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如廁之際,若覺身體稍有不適,不少人總會心存僥幸,寬慰自己“忍一忍便罷,想來并非嚴重之事”,輕易將潛在隱患拋諸腦后。可你知道嗎?像肛裂這種常見的肛門問題,早期信號其實很明顯,要是忽略了,小裂口可能會變成老毛病,不僅疼得更厲害,治療起來也麻煩。
咱們普通人雖然不是醫(yī)生,但多留意身體的小變化,就能在問題剛出現(xiàn)時及時應(yīng)對。畢竟肛裂不像感冒,拖得越久,每次排便都可能變成 “煎熬”,還可能引發(fā)其他麻煩。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說說,肛裂早期會有哪些異常信號,發(fā)現(xiàn)了可別大意。
排便時突然的 “撕裂痛”,像被紙劃到一樣
很多人第一次察覺不對,都是在上廁所時突然感到肛門處一陣刺痛,就像不小心被硬紙邊劃到皮膚似的,疼得瞬間想停下排便。這種痛不是持續(xù)的脹痛,而是 “一下一下” 的,尤其在大便剛通過肛門時最明顯,排完后可能會緩解一會兒,但過陣子又會隱隱作痛。
別以為這是 “大便太干磨的” 就不當回事。早期肛裂就是肛門里面的皮膚裂了個小口子,排便時大便撐開裂口,就會產(chǎn)生這種撕裂痛。很多人會把它和痔瘡?fù)磁?,其實痔瘡?fù)炊嗍敲浲椿驂嬐?,而肛裂的痛更偏?“銳痛、撕裂感”,這一點要分清。要是連續(xù) 2-3 天排便都有這種痛,就得留意了。
便后擦紙見滴血,顏色鮮紅不混便
上完廁所擦紙時,要是發(fā)現(xiàn)紙上有鮮紅色的血,量不多,要么是點狀,要么是細細的血絲,而且血和大便沒混在一起,只是在紙上來回擦時能看到,這也可能是肛裂的早期信號。
這種滴血和其他問題的便血不一樣。比如有的腸道問題便血是暗紅色,還可能混著粘液;而肛裂的血是鮮紅的,因為裂口就在肛門附近,排便時擦紙碰到裂口就會帶出血。很多人看到血會慌,以為是嚴重的病,但早期肛裂的出血一般量少,只要及時處理,裂口長好后就不會再出血。但要是不管它,裂口變大,出血可能會變多,甚至滴到便池里。
肛門周圍總發(fā)癢,忍不住想抓
要是最近總覺得肛門周圍癢癢的,尤其是上完廁所后,癢得更明顯,忍不住想用手抓,可越抓越不舒服,甚至抓完后有點疼,這也可能和早期肛裂有關(guān)。
這是因為肛裂的小裂口會滲出一點點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刺激到肛門周圍的皮膚,就會讓人覺得癢。很多人會誤以為是 “濕疹” 或者 “沒擦干凈”,要么隨便涂止癢藥膏,要么用力擦,結(jié)果反而把肛門周圍的皮膚弄傷,加重裂口的問題。要是癢的同時,之前還出現(xiàn)過排便痛或滴血,可別只想著止癢,得看看是不是肛裂在 “搞鬼”。
排便變得越來越費力,總怕疼不敢排
還有個容易被忽視的信號,就是排便時變得越來越猶豫,總覺得 “不敢用力”,怕一使勁肛門就疼,結(jié)果越憋大便越干,下次排便更費力,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這其實是身體的 “自我保護” 反應(yīng) —— 因為之前排便時疼過,大腦就會不自覺地害怕排便,導(dǎo)致肌肉緊張,大便排不順暢。很多人會覺得 “是自己便秘了,多吃點通便的就行”,可要是不解決肛裂的問題,就算大便變軟,排便時還是會疼,還是會不敢排。時間久了,不僅肛裂好不了,還可能養(yǎng)成 “習慣性憋便” 的毛病。
其實早期肛裂并不可怕,只要發(fā)現(xiàn)這些信號后及時調(diào)整,比如多吃蔬菜水果讓大便變軟,上廁所時別久蹲,用溫水洗一洗肛門,很多小裂口都能自己長好。但要是這些信號持續(xù)超過一周,或者疼得越來越厲害,別硬扛,趕緊去看醫(yī)生,醫(yī)生會根據(jù)情況給出簡單的處理方法,避免變成反復(fù)不好的慢性肛裂。
身體的小異常從來都不是 “小事”,尤其是和排便相關(guān)的信號,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才能少遭罪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