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悅心理
排除中小學生認識、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礙,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優(yōu)化他們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這是中小學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
智力發(fā)育正常、喜學愛問、情感豐富、情緒開朗、行為活潑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樂群、能適應集體生活,能與同伴友好相處等等。
青少年常見的精神心理問題有哪些
01.焦慮癥
受遺傳、個性、不良生活事件等因素影響,尤其是學習過程中壓力太大,自己無法及時排解。這種情況下,青少年可能會患有焦慮癥,具體表現(xiàn)為緊張、坐立不安、手抖、頭暈、胸悶、心悸等癥狀,進而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對于青少年出現(xiàn)的焦慮癥,家長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帶其前往醫(yī)院接受治療,才能幫助其恢復,常見的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多與青少年進行溝通交流,適當予以言語鼓勵,才能有助于盡快解決當前困擾的問題。
02.抑郁癥
青春期抑郁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這一群體的身心成長,其發(fā)病原因往往與家族遺傳史、5-羥色胺(5-HT)功能降低、自身性格缺陷、幼年遭遇過的情感創(chuàng)傷體驗等。具體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郁郁寡歡、思維遲緩、身體不適等。
青少年通常心思比較敏感,近年來出現(xiàn)抑郁癥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需要注意的是,病情嚴重時,甚至可能會有消極、負面的想法,從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家長應當給予正確的教導,從而使其保持身心愉悅,不要有太大的壓力。必要時,應該及時尋求精神心理醫(yī)生的幫助。
03.厭學
部分青少年在這一時期可能會對學校的生活失去興趣,并且產(chǎn)生厭倦的情況,這是一種負面的情緒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消極對待學習,行為上會主動進行遠離,可能變得不愛去學校上課,一到要去上學的時候就說身體不舒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逃學等。
出現(xiàn)厭學的問題,一般和多種因素有關,如青少年自身對學習成績看得過重、心理壓力大,或是在學校經(jīng)歷了負性事件;還可能是與家庭有關,父母給的壓力過大、缺少來自父母的關愛等,都可能導致厭學。家長和學校都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建立和諧的親子、師生關系。
04.社交恐懼癥
青少年社交恐懼癥通常和遺傳、家庭、社會等因素有關,從而導致在進行正常的社交行為時,有交流、回避的行為,表現(xiàn)得過于緊張、害怕、焦慮,從而對正常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都造成影響。
對于青少年出現(xiàn)的社交恐懼癥,一般采取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的方式有較好的效果,可以緩解出現(xiàn)的不適癥狀,通過系統(tǒng)脫敏法、暴露療法等方式,逐步擺脫對社交活動的恐懼,建立應有的自信,進而改善病情。
05.上網(wǎng)成癮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發(fā)展,手機、電腦為我們提供了時間和空間上的便利,能夠足不出戶就瀏覽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資訊、觀看電影電視,還能進行線上的課程交流學習。但是,網(wǎng)絡上充斥著各種信息,青少年容易被網(wǎng)絡游戲、聊天、購物等吸引,進而成為網(wǎng)癮少年。
如果網(wǎng)癮過重,可能會導致青少年花費過多的時間在網(wǎng)絡上,甚至出現(xiàn)不吃不睡、不做作業(yè)等情況,進而對健康、學習有影響。長期活在虛擬的世界里,遠離現(xiàn)實生活,還會使正常的社會交往出現(xiàn)困難。這種情況下,系統(tǒng)脫敏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替代療法對處理網(wǎng)癮問題有一定效果。
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
1. 狹隘:即斤斤計較,心胸太狹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別人,對小事也耿耿于懷,愛鉆牛角尖。
2. 嫉妒:當別人比自己好時,表現(xiàn)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懷有敵意,更有甚者竟用打擊、中傷手段來發(fā)泄內心的嫉妒。
3. 敏感:即神經(jīng)過敏,多疑,常常把別人無意中的話、不相干的動作當作對自己的輕視或嘲笑,為此而喜怒無常,情緒變化很大。
4. 失落:中小學生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yōu)楝F(xiàn)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xù)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就產(chǎn)生了失敗感。
5. 自卑:對自己缺乏信心,以為在各方面都不如別人,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總把自己看得比別人低一等,這種自卑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情緒。
6. 叛逆:中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過渡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大人的監(jiān)護。同時,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與眾不同,易對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態(tài)度。
原因分析
學生可以怎么做
01 呼吸放松法
吸氣, 緩慢并深深地吸氣,約4秒鐘使空氣充滿胸部。呼吸應均勻、舒適而有節(jié)奏;抑制呼吸, 把空氣吸入后稍加停頓; 呼氣,要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氣呼出來。注意放松的節(jié)拍和速度。
02 思維轉換法
沒有最糟糕的事情,只有最糟糕的看法,只要改變糟糕的看法,就能改變糟糕的應對方式,從而取得樂觀的結果。在面對壓力出現(xiàn)焦慮時,要學會時刻提醒自己,把注意力從消極方面轉化到積極有意義的方面來。心情自然會豁然開朗。
03 能量發(fā)泄法
不良情緒是一種負能量,不能適當?shù)剌斝谷菀子绊懶纳斫】?。所以,在不良情緒困擾我們的時候,在適當?shù)臅r機,該哭時應該大哭一場,心煩時可以找好朋友傾訴和吐槽;情緒低落時,可以唱唱歡快的歌。
04 音樂調節(jié)法
醫(yī)學表明:多聽音樂能調整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能,解除肌肉緊張,消除疲勞,改善注意力,增強記憶力、消除抑郁、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
老師可以怎么做
01 巧妙暗示,樹立自信
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及閃光之處,以各種方式:真誠的微笑、關切的眼神、鼓勵的話語、看似不經(jīng)意的表揚等向學生巧妙暗示,讓他們了解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02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
老師應引導學生科學地、一分為二地評價自己,讓學生明白我們有別人羨慕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學會悅納自己。
03 善于疏導,培養(yǎng)情感
老師指導學生認識各種心理現(xiàn)象,耐心地幫助學生分清積極與消極、樂觀與悲觀、自尊與虛榮、自豪與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質的界限,指導學生通過合理釋放、調節(jié)升華自己的情感,減少心理壓力和緊張感,引導學生學會多方面、多角度看問題,胸襟寬廣,能容人容事,情感豐富。
04 組織實踐,鍛煉意志
學??山M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經(jīng)受磨煉,通過積極克服活動中不斷出現(xiàn)的困難,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調節(jié)、自我教育,鍛煉意志,形成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心理品質。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走向成熟。
家長可以怎么做
01 傾聽孩子說話
家庭應該是孩子說心里話的地方,家長常跟孩子聊天,把說話的機會多留給孩子,讓孩子敞開心扉,盡情表達自己,不做過多評判。特別是父親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不能因為忙碌而缺席孩子的成長。當孩子說話時,家長傾聽時是最美好、最溫馨的。
02 寬容與約束都重要
家長應平等地對待孩子,在寬容孩子的同時要給孩子必要的約束。過分寬容則陷于溺愛,過分嚴格則破壞親子關系。孩子的快樂性格不會是在訓斥聲中養(yǎng)成,寬容孩子與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并不矛盾,奠定孩子愉悅的幸?;A從鼓勵與表揚開始。
03 鼓勵夸獎有方法
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強,如果父母只因為孩子獲得好成績而夸獎孩子,會讓孩子覺得取得好成績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績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來控制的,所以孩子會更容易不安。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獎他做事情的過程,往往會讓孩子更有動力繼續(xù)去努力做事。
04 親近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
家庭教育要鼓勵孩子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放學后讓孩子在開放的空間里盡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讓孩子在藍天下、草地上曬太陽,親近大自然。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培養(yǎng)孩子為他人服務的行為與愛心,體驗不同的學校角色、家庭角色、社會角色,體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完善人格。
05 保持和諧的夫妻關系
良好的夫妻關系會讓孩子更好地學習父母的優(yōu)點,感受到穩(wěn)定和安全的家庭氛圍,提高他們面對問題的信心。父母之間和諧的關系也對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尤其是未來的親密關系具有積極的影響,有助于提高孩子未來生活的幸福指數(shù)。
青少年成長階段,承受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誘惑和挫折,無論是家長、學校,抑或社會,都應該重視其精神心理健康,及時處理因各種偏差和不當習慣引起的精神心理問題,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其成長。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伊悅心理”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