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里說的心血管病,是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這是我國心血管病中最常見、最高發(fā)的疾病。而心血管病,是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死因構成的40% 以上。
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高脂血癥,都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從1958年到2022年的統(tǒng)計,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整體呈上升趨勢。2020~2022年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18歲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壓患病率達到31.6%,正常高值血壓,也就是高血壓前期的人更多,估計要在4.35億。而研究證實,收縮壓每升高20 mmHg、或者舒張壓每升高10 mmHg,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就會倍增。在亞洲人群,收縮壓每升10mmHg,腦卒中和致死性心肌梗死發(fā)生風險就會分別增加53%和31%。
高脂血癥呢?2018 年全國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 18歲成人血脂異常的總患病率為35.6%,其中總膽固醇增高的高脂血癥患病率增加最明顯。這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患病率持續(xù)上升。 這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心血管病的致病性危險因素。
在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增加的同時,我國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也持續(xù)增加,農(nóng)村已經(jīng)反超城市。
作為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脂血癥都可以明顯增加心血管病的患病和死亡。研究發(fā)現(xiàn),高收縮壓是導致死亡和致殘的四大主要危險因素之一。2017年,我國因高收縮壓導致254萬人死亡,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病。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導致的死亡和傷殘壽命損失,已經(jīng)從第15位危險因素升到了第6位。
強化降壓,積極降脂,減少心血管病貢獻大
對于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無論是改善生活方式還是藥物防治,控制、減少了,就可以減少心血管病患病、或者發(fā)生心肌梗死、腦卒中那些急性事件的風險,就能減少心血管病死亡。
我國降壓的臨床研究證實,收縮壓每降低9mmHg和/或舒張壓每降低4mmHg,腦卒中風險就減少了36%,冠心病就減少了23%,主要的心血管事件就減少34%。而在不同心血管病危險分層的人群中,他汀類藥物治療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每降低1mmo1/L,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對風險就減少 20%~23%,全因死亡率降低10%,腦卒中的風險降低21.1%。他汀類藥物降膽固醇治療可降低全因死亡9%,心肌梗死29%,腦卒中14%。
根據(jù)全球疾病負擔數(shù)據(jù)分析,歐美國家的心血管死亡率從1990年起就持續(xù)大幅下降,而我國則一直處于上升趨勢。有學者分析1980~2000年間美國成年冠心病人群危險因素控制對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的貢獻發(fā)現(xiàn),控制危險因素的貢獻占到44%,其中貢獻率最大的是總膽固醇水平的降低,權重占到24%,其次是血壓收縮壓的降低,占到20%,這就提示了降血壓、降血脂對于減少心血管病的重要性。而回顧此期間,我國心血管病患者血壓和血脂的控制率都還處于較低的水平。
所以,現(xiàn)在從國家層面到醫(yī)生層面,都很強調(diào)降血壓、降血脂,目的就是為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減少因為心血管病造成的殘疾和死亡。2023年,我國出臺了《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202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發(fā)布?,F(xiàn)在,北京的慢病管理中,高血壓、高脂血癥都列入了可以開具長處方的8種慢病中。
參考文獻:
[1]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24.5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修訂版). 中華高血壓雜志(中英文) ,2024.7;,32(7):603-700
[3] 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23.3,38 (3):237-269
(原創(chuà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本人授權不得轉(zhuǎn)載?。?/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