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銀的投入,才是實打實的誠意。
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一經公布,瞬間引發(fā)廣泛關注。
從2025年1月1日起,不管是一胎、二胎、還是三胎,每年均可領取3600元補貼,直至年滿3周歲。每年3600元的“國補”只是最低標準,一些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完全可附加“省補”、“市補”。而這是史上第一次面向全民的“生育紅包”,旨在緩解家庭養(yǎng)育壓力。
另外,在7月25日的國常會上,明確部署要推行免費學前教育,這無疑給育兒家庭帶來了雙重利好。
這些利民舉措的背后,是想通過減輕家庭生育養(yǎng)育的負擔,刺激生育意愿,進而帶動消費,為人口轉型帶來緩沖期。
那么,對于溫州這座正在努力邁向“千萬人口”的城市而言,這些政策又將帶來哪些影響呢?
先來看一組數(shù)據,2024年溫州常住人口達到985.2萬人,與上一年相比,新增9.1萬人,并且連續(xù)2年常住人口增量居全省各地市第2位。
圖源溫州房哥/數(shù)據來源:溫州統(tǒng)計
從增長趨勢來看,外來人口流入是溫州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不過,在人口自然增長方面,溫州雖然2024年人口自然增長率較2023年上升了0.4個千分點,但整體大環(huán)境下,低生育率的挑戰(zhàn)依然存在。
客觀來說,這次的育兒補貼政策體現(xiàn)了普惠性和公平性,但每年3600元的育兒補貼,能刺激生育?
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三年下來合計只有1.08萬元,對于溫州的家庭來說,這筆補貼確實不算多。
圖源網絡
以一個普通家庭為例,孩子0 - 3歲期間,奶粉、尿不濕、早教等費用開支不小,每年3600元的補貼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當然,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從某種角度講,育兒補貼也算是增加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多少能緩解年輕夫婦的生育顧慮,尤其是對一孩生育決策有著關鍵影響。
畢竟,如果連一孩都不生,怎么還會生二孩三孩?
再者,這一政策向社會傳遞了一個積極信號:養(yǎng)育孩子是家庭、社會和國家共同的責任。對提升生育意愿,促進人口增長有一定刺激作用。
而學前教育也是一個家庭育兒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這無疑是一項重大的惠民舉措,將進一步減輕家庭負擔。
圖源網絡
在溫州,家長們對孩子學前教育的投入并不小。通常幼兒園收費由保教費、伙食費和代管費組成,若免費應當是免保教費,餐費、雜費等仍需家庭承擔。
以溫州甌海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為例:
若是省示范(省一)為940元/月/人,按一學期5個月計算,能節(jié)省4700元。一年兩學期按10個月計算,則能節(jié)省9400元。
若是市(區(qū))一級(省三)為675元/月/人,一年兩學期按10個月計算,能節(jié)省6750元。
三年下來,能節(jié)省2-3萬。雖然金額不高,但對年輕家庭生育決策或有激勵作用。
而且,政策明確要求在免費的同時,要統(tǒng)籌考慮學齡人口變化、財力狀況等因素,完善學前教育投入機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幼兒園教師待遇,提升辦園質量水平,這相當于“加量不加價”。
國家出臺育兒補貼制度,從中央到地方搭建完善的育兒保障體系,接過了一部分年輕人的養(yǎng)娃負擔。再疊加免費學前教育政策的出臺,對人口發(fā)展有一定刺激作用。
我們也期待溫州能夠結合本地實際,細化落實相關政策,讓這些惠民政策真正發(fā)揮最大效能。
畢竟,發(fā)錢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