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多的父母,都缺一堂課:
如何體面地、聰明地給孩子留錢?
千萬不要覺得,這是所謂“有錢人”才需要研究的話題。
事實上,很多城市的中上階層,比如手上有超過2套甚至更多房產(chǎn)的人,或者銀行存款超過100萬的父母。
這件事情,都非常值得你花大力氣去仔細研究!
舉個例子,比如你在江浙滬有2、3套房子,市值很可能已經(jīng)超過了300萬、500萬甚至更多。
那么請問,你的女兒或者兒子,要工作多少年才能攢下這么多錢?
這筆錢,萬一孩子遭遇遺產(chǎn)糾紛、婚姻變故或者子女敗家,
會不會讓整個家族一二十年的積蓄,全部化為烏有?
而根據(jù)胡潤研究的《2024胡潤財富報告》:
中國資產(chǎn)規(guī)模破千萬的家庭有206.6萬戶;
達到600萬級別的有512.8萬戶。
并且預計在未來10年內(nèi),將有20萬億元財富傳給下一代;
20年內(nèi),這一數(shù)字將增至45萬億元;
30年內(nèi),財富傳承總額預計將達到79萬億元。
財富已經(jīng)達到了存量時代。
這個時代,留好錢,可能比創(chuàng)造錢更為重要。
在財富傳承中,有一個工具是無法繞開的,它就是——
終身壽險
什么是終身壽險?
一句話解釋:
終身壽就是保障期限一輩子,以被保人身故為給付條件的保險。
保障期限一輩子,而人這輩子固有一死。
所以這份保險100%會賠付。
那為什么全世界所有的富人,都會選擇它做財富傳承的工具?
因為它有五大優(yōu)勢。
第一,它便宜
你不用想給孩子留多少,就實打?qū)嵉販蕚涠嗌佟?/p>
比如想留300萬,只需要準備100萬甚至更少。
第二,它確定。
大多數(shù)人都是自己花剩多少、最后給孩子留多少,并沒有一個清晰的傳承規(guī)劃。
可能今天這筆錢拿去補充養(yǎng)老了,明天那筆錢拿來給自己愛好買單了。
過程中,零零散散地就花出去不少,最后實際留下的,比自己預期的少多了。
但保單從一開始,你投入多少就是確定的,??顚S?。
并且未來哪一年退保能拿多少、身故能剩多少,都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地寫在保單里。
能讓你對分紅有預期、對保底有個數(shù),讓家庭資金有更清晰合理的規(guī)劃。
第三,它有明確的傳承屬性。
通過指定受益人的機制,你可以想把錢給誰就給誰,不用照著法律規(guī)定的順序來。
并且還可以設(shè)置多個受益人,細分受益的順序、不同的受益比例。
比如先給大女兒受益50%,再給小兒子受益50%。
或者先給孩子受益100萬,剩下的都再給配偶。
這樣可以確保你的錢,一定按你的想法給到想給的人。
第四,它還有隱蔽性。
你買它不需要通知任何人,也不需要經(jīng)過復雜的繼承公證、沒有漫長的法律流程。
出險了,保險公司會直接把錢打到受益人的賬戶里。
只有你和你的受益人會知道它的存在,只要不說,別人就查不到。
第五,它還具有法律屬性。
“父母留的東西,肯定是孩子的個人財產(chǎn)。”,很多家長可能心里就是這么想的。
但法律上的認定遠沒這么簡單。
前兩年就有個引起熱議的案子,上海一獨生女的雙親不幸車禍去世,留下2億遺產(chǎn)。
結(jié)果半年后,她平時和和睦睦的丈夫突然以性格不合為由,起訴離婚。
司馬昭之心了,就是打這2億遺產(chǎn)的主意。
但二老去得突然,沒有留下明確遺囑。
最后法院依法執(zhí)行,還是讓男方分到了3套房產(chǎn)和大量存款。
這個結(jié)果讓所有旁觀者都感到不平與無力。
沒有哪個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給孩子留下的財富,因為孩子婚姻關(guān)系的破裂,最后白白分給了不相干的前女婿、前兒媳。
而除了在遺囑里寫清楚,終身壽險也可以實現(xiàn)財產(chǎn)隔離,同樣也有法律屬性。
2015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召開了“第八次全國法院民事商事審判工作會議”。
會議上對這個問題就進行了明確解釋,不熟悉法律地朋友也看得明白。
用人話說就是:
父母人壽保單的身故賠款,子女作為受益人的,就是子女的個人財產(chǎn),不屬于子女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
(除另有約定外)
既然這么好,為什么終身壽險在內(nèi)地接受不高呢?
原因非常復雜。
比如,咱們富起來的時間太短。
內(nèi)地的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其實也是就是千禧年之后的事,很多家庭的財富積累至今不過二三十年。
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仍然在努力打拼,專注于如何賺更多錢、讓企業(yè)更好地經(jīng)營。
至于考慮到幾十年后,“怎么把財富穩(wěn)妥地交給下一代”這件事,很多人感覺還非常遙遠,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而在香港,很多家族不僅考慮到了兒女,甚至為下幾代也鋪好了道路。
像李嘉誠就說過:
"我們李家每出生一個孩子,我就會給他購買一億元的人壽保險。
這樣確保我們李家世世代代,從出生開始就是億萬富翁。"
比如,中國人比較忌諱生死,不愿意做身故規(guī)劃。
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里,談論“身后事”是一個比較敏感的禁忌。
這種對“不吉利”的避諱,讓大家更傾向于關(guān)注眼前的生活與健康。
而終身壽險恰恰以身故賠付為核心,直接關(guān)聯(lián)生死,讓人下意識地就繞開,不愿深思和規(guī)劃。
再比如,內(nèi)地還沒有開始收遺產(chǎn)稅。
在很多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比如美國、日本、韓國等等,他們的遺產(chǎn)稅非常高,最高檔的比例能達到40%-50%左右。
(日本的遺產(chǎn)稅速算表:
「1000萬円以下」≈「47萬人民幣以下」
「6億円超」≈「2800萬人民幣以上」)
所以大家會積極利用終身壽險這樣的工具來合理規(guī)劃、減輕稅負。
但在我們內(nèi)地,目前還沒有開征遺產(chǎn)稅,暫時沒有這方面的稅務壓力,自然不會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
最后,也確實還有個保險行業(yè)自身的原因——
內(nèi)地終身壽的供應不夠,競爭力不是特別足。
我以內(nèi)地某款杠桿終身壽為例。
40歲的張先生給自己買200萬保額,分十年交。
他每年需要繳納11.85萬的保費。
第一個問題就是,它的杠桿不夠高。
總保費118.52萬,保底只能賠付200萬,不到2倍。
即使加上分紅,到80歲也只能賠322.8萬,只有已交保費的2.7倍。
第二個問題,錢一放進去,這輩子都被鎖住了。
還是上面的例子,即使加上分紅,現(xiàn)金價值也要35年才能翻2倍,IRR只有2.36%。
說實話,這個增長速度有點慢,中途退保取出來并不一定劃算。
相當于往后幾十年里既沒有使用權(quán),也沒有掌控權(quán)。
畢竟錢是自己辛辛苦苦賺的,結(jié)果保費一交,這筆錢就好像不是自己的了。
就眼睜睜看著一筆活錢變成了死錢,萬一遇到商機或者急事,會非常被動。
身故后,它還有第三個問題——
身故賠付太簡單粗暴了,直接賠一大筆就完事了。
我們給孩子留錢,當然是希望他們拿著這筆錢能過得更好。
但這樣一次性的一大筆錢,難免會擔心,孩子會不會把握不住、揮霍一空?
會不會被壞人惦記上,被搶走騙走?
缺乏有效的約束和引導,很可能會白白浪費了父母的心意。
不過,內(nèi)地保險的發(fā)展時間畢竟相對比較短。
這類杠桿終身壽本身需求也不大、升級也慢,產(chǎn)品還是處于一個比較初期的形態(tài)。
我們可以參考比較成熟的保險市場,比如香港的保險市場。
來看看香港的這類產(chǎn)品,是什么形態(tài)。
第一個,香港終身壽險的保費成本,要低多了。
一個是因為香港的預期壽命更長。
可能是個冷知識,香港人的預期壽命是世界第一,有85.77歲,比日本還高。
而內(nèi)地的預期壽命目前是78.37歲,差了7歲左右。
壽險本身就是保險公司在賭“什么時候賠付”。
預期壽命更長、賠付時間越晚,錢在保司手里增值的時間就越長,成本定價自然會更低。
另一方面,香港對杠桿壽的需求也更大。
保司之間的競爭更激烈,保司的精算數(shù)據(jù)更多,價格自然也會越卷越極致。
我就以某款香港產(chǎn)品為例。
同樣張先生買200萬的保證保額,十年交。
每年只需要8.69萬,總保費86.9萬,比內(nèi)地便宜了27%左右。
第二,它的保額杠桿也更高。
從交費開始,保底就有200萬的保證賠付,是總保費的2.3倍。
加上分紅,到80歲,保額能增長到505.96萬,達到已交保費的5.8倍多。
如果長壽活到100歲,能增長到1110.78萬,達到已交保費的12.78倍。
第三,它保留了投保人生前的使用權(quán)、控制權(quán)。
因為它的現(xiàn)金價值表現(xiàn)也不錯。
(P.S.即表內(nèi)“退保發(fā)還金額”)
加上分紅,保單第23年,現(xiàn)金價值就已經(jīng)漲到了174.87萬,是總保費的2倍多。
保單第31年,現(xiàn)金價值漲到了216.27萬,達到保費的3倍,增值速度非常快,IRR高達4.68%。
如果中途你急用錢,不想等身故了再賠錢,直接退保拿錢走人也不虧。
最后,保單本身自帶小信托,身故傳承更方便。
想讓這一大筆錢按年、按月來給,或者達到一定條件給,往往需要額外對接信托。
而信托不僅需要更高的門檻,并且設(shè)立和后期管理也需要一筆額外的開支。
但香港的杠桿壽賠付方式就非常靈活。
它相當于自帶一個小信托,且不需要額外支付信托費用,非常貼心。
比如最常規(guī)的就是可以先約定好,是一次性給還是分期按年、按月給。
分期給細水長流,就像給孩子發(fā)一份穩(wěn)定的工資,確保他們擁有長期、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基本生活無憂。
有的產(chǎn)品還能更細,可以約定先給一筆,剩下的再分期。
比如孩子才二十來歲,可以先給一筆錢,支持他去海外游學、支付他的創(chuàng)業(yè)成本,或者給他自己的小家庭添磚加瓦。
剩下的錢依然會按月給付,成為他未來幾十年的穩(wěn)定后援。
或者也可以先分期給,到指定年齡再把剩下的一次性給完。
比如分期給到45歲,前面保障孩子青壯年時期的生活品質(zhì)。
等到45歲,孩子的心智和事業(yè)都更加成熟穩(wěn)定時,再將剩余保險金一次性給付。
既可以支持他新一輪的創(chuàng)業(yè)、投資,也可以作為他自己的養(yǎng)老儲備,銜接人生下一個新階段。
孫儷主演的電視劇《蠻好的人生》里面有個劇情,我印象特別深刻。
收廢品的桃姐,一輩子省吃儉用存下300萬,但是因為規(guī)劃不當,最后女兒離婚被渣男分走一半。
300萬在網(wǎng)絡上看著不多,但實際上,這是桃姐一輩子的辛苦操勞換來的,也本將成為女兒一輩子的依靠。
現(xiàn)實中,這種情況也真的不少,就像前面講的上海獨生女的例子。
而且財富的傳承規(guī)劃,看的是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
它不是富人的專屬,每位父母都值得深思!
雙十一活動這兩天已經(jīng)開始了,想想咱們平時網(wǎng)購一些小東西,都會花點心思湊滿減、看測評、貨比三家。
那么對于幾十萬、上百萬,家里辛苦奮斗賺來的資產(chǎn),為什么不更認真地規(guī)劃如何傳承呢?
一個普通中產(chǎn)人家,未必大富大貴,但也希望一生積蓄,可以安全、聰明地全部給到孩子。
父母憐子之心,莫過于此。
大家如果對今天的內(nèi)容感興趣,或者有什么疑惑,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也可以直接掃描文末二維碼,和我們的顧問老師一對一詳細溝通,讓他幫助你做專屬的分析規(guī)劃,做一個更適合、更全面的傳承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