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安世半導體斷供后,不到48小時,荷蘭就發(fā)來了請求,希望中方解除制裁。
歐洲媒體剛剛報道一則消息,荷蘭希望與中國政府,就安世半導體芯片出口禁令一事,進行緊急談判。
荷蘭經濟部長表示,希望與中國合作,尋求解決中國對安世半導體芯片出口禁令的解決方案。
這一態(tài)度與之前荷蘭方面強行剝奪中方資產,可以說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為什么荷蘭現在想要跟中國合作了呢?估計他們沒想到,中國說斷供就斷供,不帶一絲猶豫。
據了解安世半導體在中國設有主要生產基地,中國的出口禁令意味著,每年在中國生產的超過500億顆芯片將無法出口。
荷蘭經濟部長為他們強搶中企的行為狡辯,否認受到了美國人的壓力,他們的決定是出于自己的戰(zhàn)略考慮。
處于這次安世半導體風暴旋渦中心的,位于廣東省東莞的安世半導體封裝工廠,現在成為了全球半導體產業(yè)的焦點。
這個平日不起眼的制造基地,瞬間成為全球芯片博弈的關鍵棋子。這家工廠承擔著安世半導體全球70%的最終產品出貨量,每天有超過2.5億顆芯片,從這里發(fā)貨交到全球各大廠商手里。
說說我個人的看法,目前荷蘭想要跟中國談判,解決安世半導體的困境,我認為談判是可以談的,而且這樣的僵局不應該持續(xù)。
但是對中國來說,我們要理清我們的立場,以及為未來的翻臉做好防范措施。
第一在未來談判的時候,中國可以推動雙邊或多邊協議,明確資產保護條款。比如我們自己建立一個“游戲規(guī)則”,要求西方國家,不能隨意以“安全”為名干預市場收購。同時這個規(guī)則要有獎懲機制,比如繳納保證金、將核心資產放在中國境內等等。
第二我們要提前構建對等報復機制,增加威懾。這次中國用出口禁令反擊,就挺有效,逼荷蘭求和。未來如果合作,中國可以完善“不可靠實體清單”或反制法,明確西方搶一家,中國就禁它關鍵出口。這是對等原則,讓西方投鼠忌器。
第三提升本土技術和供應鏈自主,減少對西方的依賴,合作的同時,中國得加速“國產替代”。安世半導體這類的收購,本是為補齊芯片短板,但被搶后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所以防范關鍵是把核心技術帶回國。
總而言之,這次安世半導體大概率是不可能還回來了,這一點美國和荷蘭肯定是鐵了心,關鍵在于我們要讓對方付出代價,付出比收購的時候更多的賠償金。同時對這次事件吸取教訓,防范未來再次發(fā)生。核心是“硬實力+軟規(guī)則”,讓西方搶資產的成本高到他們不敢輕易下手。歷史證明,光靠善意沒用,得有牙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