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關古道是中國最早國道之一,也是最為險峻的古道之一,興起于商周,發(fā)展于秦漢。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將其作為通往荊楚之地的軍事、商旅通道。秦始皇五次出巡,有兩次經過藍關古道。唐時,藍關古道在諸驛道中地位僅次于潼關道,是長安去往江南的捷徑,中唐以后,江淮糧食也主要由此道漕轉關中。
周秦漢唐以來的2000多年間,南來北往,遷徙通行人流數(shù)千萬,眾多文人墨客或官員從長安出發(fā),經藍關古道前往南方,留下了大量詩歌,現(xiàn)存與藍關古道有關的唐詩達數(shù)百首,因此它被當代學者稱為“唐詩古道”。其中,韓愈被貶潮州時途經藍關,寫下的“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更是讓藍關古道名揚天下。
空中俯瞰,藍關古道依稀可見
藍關古道起點 藍田火燒寨村
藍關古道路線是從藍田縣城南七里的火燒寨村上峣山、登七盤,經亂石岔、蟒蛇灣、雞頭關、風門子、六郎關、下十二箏坡到古藍橋,再經新店子、牧護關入商洛、出武關到達東南各地,其主要山道全長約30公里。
藍關古道起點藍田火燒寨村附件,旁邊是G70高速路
日前,記者前往探訪時,在藍田縣火燒寨村口,幾位老者正圍著石碾閑聊,見記者打聽古道入口,一位白發(fā)老者拄著拐杖指路說:“順著這石階右拐往上,就是當年的七盤坡,當年韓愈的那匹千里馬都難上去?!表樦傅姆较蛲ィ放缘膲Ρ谏袭嬛{關古道的示意圖?!吧缴弦矝]啥好看的,就是彎道多。”另一位老者說。
村子旁邊是新修不久的G70高速路,立交橋的橋墩就在火燒寨村口,橋面寬闊筆直,與藍關古道的曲折蜿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順著老者的指引,開車拐進村道,隨著一個接一個S彎道,海拔從500多米,在數(shù)公里內迅速爬升至1200多米。
藍關古道旁后來修建的城墻關隘
文人苦旅 古道上的詩酒風流
雪擁藍關 韓愈的千古絕唱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52歲的韓愈因勸諫唐憲宗迎佛骨被貶潮州,隆冬時節(jié)過藍關遇到大雪封山,前望是“馬不前”的天險,后望是“云橫秦嶺”的家園,悲憤中藏著忠直傲骨寫下了《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廟大門
“雪擁藍關”四字不僅寫盡古道艱險,更成為遷謫文人的精神圖騰,如今七盤坡冬季的殘雪仍被當?shù)匚娜烁綍樵娀晁?。這首詩也成為藍關古道最核心的文化符號,與游記中火燒寨石碑刻詩、風門子“韓湘子接叔”等傳說完美呼應。記者在七盤坡看到一巨幅墻畫“雪擁藍關馬不前”,畫風的意境很美,獨獨一匹馬奮蹄不前,卻少了馬主人韓愈。
雪擁藍關墻繪
藍橋驛 白居易的時空對話
翻越峣山,抵達藍橋鎮(zhèn),此處曾是古代的藍橋驛所在地,也是藍關古道上的重要節(jié)點。當年著名詩人白居易路過此處時,看到元稹八個月前春雪歸京時的題詩,對比自己秋風貶謫的境遇,寫下了《藍橋驛見元九詩》: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按貉迸c“秋風”的對照,道盡宦海沉浮。古藍橋的石板、青山見證了兩位大唐詩人的隔空相遇,也藏著無數(shù)行旅者的唏噓。
藍關古道旁的文峰塔
商山路 杜牧的行旅閑吟
商山是藍關古道向南的延伸,詩人杜牧貶謫也途經藍關古道,杜牧沒有韓愈的悲憤,卻以詩人的灑脫細膩,在《商山麻澗》里寫下古道春日的清幽:云光嵐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馀家。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一樣的被貶,卻以古道旁的春日景致,沖淡了遷謫愁緒,展現(xiàn)了藍關古道的另外一重韻味。
除了韓愈、杜牧、白居易外,溫庭筠曾多次經藍關往返長安與江南,寫下《過陳琳墓》: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將自己懷才不遇與古道上的歷史遺跡(陳琳墓在藍關附近)相融,盡顯文人滄桑。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現(xiàn)存與藍關相關的唐詩達數(shù)百首,每首詩背后都藏著一段與古道相關的個人際遇,藍關古道也見證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行旅足跡,衍生出許多“詩與遠方”行,從這個意義上說,藍關古道不僅是“交通古道”,更是“唐詩古道”。
藍關古道終點 秦嶺村文公祠
文公祠,又稱韓愈廟,為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而建,位于陜西商洛秦嶺村村后半山坡上,是藍關古道的終點。
牌樓
文公祠的圍墻、臺階、廟門皆為青石水泥鋪就,青瓦白墻,門楣上“韓文公祠”四字已不見蹤跡。走進院落,有幾株古槐,樹身上掛滿紅色布條。5間正殿為瓦房,門前對聯(lián)僅余橫聯(lián)“一代文宗”四字尚在。正殿大門緊鎖,透過窗格看到堂內有韓愈和兩旁隨從塑像,衣袂間透著盛唐氣韻。院落東側還有3間瓦房,窗臺上放著財神和關公像,院子中間放置一巨大香爐。在大殿西側有一排碑刻,部分石碑殘破但仍可見唐隸風骨,還有明代重修廟記的石碑,其上“公之德澤,山高水長”八字依稀可辨,還有一塊新碑上書“同光日月”。
韓愈廟
返程,看到秦嶺村新修的尚未啟用的戲樓,韓愈廟與之相比就顯得有些蒼涼和落寞,這也與藍關古道的歷史盛況和今日境遇如出一轍。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陳團結 文/圖 B4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