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行的道路上
我們常常懷揣自以為確鑿的認知
卻在不經(jīng)意間被現(xiàn)實輕輕敲醒
那一刻的錯愕與自省
如同一道裂縫
讓智慧得以照進固執(zhí)的內(nèi)心
這段在文殊院學習的經(jīng)歷
正是從一個“堅信”
到“破執(zhí)”的轉折——
一段看似微不足道的記憶之誤
卻映照出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執(zhí)著
愿這篇真誠的自省
也能為你推開一扇窗
讓佛法的光芒
溫柔地落進生命的某個角落
徜徉于佛法的海洋,我逐漸領悟到佛門節(jié)日的莊嚴、佛陀八相成道的宏偉、四諦的深刻、十二因緣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及四攝六度的修行路徑與三皈五戒的心靈指引。這些教義不僅是我精神上的燈塔,照亮了解脫與智慧的道路,也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給予我源源不斷的啟示。
還記得在文殊院擔任志工的第一天,護持組長安排我先聆聽一場寺院講解。那位師兄言辭懇切、內(nèi)容生動,將佛法義理與生活緊密相連。尤其是他講述玄奘法師西行求法的段落,真摯而感人,令我情不自禁潸然淚下。
然而,就在天王殿前,我心中升起一絲疑慮——他提到“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而我卻堅信自己復習資料上寫的是“東方增長天王”。由于曾在相關考試中取得滿分,我對自己的記憶毫不懷疑。于是講解一結束,我便小心地將他請到一旁,指出這個“錯誤”。沒想到,他同樣堅持自己的說法。
我們各自翻開原始資料核對。結果令我愕然——錯的是我。資料中第一個提到的本是“南方增長天王”,而我因先入為主,誤將“第一個”等同于“東方”。那一刻,我整個人愣在原地,內(nèi)心仿佛被什么重重撞擊,周遭聲響驟然靜默。
我不由得深深自問:那些我一直堅信不疑的“正確”,真的都可靠嗎?當與愛人爭執(zhí),彼此指責卻從不認為自己有錯時——我真的總是對的嗎?當對他人未達期望而失望,或因嫉妒焦慮而痛苦時——那些期待與情緒,真的站得住腳嗎?
就在那一瞬間,智海大和尚在開學典禮上的開示如鐘聲回蕩耳際:“內(nèi)心的規(guī)定和執(zhí)著,是痛苦的根源?!蔽疫@才真切體會到自己的固執(zhí)與自以為是何等深重。那道曾經(jīng)堅不可摧的信念之墻,終于裂開一道縫隙——而智慧,正是從那里照了進來。
自那以后,我學會以更謹慎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中的沖突與不如意。與愛人爭執(zhí)時、在孩子即將情緒失控時,我會先停下來審視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轉而傾聽與理解,而非一味堅持己見;當他人未能滿足我的期望,我練習寬容與接納,理解每個人都有其局限與難處;面對嫉妒與焦慮,我學著觀照內(nèi)心,探尋情緒的根源,以智慧慢慢消融。
文殊院的這次經(jīng)歷,于我而言不啻為一記清醒的棒喝。我對那位師兄充滿感激。此后,我開始系統(tǒng)復習佛學課程,并將相關內(nèi)容納入每日早課。我期待著有一天,能成為講解組的一員,將這份嚴謹與專注傳遞給每一位有緣傾聽的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文字|妙奇 圖片|江游 小立
美編|妙能 編輯|夢覺
來源|空林文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