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家文物局)
轉(zhuǎn)自:國家文物局
誰說畫畫一定要用筆?
今天帶你認識
一位“徒手作畫”的奇人
清代畫家高其佩
及他的指畫代表作《虎嘯圖軸》
01
用手指解鎖的老虎
看到這幅《虎嘯圖軸》的第一眼
你絕對不會想到
這整只氣勢撼人的猛虎
竟是徒手畫成
△高其佩《虎嘯圖軸》
猛虎俯身蓄勢
尾巴高揚,背部弓起
眼神犀利得像要穿透紙背
雖然隔著幾百年
仿佛還能聽見它的咆哮聲
畫上更是題詩點睛:
怒能振地嘯開天,猿豹豺貍敢并肩。
只是如何容倀鬼, 致令媚術(shù)古今傳。
像是給這幅畫配上了BGM
老虎的威猛雄壯
作者的憤世嫉俗
都在畫里了
△高其佩《虎嘯圖軸》(局部)
高其佩畫虎,自詡:
畫虎之工,頗能以得形似見長,而不若吾虎之威也。
不求“形似”,而要“神威”
不只畫虎
他指下的走獸個個威風(fēng)凜凜
△高其佩《松鹿圖軸》
△高其佩《松鷹圖軸》
這手藝放在今天
絕對是頂流藝術(shù)家水平~
02
這位畫家有點“狂”
細看畫上鈐?。?/p>
“高其佩印”“指頭生活”“古之狂也”
這些印章像是畫家的自我介紹
尤其是“古之狂也”,仿佛在說:
“沒錯,我就是這么狂,不服來辯?!?/p>
△高其佩《虎嘯圖軸》(局部)
“狂人”高其佩,遼寧鐵嶺人
堪稱“東北藝術(shù)圈”
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
你以為他只是個畫家?
不,他還是一位標(biāo)準(zhǔn)的“斜杠前輩”
白天當(dāng)四川按察使、刑部右侍郎
晚上在畫室一甩官袍
徒手蘸墨,開啟“指頭生活”
△高其佩《墨筆竹石花卉圖冊》(局部)
在“恨不能自成一家”的藝術(shù)追求下
他干脆扔掉畫筆,徒手開干
雍正年間,更是奉召入如意館作畫
成了名副其實的“指頭畫圣”
△高其佩《圓明園圖軸》
他的落款也極具個人特色
“鐵嶺高其佩指畫”“鐵嶺高七郞”
時人對其有“高鐵嶺”之稱
△高其佩肖像畫
他的外甥為他繪制的五十歲畫像中
他目光如炬,氣定神閑
誰說官袍之下不能藏著一顆不羈的畫魂?
高其佩就這樣在藝術(shù)史上
用手指摁下了屬于自己的印章
03
指畫小百科:如何用指頭作畫?
想知道怎么用手指畫畫嗎?
干貨來了!
把你的手當(dāng)成一套行走的畫具
食指:主力畫筆
拇指、小指:輔助畫筆
手掌、手背:大面積上色神器
指甲:勾線筆
△圖源:河南博物院公眾號
在紙張選擇方面
新手建議用熟宣紙(不易暈染)
高手可以用半生宣(平衡墨色與滲透)
大神級別直接挑戰(zhàn)生宣
(易翻車,但效果最驚艷)
同為魚蝦題材
指畫和筆畫有哪些異同?
△高其佩《魚蝦水戲圖軸》(左);齊白石《魚蝦圖軸》(右)
指畫與筆畫同屬中國畫體系
在構(gòu)圖、題材與審美取向上基本一致
區(qū)別主要在于工具與墨趣
毛筆柔軟且蓄墨
能畫出流暢圓潤、變化豐富的線條
手指堅硬,蓄墨少
畫出的線條生澀、古拙
天生就有一種雄渾、老辣的氣質(zhì)
適合表現(xiàn)瀟灑不羈的藝術(shù)感受
高其佩的指畫告訴我們
真正的藝術(shù)從不被工具限制
創(chuàng)造力才是最重要的
下次去沈陽故宮
別忘了看看這幅“徒手”畫出來的猛虎
感受一下什么叫作
指墨之間,自有天地
高其佩和鐵嶺當(dāng)代指畫作品展
正在沈陽故宮博物院展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