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點|人物訪談|文學(xué)領(lǐng)地|原創(chuàng)殿堂
literatureSunday
2025年 第 42 期
《濟寧看點?星期天》
新銳.經(jīng)典.卓越
分享原創(chuàng)作品 品味文學(xué)人生
編者按:
應(yīng)《濟寧看點》編委會的邀約,李木生老師在《濟寧看點》開設(shè)《午夜燭臺》專欄,以饗讀者.
李白三題
文/李木生
自由的明月
月是他無所不達的翅膀,月是他愛戀不已的情人,月是他永不枯涸的靈感的源泉,月是他苦樂同享的知音,月是他永遠騷動不安的靈魂的最終的家園。
磊磊落落,揣著人間的歡喜與憂愁,用無限的光彩將苦難而又黑暗的人世夜夜點亮的,那是明月了。微昂著頭,懷著仁義涵養(yǎng)出的耿烈、豪情打造出的英雄氣慨,為盛唐乃至千百年來的中國吹響個性解放的號角、以其叛逆精神為古板無趣的舊時的中國開出一條生命的自由歡樂之河的,那當(dāng)然就是李白了。
李白從明月獲得了解放的無窮空間,明月也因李白浪漫的詩心而越發(fā)生動。明月是李白最偉大的朋友。明月伴著李白,正從遙遠的唐代瀟灑而來。
人或許是渺小而卑微的,但是人的精神卻可以達到高潔而又博大的高度,于是高潔博大、被李白從小就稱作“白玉盤”、“瑤臺鏡”的明月(李白《古朗月行》),便成為李白生死不渝、靈犀相通的知音了?;实劭床簧纤?,說他“固窮相”,說他“非廊廟器”,罷遣他,他感到了大志不得伸的痛苦,可他并不感到孤獨;眾官僚誣陷他、擠兌他、孤立他,他只有憤怒蔑視卻不感到孤獨——因為有他心心相印的明月,正從一碧如洗的高空投來理解與欽敬的目光。
可以斷送我做官的一切路徑,甚至可以讓我一貧如洗,但是我有知己明月。在這輪明月面前,一切的人全都平等,任你有天大的本事、天大的權(quán)力、天下的財富,也無法霸占天上的明月,“清風(fēng)朗月不用一錢買”(李白《襄陽歌》)。明月不會被收買,明月不會被腐蝕,明月總是清清朗朗普照著天下。只有對于無助的百姓,對于因為心地正直光明而遭受巨大痛苦的人,明月才是體貼而慷慨的。它可以當(dāng)你的信使,再遠的路程、哪怕是生死之隔,也能讓其頃刻交流。它還可以裁下一片長栽在你的心里,讓你在灰暗庸碌的日子里,感到著浪漫與光明。還有美,美麗之美、美妙之美、美好之美,都會從月亮得到最為完美的詮釋。當(dāng)混淆在茅廁一樣官場中的李白,因為污穢與黑暗而感到痛苦不堪的時候,正是月亮的美好潔凈明亮,給了他毅然超拔的力量。這無窮無盡的大美,更為李白本就天才的想像,造就了波瀾壯闊的景象。月是咱百姓的明月,月是我平等的宣言,月是人間美與歡樂的源泉!
當(dāng)人生的羈絆橫七豎八束縛著他自由翱翔的天性的時候,是明月給了他抖落枷鎖的激情與力量,并給他展現(xiàn)出了自由翱翔的無限遼闊的空間。
秋天的夜空湛藍清邃,正是最顯月亮高潔明亮的時候。秋月就是李白的魂魄了,他的心宇也如秋天的夜空一樣的湛藍清邃。澄明的月與澄明的李白,便在這湛藍清邃的秋夜里相擁相融著。有露珠悄然滴遍人間,每一滴上都棲滿著李白浪漫的詩韻與晶瑩著李白詩韻的月光。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李白《關(guān)山月》),萬里關(guān)山、萬里明月里,彌漫著的是李白對于窮兵黷武的統(tǒng)治者的滔滔控訴,對于百姓苦難的無限深切的同情;“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李白《玉壺吟》),壯志難酬,生命易逝,那就讓響遏流云的豪情和著青春永葆的月色,飛揚在天地間;“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子夜吳歌》),這種對于平民生活的傾心與向往,不也透露著對于糜爛的宮廷生活的厭惡嗎?“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李白《蘇臺覽古》),則是對于歷史興亡的慨嘆;“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李白《秋浦歌第十四》),又洋溢著對于青年煉礦工的贊美和對于勞動的歌唱……而那首千古名詩《靜夜思》,更是使明月與李白,在世代人類的心間口上一齊永垂不朽了。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李白《把酒問月》),振動著碩大無朋的翅膀,李白在月光里翱游,毫無躓礙地穿行在茫茫的宇宙間,俯察著浩如煙海的人類的歷史。曾使自己異常痛苦的人生蹭蹬,突然變得渺小無謂,只有曠邁而又歡欣的情緒,如皎潔的月光溢滿在天地間。
酒中李白
如果說李白自由飛翔的翅膀,一扇是明月,馱著光明與歡樂的話,那么他的另一扇翅膀當(dāng)是酒了,“惟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常照金樽里”(同上),只是這扇翅膀上濕淋淋濺滿著曠世的愁苦。
雖然是在欣欣向榮的盛唐,悲劇的命運,也無可回避地貫穿著李白生命的始終。二十五歲出蜀,為實現(xiàn)鴻鵠之志而在達官貴人之間交接干謁,奔波不息,忍受了難言的屈辱,直到四十二歲上才被征召進京。進京三年,掛了個名為顧問實則玩物的差名,又遭誣陷排擠,冷遇罷斥,經(jīng)受了更加沉重的屈辱、痛苦,甚至絕望。被皇帝罷斥之后,則是一個漫長的窮困潦倒、寄人籬下的過程。當(dāng)他反抗命運,并企圖主宰命運的時候,等待他的卻是獲罪流放,病、老相逼,窮愁客死。其《行路難三首》,既是他悲愴心懷的呼號,又是對于自己一生埋沒的悲憤的概括——“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行路難”,李白用他的寶劍他的詩筆一聲聲質(zhì)問著這個不合理的社會、這個不公平的人間、這個丑陋無比的制度。
他的悲劇,也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共有的悲劇。不管打著怎樣的好名號、好招牌,只要中國的知識分子還在延緩著、重復(fù)著這樣的悲劇,這個制度就是從骨子里還是魯迅說的“老調(diào)子”,就是不人道的、不合理的,也就是必須打破的。
孔子流浪,屈原投江,司馬遷橫遭宮刑,嵇康被構(gòu)陷殺害……哪一個正直而又富有才能的知識分子有著好的下場、好的心情?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yǎng)賢才”(李白《古詩之十五》), “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長安民謠),為中國封建社會抓足了面子的盛唐,卻在詩人與市民的了了數(shù)語中露出了“本色”。
可是這些悲劇的主角們,卻一個個滿含著忠心,鞠躬盡瘁地上演。用一個個本該活蹦亂跳的生命上演悲劇,用一代代本該創(chuàng)造本該快樂的生命演繹痛苦,卻還要前仆后繼地上演、忠貞無二地演繹,這當(dāng)是悲劇中最為慘痛的悲劇。
總算有了一個李白。他在痛苦的悲劇中覺醒, “行路難,歸去來”,獨立之心,猶如明月,高懸在黑魆魆的王朝上空。
但是先覺與獨立者總要承受更大更深的痛苦、災(zāi)難、憂愁。李白不僅感受著中國專制統(tǒng)治的黑暗和中國封建官僚的全方位腐敗,還預(yù)感到了舊制度及其官場的不可救藥。他不僅從自身的命運歷程看清了中國知識分子宿命般的悲劇命運,更親身體察到了悲劇中的中國知識分子愚忠的蠢笨與可憐;還有知識分子的自甘墮落、自污心地,為了一點私利而猛烈廝咬、自相殘殺時的卑劣與冷酷、虛偽與庸俗。這種與碧空明月不共戴天的庸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甚至侵襲到了他原本晶瑩雄健的精神領(lǐng)地。當(dāng)然還有生命的易逝、生命的不返,生命的脆弱、生命的無助。他知道了這一切,這一切便更加不可調(diào)和地與他獨立自由、光明磊落的精神,與他巨大高遠的理想追求,發(fā)生著持久劇烈的沖突,從而也便發(fā)生了不可名狀的巨大痛苦。只是盛唐的“盛”字,曾遮擋住了多少人的眼睛,讓人無法看清李白那罕世的痛苦與惆悵。
痛苦與惆悵的李白,便必然地要與酒結(jié)下生死之交了。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意氣風(fēng)發(fā)的李白,曾在酒中釀進了青春的歡樂。但是只有這罕世的痛苦與惆悵也被他釀進酒中之后,他才真正喝出了點兒味道。
酒是大浪滔滔的巨流,可以載著他奔放昂揚的激情,沖決一切障礙向前向前,與浩瀚自由、安祥從容的大海同呼同吸。酒是明麗灼熱的火焰,點燃了李白彌天的不平與憤怒,舉劍驚風(fēng)雨,落筆泣鬼神。酒是橫空出世的山岳,飄逸的李白正屹立在峰頂迎著八面來風(fēng),盡覽悠悠天地、茫茫歷史,明亮異常的眼睛里有日落月出。酒是夏日的豪雨,電閃雷鳴里,李白滂沱的詩情讓天也淋漓、地也淋漓。酒是雨后的艷陽,透過陰云照亮世界,也廓清了內(nèi)心深處的郁悶與庸俗,讓一個彩虹般美麗的人格,傲然地掛在剛剛被雨水清洗一新的藍天上。酒也是人間最為珍貴的真情,蹉跎的讀書人和受苦受難的百姓從自己的心上為李白斟滿,一杯又一杯,讓李白平生了多少人生的歡暢與留戀。
洞庭湖,微山湖,都是李白的酒杯吧?李白舉起了酒杯,天上的日月醉了,地上的山河醉了,連同那千載的抑郁與千載的不平,都在這天人同醉里得到了火山爆發(fā)般的噴薄與伸展,“滌蕩千古愁,留連百壺飲”(李白《友人會宿》)。有酒的翅膀,李白舉起酒杯,便可以無所不至地飛翔了,那在夢里也難得的解放,就在酒中實現(xiàn)了。李白舉起酒杯,平等二字就在歷史的大河中站成了中流砥柱?!耙蛔砝墼螺p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皇帝百姓,哪一個不是生來光溜溜、死去溜溜光,擺什么臭譜?李白舉起酒杯,甚至連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老怕什么,死又何妨,“人生飄忽百年內(nèi),且須酣飲萬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愁來飲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陽春”(《江夏贈韋南陵冰》)。李白甚至可以舉起酒杯勸住為太陽拉車的六龍,“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李白《短歌行》),讓人生韶華常駐。
一千四百年已經(jīng)過去,我卻分明聽見,李白正舉起濺著豪氣與浪漫的酒杯,向著長長的從前與遙遙的未來發(fā)問:還有哪一個知識分子能夠像我這樣敢于揚眉吐氣?尤其是當(dāng)我們連酒里都已摻上墮落與庸俗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回答李白的發(fā)問?
瞧,那個布衣一生的李白,正舉著他那永也不朽的酒杯,乘著月光,將帝王將相的墳?zāi)惯z忘在身后,高吟著《將盡酒》向我們走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白之死
猶如生是每一個人的權(quán)力一樣,死也是每一個人的權(quán)力。公元762年晚歲,這個死的權(quán)力就要降臨到李白的頭上了。重病,衰老,獲罪,流放,窮困,孤單,共同凝結(jié)成“死”的陰云籠罩著六十二歲的李白。
死神雖然氣勢洶洶,內(nèi)心卻在膽怯著,就為了李白那依然不見消歇的英雄氣慨。
朝辭白帝,暮至江陵,駕輕舟一日千里,連野猿的啼叫都成了生命的歌唱,這哪里像一個戴著“叛逆”罪名的將死之人,簡直就是一個意氣風(fēng)發(fā)的青春少年!那掛“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不就是他在暮年時分從九天銀河一手牽下人間的嗎?這是激情的瀑布,這是豪情的瀑布,這是美的瀑布,一千四百年過去了,這掛不老的瀑布依舊彈奏著山河與人心,令山河與人心都飛翔起漲滿著激情的憧憬。中國文人們不是一片悲秋之聲嗎?悲命運的乖蹇,悲生命的短暫,惟有李白,卻把秋日擦拭得如自己的心懷一般亮堂透徹,就是老了也還要率真地“我覺秋興逸”,歌唱秋日的燦爛與歡喜(《秋日魯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人的頭發(fā)白了掉了,猶如樹葉黃了落了,誰見過樹木因為落葉而對秋天怨聲載道?沒有。那么人就更沒有工夫怨聲載道了,哪怕死神明天就來,我也要把今天過得“青枝綠葉”。當(dāng)然,返青的枯草,也不用感謝什么春風(fēng),更不必三呼萬歲了,只要自己的根上始終留存著翠綠的理想,就是千年的冰霜,又怎能阻擋住萌綠的腳步?
這就是李白,老了仍讓飛揚的情思馳騁于天上地下,老了仍讓生命的脈搏海濤般激蕩。
安史之亂爆發(fā)。國難當(dāng)頭之際,皇帝唐玄宗領(lǐng)著老婆大臣,帶頭棄京逃跑;老年的李白卻置陷在山東戰(zhàn)火中的子女于不顧,披掛上陣,于五十七歲的時候毅然參加到永王平叛殺敵的隊伍。誰知一腔熱血竟遭當(dāng)頭冰水,經(jīng)過了下獄流放,經(jīng)過了乞討江南、無可歸依,李白離死亡的終點越來越近了。公元761年的秋天,史朝義叛焰復(fù)熾,太尉李光弼出鎮(zhèn)臨淮。平叛的大業(yè)再一次在李白的胸中激起萬丈雄心,已經(jīng)六十一歲的詩人竟然在重病之中再度請纓。請看他的這首詩吧,光是題目就讓人魄震魂撼:《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
這就是李白,這就是臨近死亡的李白,仍然一手仗劍,一手持筆,仗劍能“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之二》),持筆則“興酣落筆搖五岳”(《江上吟》)。而且以死為背景,他似乎看清了生的全部美妙,滿眼滿懷的世界,都沐浴著生的絢麗、生的深情、生的盎然與智慧。夕陽即使如小小的蠟燭頭一樣的短暫又何妨?明天早上,新的太陽又會從東方升起,旭日之下,便是那生龍活虎的百川永不停息地奔向大海。于是創(chuàng)作的欲望在他蒼茫的胸懷里更加的洶涌澎湃了,久違的家鄉(xiāng)也在他生命的盡頭生成一片蝶飛蜂鬧的春野。
是什么讓他“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宣城見杜鵑花》)?那是家鄉(xiāng)的子規(guī)鳥在叫、家鄉(xiāng)的杜鵑花在開??!它們開在李白醒時的了望中,它們叫在李白夢中的相思里。多少回,他想一吐想家的情懷,但是他怕那情意纏綿的巴山蜀水羈縻了自己飄然遠行的腳步。多少回,那濃濃的相思已經(jīng)鼓漲得心口難受了,但他還是默然地忍著,他怕一旦點著便會燃成漫天的大火。而今,來日苦短,家鄉(xiāng)苦遠,那就一吐為快,讓巴蜀與游子在他的詩中痛快地擁抱吧!
對于李白,死神也許只有感動。讓死神感動的,還有李白的痛苦。他的痛苦,是壯志難酬、報國無門、志士蒙羞、又逢絕境的痛苦。
尋陽的監(jiān)獄和夜郎的流放,徹底粉碎了李白的卿相之夢,他一定是無數(shù)遍地咀嚼過司馬遷的話了“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畜之……”而身體的迅速衰老和已入膏肓的疾病,連他最后的希望也徹底破滅了。早已是無家可歸,所依的本家當(dāng)涂縣令李陽冰也就要退隱,還有肝癌后期的難忍的疼痛。白發(fā)委于枕上,曾經(jīng)容納著一個宇宙的頭顱里,似乎有出世、入世的兩個李白在打架:一個是“謫仙人”,可以“戲萬乘若僚友”,可以“一月累醉輕王侯”,可以“鳳歌笑孔丘”;另一個則是早年常求人薦引,晚年常求人接濟,到頭來卻落了個萬里天下卻沒有他李白安身立命的立錐之地的境地?!叭藧炦€心悶,苦辛長苦辛”(李白《江夏贈韋南陵冰》),痛苦的李白痛苦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此刻,李白想起了他的詩。
想起了詩的李白陡然坐起,長長的白發(fā)如瀑布般瀉下峭壁似的頭顱,一絲燦爛的笑意開在唇上,兩目炯炯有電光石火,眉宇間又亮堂起逼人的英氣。一篇篇的詩章,猶如一條條的江河撲面而來,在他的胸際匯聚,喧嚷,奔突,積蓄為波瀾壯闊的詩的海洋。啊……啊……這就是我李白的生命了!天下偉大能幾人,我李白就算一個。死,來吧,你來一千次一萬次好了,我的詩歌照樣活著!我這個頂天立地的人如青青的山峰般站著!人不能活在墳?zāi)估?,不能活在碑石中,甚至也無法活在欽定的史書上。人要活在世上,活在世人的心中,活在世人心中的愛戴里。那么,我李白就要永遠地活下去了。來來來,皇帝老兒,咱們比試比試,你有你的江山,我有我的詩歌,看看咱們誰擁有得更多,看看咱們誰能真正的不朽。當(dāng)你的江山社稷已成累累荒冢的時候,我李白詩歌的海洋還照樣波翻浪卷、吐日映月,“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連李白都被這詩的海洋驚詫得有些不知所措了。他握著死神的手,豪邁地說:伙什,稍等,讓我再挖出一條河來。劍在靠床的墻上,筆在床頭的幾上。李白望了一眼墻上的劍,伸手拿過毛筆,手不停輟地寫下了他的最后一首詩歌《臨終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余風(fēng)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寫罷,高聲朗誦一遍,連同他十不存一的詩稿一并托付給了族叔李陽冰。
劍就掛在墻上吧,連筆也擲于幾上。李白高舉起酒壺,將僅剩的酒一氣喝盡,便乘著月色,微仰著頭,朝著長江滔滔東去的地方飄然而去了。“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李白《游泰山》)!今夜,李白感到了從未有過的輕松。
三十七年前,二十五歲的李白就是作罷《大鵬賦》才一舉沖天出蜀去的。而今,這只大鵬又要飛往何方?
沒有了錢的束縛,沒有了功名的束縛,沒有了家庭的束縛,甚至也沒有了詩與身體的束縛,徹底解放了的大鵬,今夜要作真正自由的飛翔。
涼涼的江風(fēng)吹在熱熱的臉上,猶如清朗的風(fēng)鼓在遠游的帆上。白發(fā)皚皚,月光融融,閃亮的眸子映著不老的河山,天、地、人便在這安祥生動的月色里融為一個和諧美妙的生命了。
一種從未有過的歡樂,潮水般漫過了他那曾經(jīng)傷痕累累、痛苦萬狀的心靈。
李白看到了一江的美酒,美酒的波紋間,正閃爍著那輪萬載常新的月亮。一個透徹光明的人間,一個透徹光明的天地,一個透徹光明的李白。在這光明透徹的夜里,李白張開雙臂,向著美酒含月的大江、向著江中的那輪光明透徹的圓月,撲去!李白醉了,天地醉了,人間醉了……大地已成子宮,江水即是羊水,重生為嬰兒的李白正乘著月光飛升,每一片月光都是一枚銀光閃閃、剔明錚亮的羽毛。
記住這個時刻吧,公元762年陰歷11月的一個月圓之夜,中國安徽當(dāng)涂采石江上,一個無比歡樂而又無比痛苦的靈魂,將死亡也解放成幸福的誕生與自由的飛翔。
(本文刊發(fā)于2021年第5期《書屋》雜志)
李木生簡介:山東省散文學(xué)會副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講師團專家,濟寧散文學(xué)會、淄博市散文學(xué)會名譽會長。發(fā)表出版散文作品近300萬字,作品曾被《人民文學(xué)》《當(dāng)代》《十月》《大家》《鐘山》《花城》《隨筆》《新華文摘》等刊物重點推介,并入選《三十年散文觀止》、《新中國70年文學(xué)叢書散文卷》、《新中國散文典藏》、《中國百年散文》等二百余部選本。
精彩呈現(xiàn)
【午夜燭臺】李木生:被露水打濕的月亮
《濟寧看點》法律顧問:山東舜翔(濟寧)律師事務(wù)所
法律問題請撥:13371211587(杜飛律師)
免責(zé)聲明:本公眾號所發(fā)表內(nèi)容、圖片、文字、字體等版權(quán)信息注明來源的,版權(quán)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quán)的或未注明出處的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搜集。如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其中的內(nèi)容與圖文等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在發(fā)現(xiàn)之日及時與本平臺(聯(lián)系方式QQ:1067959582)聯(lián)系,我們將在一時間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