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養(yǎng)貓嗎?
那就給貓咪寫本書吧!
我真沒開玩笑。
數(shù)據(jù)不騙人——2025年上半年,以“貓”為主題的新書達246種,占新書市場的5.73%。
更關鍵的是,這些貓書的平均銷量還高于整體市場水平。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你家那只每天只會吃飯睡覺的貓,可能就是你現(xiàn)成的創(chuàng)作素材庫。
養(yǎng)貓的人都有故事。
廣東人民出版社的《養(yǎng)貓是一件正經(jīng)事!》火了。
為啥?
因為這本書從你把貓帶回家那一刻開始寫起——選糧、布置貓砂盆、第一次生病、半夜跳上鍵盤……每一頁都能讓養(yǎng)貓人覺得“這就是我遇到的”。
你看,不需要多高深的文學造詣,真實就夠了。
再說個更暖心的——長江文藝社出版的《貓是一小部分的我》,作者“極端貓權”從來沒出過書,就是在小紅書上寫點養(yǎng)貓日常。
編輯看到后直接被打動,“像揣著金子生怕被別人搶走”地簽下這本書。
上市一個月就加印。
為什么?
因為年輕人需要這種“小貓哲學”——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簡單純粹的生活態(tài)度。這不就是打工人最向往的日常嗎?
可能你會說,市面上貓書那么多,我還能寫什么?
別慌,這個賽道其實才剛開始跑。
目前貓書主要分四類:
1. 實用養(yǎng)貓指南 —— 適合有經(jīng)驗的鏟屎官,寫踩過的坑、養(yǎng)寵的干貨。
比如《我的第一本養(yǎng)貓書》,就從貓咪健康痛點切入給出相應解決方案。
2. 情感治愈繪本 —— 適合會畫畫或愿意找插畫師合作的人。
像人民郵電出版社的《貓貓我呀 有媽媽了》,半年賣了近萬冊,主打就是“可可愛愛的治愈感”。
3. 文化科普類 —— 比如巴蜀書社的《中國貓咪》,從傳統(tǒng)文化角度切入,重印3次,印數(shù)1.5萬冊。
如果你對歷史、文化感興趣,可以從這個角度寫。
4. 個人故事非虛構—— 四川文藝社的《救貓咪》就是作者寫自己養(yǎng)貓的真實經(jīng)歷,糾結、狼狽、愛與痛。
讀者在線下活動上坐成一圈分享故事,氛圍感拉滿。
關鍵是,你不用把自己逼成“完美的養(yǎng)貓人”。
要知道,那些真實的挫折、糾結、甚至失誤,反而更能打動人。
就像《救貓咪》的作者,冬天救流浪貓,結果沒給原住民打疫苗導致全員生病——這種“不完美”恰恰讓書更有力量。
新手作者怎么開始呢?
分享給你三個實戰(zhàn)建議。
第一步:找到你的“小貓哲學”
別想著寫一本包羅萬象的貓書,從最打動你的那個點切入。
是每次回家貓咪在門口等你的瞬間?是半夜貓突然發(fā)瘋亂跑的畫面?還是你第一次給貓剪指甲時的手忙腳亂?
南京大學出版社的《如何成為一只貓》,就是從“貓與哲學”的關系切入,最后變成一本探討生活態(tài)度的文化小書。
作者孫冬每篇文章都不長,但每一篇都在講“如何像貓一樣活著”。
第二步:用真實細節(jié)打動人
養(yǎng)貓人最不缺的就是細節(jié)。
- 貓咪第一次用貓砂盆時的困惑表情
- 你出差回來它假裝不在意但尾巴瘋狂搖擺
- 半夜聽到客廳有動靜以為鬧鬼結果是貓在玩塑料袋
廣東人民社宣傳《養(yǎng)貓是一件正經(jīng)事!》時,結合了編輯部貓走失的真實故事,全城尋貓啟事讓書自帶情感厚度。
第三步:內(nèi)容+文創(chuàng),增加競爭力
現(xiàn)在出版社都在做周邊。
《養(yǎng)貓是一件正經(jīng)事!》設計了貓咪杯墊、手繪尺、明信片;
《貓福珊迪去哪里》開發(fā)了四季透卡;
《手上有毒的貓》給不同渠道準備了不同贈品——書簽、吧唧、文身貼……
這些文創(chuàng)不僅增加書的附加值,還能在社交平臺上形成傳播點。*
想想看,讀者曬單時拍的不只是書,還有你設計的周邊,這波宣傳效果誰能頂?shù)米。?/p>
我想說的是,真正的同質(zhì)化是內(nèi)容套路化,而不是題材相似。
中信出版集團的主編單元皓說得很直白:“重要的不是因為它畫的是貓,而是它借畫貓所體現(xiàn)出的藝術風格、情緒落點?!?/p>
換句話說,讀者要的不是“又一本貓書”,而是“這本貓書里有我的影子”。
你養(yǎng)貓時的糾結、快樂、心疼、無奈——這些情緒體驗才是核心。當你把這些寫出來,自然會有人產(chǎn)生共鳴。
而且,別忘了當下的大環(huán)境:寵物家庭比例持續(xù)上升,年輕女性對情感陪伴的需求越來越強,“云吸貓”群體數(shù)量龐大……
這個市場遠沒到飽和的時候。
而且說句實在話,現(xiàn)在出書的門檻真沒那么高。你可以先在小紅書、豆瓣上寫?zhàn)B貓日記,積累粉絲和素材,等內(nèi)容成熟了再找出版社合作。很多暢銷貓書的作者,一開始都是這么起步的。
最后想說,如果你養(yǎng)貓,如果你有故事,別浪費了這些素材。
過去8年,我們幫助340位新人作者成功出書,這個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普通人想要出書的真正難點,從來不是沒東西寫,而是不知道怎么把生活素材整理成可讀的書。
秋葉寫書私房課的新人作者之所以能成功出書,是因為搞懂了一件事:讀者要的不是華麗的辭藻,而是“你懂我”,是“這方法我拿去就能用”。
最后送你三個實在的套路:
第一招:把經(jīng)歷變成模型
別光說故事,得提煉出套路。
比如:不是講“我怎么做活動”,而是總結“引爆社群的三個觸發(fā)器”;
不是記“我?guī)氯说牧魉~”,而是梳理“新員工90天融入路線圖”。
——經(jīng)驗不值錢,經(jīng)過驗證的模型才值錢。
第二招:用細節(jié)打痛點
少講大道理,多放真場景:
“那個提離職的員工,最后是被我用了三杯咖啡聊回來的”;
“這份報表模板,我改了17版,現(xiàn)在直接送你”。
——真實的細節(jié),才是信任的加速器。
第三招:讓專業(yè)變成人話
把術語翻譯成大白話:
不說“賦能”,說“怎么讓下屬自己能搞定”;
不說“打通閉環(huán)”,說“怎么讓每個環(huán)節(jié)有人接有人管”。
——讓人看得下去的知識,才有機會成為爆款。
立即掃碼和圖書顧問1對1咨詢,幫你從0到1打造一本屬于自己的代表作,還能領取秋葉寫書方法論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