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這人,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不光是個好演員,這幾年還當起了文化類節(jié)目的主持人。他主持節(jié)目那叫一個穩(wěn),特別有范兒,讓人印象深刻。從這些節(jié)目里就能看出來,張國立的文化底子挺厚實。
張國立平時挺喜歡書法的,在一些訪談節(jié)目里,他還現場秀過書法,寫得有模有樣?,F在娛樂圈里喜歡書法的明星挺多的,但張國立這種看著就有點“內涵”的演員,寫一手好字也挺正常。
在網上,好多自媒體都在吹捧張國立的書法,說他的字是“傳統(tǒng)佳作”“氣韻貫通”“果敢大氣”“雄厚雄渾”“功底深厚”。說實話,這些評價有點太夸張了,張國立的書法和這些詞差得有點遠。
咱們得批評一下這些自媒體,太不負責任了。要是你不懂書法,就別亂評論;要是你真懂書法,還這么瞎吹捧,那可就太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張國立的書法算不算“傳統(tǒng)佳作”呢?其實,張國立的字寫得挺規(guī)矩的,一筆一畫都特別小心,看著很傳統(tǒng)。跟現在那些追求創(chuàng)新、把字寫得特別夸張的書法家不一樣,他的字很穩(wěn)當。
不過,雖然張國立的字看著挺傳統(tǒng),但其實還沒真正摸到傳統(tǒng)的門道。如果把書法傳統(tǒng)比作一個城門,那張國立的書法還在門外站著呢,還沒真正入門。
可能會有人覺得奇怪:張國立的字寫得端端正正的,看著挺舒服的,為啥非要說他“沒入門”呢?這就得好好說說啥叫書法了。書法可不是簡單的寫字,它是一門藝術。哪怕是古代,書法主要是用來記事的,大家在寫字的時候也特別講究美感。
既然是藝術,肯定要有美學價值。書法靠的是簡單的線條和塊面來撐起整個作品,所以它特別講究各種對比和變化,比如字的開合、聚散、大小、濃淡、干濕,還有布局的疏密等等。
張國立的書法,線條寫得特別圓滑,但感覺有點軟弱,字和字之間的布局也很均勻,但有點單調,看起來沒啥變化。這說明他還沒真正掌握書法的精髓。為啥會這樣呢?主要是他還沒搞清楚書法到底美在哪兒。
像張國立這樣的明星,大多是在成名之后才開始喜歡書法的。他們沒怎么深入研究過古代的經典法帖,基本功也沒怎么練。在他們看來,書法好像挺簡單的,只要拿起毛筆,把字寫得好看就行。這不就是還沒入門嘛!
網上有好多張國立寫書法的視頻。從視頻里看,他寫書法的時候,總是不停地蘸墨,好像非要把每個字的墨色寫得特別均勻。但這其實有點違背書法的規(guī)律。墨色太均勻了,就沒有干濕變化,字也就少了那種韻味。而且,頻繁蘸墨也會影響書寫時的流暢感和自然感。
張國立寫字的時候,每一筆都寫得特別認真,從頭到尾都保持在一個比較平穩(wěn)的狀態(tài)。其實書法創(chuàng)作需要有節(jié)奏變化,即使是像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這樣的楷書大家,他們的作品里也都能看出哪些筆畫寫得特別實,哪些筆畫寫得比較輕。
寫書法的時候,節(jié)奏特別重要,這決定了字有沒有韻律、有沒有味道。要是節(jié)奏明快、韻律感強,寫出來的字就有動感、有變化;要是沒有節(jié)奏,字就容易寫得死氣沉沉,特別呆板,沒啥意思。
當然啦,張國立的書法雖然在藝術表現力上差點意思,但也有自己的優(yōu)點。他的字寫得比較安靜,看著還挺有文氣的;用筆比較實在,也不顯得粗俗。在那些喜歡書法的明星里,這已經算挺難得的了。
張國立作為一個大明星,大家都認識他,他愿意花時間去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事兒本身挺好的,值得表揚。但他學書法學了這么久,好像還沒找到書法的真正訣竅,有點讓人覺得他之前的努力有點白費了,挺可惜的。
要是他能真正靜下心來,從認真臨摹那些經典的字帖開始,以他的文化底蘊和修養(yǎng),說不定未來還能在書法上有所突破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