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拉哈山與呼蘭河相依相偎南行百里,是黑龍江省蘭西縣地理上的中軸線,2013年國家水利部命名為黑龍江省蘭西縣河口水利風景區(qū)。一山一河形成于何年,經考證拉哈山裸露的巖石風化的程度推測形成于二萬年前,考古出土的文物證明,一萬年前這里就有古人類在此生息繁衍。
一山一水名字的由來,是歷史給予。呼蘭河的名字有幾百年的歷史,是滿語煙囪之意,滿族人是喜歡水的游牧民族,水救了女真族的祖先完顏阿骨打。相傳在一次戰(zhàn)斗中阿骨打英勇頑強地沖出沼澤,游到大河對岸,追趕的敵軍無奈撤兵,阿骨打認為是水救了他,阿骨打后來建立金朝。至努爾哈赤建立后金即滿族的前身,亦至后來的清朝,還始終不忘水字。幾百年前,在松花江北岸,游牧的滿族人看好這里肥美的土地,在此定居。這里出現(xiàn)了房子,有了煙囪即滿語呼蘭,人們再說去哪里、住哪里,就說有煙囪的地方,時間長了這片土地就被命名為呼蘭。拉哈山相伴的這條河入江口在呼蘭,這條河就有了名字呼蘭河。
拉哈山的名字應該是哈拉山,是流傳過程中的一種誤讀。哈拉是女真語恩賜之意,意為這片土地是自然界的賦予。女真人起初是有語言無文字的民族,后來才借用其他民族文字創(chuàng)造了女真文,后失傳,到努爾哈赤建立清朝才開始創(chuàng)建滿文。女真人的語言中喜歡諺語、俗語、俚語、比喻等,有較強的文學性和藝術性,語言中感情色彩豐富。據此推斷拉哈山的名字因該是在女真時期就已經存在,距今有七千年的歷史,即女真人的祖先肅慎時期。
拉哈山的夏天是文化旅游資源豐厚整合的季節(jié),綠色物產生長茂盛,美麗的田園風光,妝點豐富的文化底蘊。河口北山新石器時期人類活動遺址、南黃崖子新石器晚期聚落址、山灣遼金城址、簸拉火燒遼金時期城址,這僅是拉哈山歷史的一部分,已經彰顯出文化的厚重。2025年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傳來消息,拉哈山新出土文物證明,這片土地的人類活動的歷史提前到舊石器時代,距今一萬年以前。
拉哈山為脊梁的蘭西縣是哈爾濱的后花園,黑龍江省文物大縣,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郝家城子古城遺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女兒城古城遺址等,古代文化遺址遺存及現(xiàn)代工農業(yè)文物保護單位一百余家。厚重的歷史文化,美麗的田園生態(tài)風光,生機勃勃的綠色物產,為火熱的夏天帶來涼爽。歷史文化攜手綠色物產,加快文旅發(fā)展速度,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呂維國 鄔春犁/文陳 列 張連科/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