校對《淳化閣帖》時,得以欣賞到內(nèi)府所藏的歷代名家草書真跡,他苦心臨習,草法越發(fā)純正精妙。時人稱贊此《急就章》:“勻稱端莊,法度分明,規(guī)整森嚴。筆力內(nèi)凝,入規(guī)出矩,火候純熟,頗有魏晉法度。”
此作為紙本冊頁,20折、40頁,每頁縱約30.8厘米、橫約16.8厘米,總長度超過6.7米,字字精致典雅,氣息高古自然,想要糾正草書俗氣、不規(guī)范以及“江湖體”的弊病,都可從此作入手?!杜R急就章》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值得一提的是,臺北故宮所藏的數(shù)量最多的名家作品,便是王澍。
起筆藏鋒,行筆漸提,收筆重按后向右上挑出磔尾,筆勢呼應,不跨字纏繞,左右結(jié)構(gòu)橫向舒展,通過重心下移增強視覺平衡,筆畫粗細較為均勻,用筆干脆利落,筆鋒痕跡清晰可見。墨色枯潤得宜,沒有狂草強烈的枯潤對比,一派渾然天成。真可以說每一筆都無可挑剔,每一個字都合乎古法。
而今,我們將此作進行博物館級的超高清1:1復刻,并添加釋文一一對應,便于您臨摹和欣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