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68歲的劉大爺坐在自家陽臺上,剛哄完兩歲的外孫入睡,卻莫名覺得全身無力。最近幾個月來,他總是容易感冒,指甲易斷,連平時最拿手的菜也提不起興趣做。
一次親友聚會時,鄰居張阿姨說起自己前段時間體檢發(fā)現(xiàn)“缺了硒”,醫(yī)生說這會影響免疫力,還可能關聯(lián)腫瘤發(fā)生。
劉大爺頓時心頭一緊:硒,到底有多重要?是不是我身體“老是垮”,就是因為平時忽視了它?這個看似冷門的微量元素,居然和防癌、免疫力都緊密相關?
更讓人驚訝的是,補硒,醫(yī)生建議主要靠食物,而不是保健品。到底哪些吃法才真的靠譜?第2種食物,很多人日常都沒注意……
硒——被忽略的“生命元素”,缺了真的危險嗎?
你也許覺得“微量元素”都無足輕重,然而硒已經(jīng)被哈佛大學等多國權威科研機構反復證實,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抗癌屏障’和免疫調節(jié)劑。
醫(yī)學研究顯示,成年人每天硒推薦攝入量為50~60微克,過低則身體的“自我修復力”會大打折扣。
研究發(fā)現(xiàn):缺硒人群的癌癥發(fā)病率比正常人高14%~30%,呼吸系統(tǒng)感染風險增加21.7%。
一項對中老年人的隨訪指出,如果長期硒攝入不足,出現(xiàn)易感冒、掉發(fā)、甲易斷、記憶減退、口腔潰瘍反復等問題,且康復速度緩慢。而適量補硒能顯著提升NK細胞等免疫細胞活性,對抵抗病毒、清除體內突變異常細胞都有直接作用。
科學嚴謹?shù)慕忉屖牵?strong>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必需成分,它讓身體像“自帶排毒工廠”一樣,一邊防御自由基損傷,一邊提升體內抗病力。缺硒還會誘發(fā)心臟病、甲狀腺疾患等多系統(tǒng)健康隱患。不得不承認,硒雖少,卻“舉足輕重”。
多吃3類“天然寶庫”,輕松補硒,用食物守護免疫力與健康
別再迷信補硒保健品!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80%以上的國人硒主要來源于日常飲食,而非額外口服補劑。權威專家建議,合理飲食遠優(yōu)于亂補保健品。下面這3類食物,是被醫(yī)學界公認的“硒富豪”,科學補充,簡單有效。
堅果家族
一顆巴西堅果硒含量可達68~91微克,足夠一日所需,但切記每日多吃反而易中毒,適宜1~2顆/天。核桃、榛子和腰果等其他堅果,也富含一定量有機硒。
動物肝臟和禽蛋
豬肝、雞肝、鴨肝,每100克含硒約60~90微克,生物利用率高,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偶爾食用。蛋類也是補硒優(yōu)選,尤其蛋黃富含硒元素。
新鮮海產品
牡蠣、扇貝、金槍魚、鲅魚等各種新鮮海產,富含“有機硒”,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特別提醒,魚皮里硒含量尤其豐富,建議不要全部丟棄。
除了以上三類,日常雞蛋、黑米、全麥、蘑菇、大蒜等食材也含有一定硒,多樣搭配,不僅補硒更均衡,還能獲得多維度營養(yǎng)支持。
補硒有講究——這樣吃,事半功倍
對照健康指南,我們既要避免缺乏,也要防止硒攝入過量(每天不宜超過400微克),簡單幾招,每天都能吃對補全。
一桌一搭配,重質不重量
建議每周安排1~2次牡蠣、扇貝、魚類等海產品;偶爾攝入肝臟,每次50克左右足矣,不宜天天吃。每周3~4天午飯后加一顆巴西堅果,超量反而傷身。蛋類、蘑菇、全谷物作為輔助。
食物多樣化是關鍵,“無須刻意,貴在均衡”
不要迷信某種單一補硒食品,而應以自然食品為主、多元攝取、間隔食用為最佳。每天三餐保證有一餐出現(xiàn)上述補硒好食材,長期堅持,才能效果更穩(wěn)固。
特殊人群需留意,量身調節(jié)
孕婦、慢性病患者、老人如伴有腸胃吸收較差等情況,最好在正規(guī)醫(yī)院檢測硒水平后,根據(jù)結果補充。大部分健康成人只需通過均衡膳食即可滿足日常所需。
以科學為據(jù),用食物調理,讓身體更有“抗癌底氣”
硒雖然微小,卻實實在在關乎身體免疫和細胞健康的大事。醫(yī)學界一致認為,通過均衡攝入富含硒的天然食物,不僅有助于防癌、抗感染,還能延緩衰老,增強整體抗病力。
但需記住,每個人基礎狀況不同,切勿自行大劑量口服補劑,更不要盲目追捧所謂“補硒神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