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今年對年代劇觀眾來說,本是 “狂歡之年”—— 從《六姐妹》《生萬物》到《淬火年代》《灼灼韶華》,央視推出的每一部都口碑在線,也讓觀眾對后續(xù)作品充滿期待??呻S著《沉默的榮耀》收官,央視新抬上的《依依向北風》,卻徹底打破了這份信任。
沒流量明星的設定本讓觀眾放心,可劇集開播后,一個 “特殊演員” 成了公認的 “敗筆”,讓不少人看到她的戲份就想跳過、換臺。這個人,就是星二代張可盈,而她的母親 —— 老戲骨張凱麗,也因這場 “捧女操作”,讓自己的口碑連帶受損。
《依依向北風》聚焦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知青返城、高考的時代浪潮,本是能引發(fā)集體記憶的題材。張可盈在劇中飾演女二曲芳菲,是女主的妹妹,后期還涉及懷孕、假結(jié)婚、難產(chǎn)去世等關(guān)鍵劇情,戲份極重,堪稱 “劇情推進器”??伤谋憩F(xiàn),卻從妝容到演技都與劇集格格不入。
先說最直觀的妝容問題:那個年代物資匱乏,化妝品種類單一,知青下鄉(xiāng)風吹日曬,大多皮膚粗糙、衣著樸素。可鏡頭里的張可盈,卻頂著細長精致的眉毛、黑色眼線、紅色眼影,還有明顯的假睫毛,紅唇亮眼得像剛從現(xiàn)代網(wǎng)紅店走出來。
彈幕里滿是吐槽:“這哪是知青?明明是穿越過去的!”“周圍人都灰頭土臉,就她單獨開了美顏濾鏡”。這種強烈的時代割裂感,讓觀眾根本無法代入劇情,仿佛看的不是年代劇,而是 “現(xiàn)代網(wǎng)紅亂入知青片場”。
若說妝容還能歸咎于化妝師,那演技就是張可盈的 “硬傷”。觀眾評價她 “表演痕跡重”“眼里沒神”—— 演情緒波動的戲時,眼神木訥,表情單一,要么用力過猛顯得浮夸,要么平淡如水毫無波瀾。
早幾年她在《老酒館》里演 “小棉襖”,就因 “乞丐身份卻妝容精致”“演技用力過猛” 遭批,可幾年過去,演技不僅沒進步,反而在更需要細膩感的年代劇里暴露了更多問題。即便她提前剪了長發(fā)、去農(nóng)村體驗農(nóng)活曬黑,也沒能讓角色立起來,反而更顯 “努力錯了方向”。
其實張可盈的 “起點” 并不低:出身演藝世家,母親張凱麗是國話院一級演員,憑《渴望》劉慧芳成 “國民媳婦”,后來《人民的名義》《人世間》里的角色也圈粉無數(shù);她自己是實打?qū)嵉膶W霸,第一次高考被中戲、上戲等四校聯(lián)錄,后重考又以文化課第一考入中戲,畢業(yè)后還以第一名的成績進了北京人藝,履歷光鮮得讓人羨慕??蛇@些 “光環(huán)”,卻沒轉(zhuǎn)化成讓觀眾認可的演技。
為了捧紅女兒,張凱麗顯然下了不少 “血本”—— 給張可盈爭取到央視年代劇的重要角色,可結(jié)果卻事與愿違。更尷尬的是,不僅張可盈爭議不斷,張凱麗自己近幾年的演技也被指 “下滑”:有觀眾說她 “演戲越來越夸張”“套路化”,少了早年的靈氣,從前的 “老戲骨” 口碑,也因女兒的爭議和自身狀態(tài)的下滑,多了幾分唏噓。
值得一提的是,《依依向北風》的問題不止張可盈一人:劇里設定是十七八歲的知青,可主演們大多三十多歲,滿臉成熟疲憊,毫無少年感;制作方此前聲稱 “服化道還原”,卻連最基本的知青妝容都做不好,徹底戳破了 “精致制作” 的謊言。
如今這部劇口碑滑坡,最讓人感慨的不是 “年代劇翻車”,而是 “資源與實力的錯位”—— 張可盈握著別人求之不得的資源,有母親保駕護航,卻沒能用實力接??;張凱麗想幫女兒鋪路,反而因女兒的表現(xiàn)砸了自己和央視的口碑。說到底,年代劇的核心是 “真實”,是對歷史的敬畏、對角色的用心,而不是 “關(guān)系戶” 的秀場。若只靠背景不靠實力,再優(yōu)質(zhì)的平臺和資源,也救不了一部 “沒靈魂” 的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