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剛出生在1978年7月23日吉林公主嶺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靠種地養(yǎng)活幾個孩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小時候就得幫家里干活,初中畢業(yè)后,1996年本來有機會上大學,但學費湊不齊,只能輟學出門打工。
先去長春,在小飯店當服務員,每天端盤子洗碗,工資低得可憐,還得寄回家補貼家用。后來轉戰(zhàn)西安,繼續(xù)打零工,白天在音像店整理貨架,晚上到歌舞廳唱歌,靠模仿男聲女聲混口飯吃。
那時候他發(fā)現(xiàn)自己能輕松切換聲音,就開始在小酒吧駐唱,慢慢吸引點客人。2000年代初,他自學京劇,買些舊書和磁帶,在租來的小屋里練唱,嗓子練啞了也堅持。2005年加入表演團,去歐洲巡演,在巴黎等地唱男旦,媒體報道后有點小名氣。
回國后,2006年9月參加央視《星光大道》,初賽唱《新貴妃醉酒》,混搭流行和京劇,評委認可。月賽和總決賽一路過關,拿年度季軍,支持率高達93%。成名后,11月去韓國中韓歌會表演,12月參加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開幕式,唱《霸王別姬》。
2007年5月在北京辦首場演唱會《凡花無界》,票賣得挺好。2008年4月在聯(lián)合國總部參加文化節(jié),獲“世界和諧大使”稱號。2009年2月以特殊人才加入中國歌劇舞劇院,3月評一級演員。2010年1月首部舞臺劇《鏡花水月》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他自己演多個角色。12月發(fā)行專輯《新貴妃醉酒》,銷量不錯。
2011年9月主演講舞詩劇《四美圖》,國家大劇院首演。2012年5月《新鏡花水月》全國巡演。2013年籌備《昭君出塞》,重走古道觀察。2015年4月該劇首演,9月參加《蒙面歌王》,戴面具唱歌晉級決賽。2016年3月在北京太廟和維塔斯對唱,11月發(fā)行《剛好遇見你》,12月辦十年經典演唱會。
2017年4月紐約演唱會,獲“亞洲杰出藝術家”獎。2019年4月新版《昭君出塞》首演,7月北京電影學院畢業(yè),導演短片獲獎。10月在曼谷演出,泰國王室觀看。12月美加巡演,獲總理來信。2020年后,繼續(xù)演出,但人氣變化大。他從底層爬上來,靠獨特唱腔立足娛樂圈,但成名路走得快,也埋下不少隱患。
早年經歷讓他自卑感強,成名后容易飄飄然,總想證明自己,結果反倒招來麻煩。李玉剛的唱法融合京劇和流行,確實讓很多人接觸傳統(tǒng)藝術,但也讓專業(yè)人士覺得不倫不類。他沒系統(tǒng)學過京劇,就自稱傳承人,這點從一開始就爭議不斷。
專輯銷量破百萬,進國外市場,本該穩(wěn)扎穩(wěn)打,可他急于求成,忽略了圈子規(guī)矩。加入國家院團后,本以為站穩(wěn)腳跟,誰知沖突越鬧越大。他的表演方式在年輕人中受歡迎,但老年觀眾和專業(yè)圈子不買賬。巡演越來越多,收入水漲船高,可人品問題漸漸暴露。
李玉剛成名后,媒體把他和梅蘭芳比,稱當代梅蘭芳,這話傳到梅葆玖耳朵里,就炸鍋了。梅葆玖是梅蘭芳最小兒子,1934年3月29日生,2016年4月25日去世,一輩子傳承梅派京劇,國家一級演員。起初,2006年李玉剛剛紅時,梅葆玖還認可他,說這種形式讓更多人知道京劇。
2007年一個晚會上,主持人說前有梅蘭芳后有李玉剛,李玉剛沒否認,繼續(xù)表演。梅葆玖看到報道,直接批評,說這侮辱父親,京劇需要專業(yè)訓練,不是借名義玩票。梅葆玖強調梅派傳承嚴謹,李玉剛沒入門,就自稱代表梅派,太狂妄。
沖突從這開始,李玉剛沒及時道歉,反而在節(jié)目中讓粉絲吹捧自己超越梅蘭芳。2007年3月太原演出后采訪,李玉剛說論斷被歪曲,但沒真心認錯。梅葆玖氣不過,公開維護父親形象,拒絕任何關聯(lián)。2009年李玉剛進國家院團后,還用京劇元素自稱傳承人。梅葆玖2010年左右在京劇論壇上,說不會同臺。
粉絲在網上鬧,李玉剛沒管,導致事態(tài)擴大。2011年《四美圖》首演,京劇圈冷處理。梅葆玖2012年采訪重申不滿,稱李玉剛速成損害藝術。2013年李玉剛籌備新劇,還借梅派宣傳。梅葆玖2014年活動拒提李玉剛。
2015年李玉剛在《蒙面歌王》唱混搭,梅葆玖表示反感。沖突到2016年梅葆玖病重前,李玉剛沒化解。整個過程,李玉剛的形象在京劇圈崩盤,許多人避開合作。梅葆玖的批評讓李玉剛藝術家標簽搖晃,觀眾開始質疑。沖突核心是李玉剛沒尊重傳統(tǒng),急于借名頭炒作。梅葆玖一輩子守護梅派,見不得這種行為。
李玉剛本該低調學藝,卻總想凌駕他人。京劇圈規(guī)矩嚴,他一外行闖進來,還自封代表,難怪被封殺。梅葆玖至死沒原諒,因為李玉剛從沒真誠道歉。兩人本該共同推廣京劇,卻因李玉剛的自大成水火不容。這事反映出娛樂圈和傳統(tǒng)藝術的碰撞,創(chuàng)新沒錯,但得有底線。李玉剛的做法,讓人覺得他只是借京劇賺錢,不是真愛藝術。
梅葆玖的立場,維護了京劇尊嚴。李玉剛的沉默,加劇了對立。粉絲的吹捧,讓他更難回頭。京劇從業(yè)者集體抵制,李玉剛的演出邀約少了很多。他想和解,但行動太晚。梅葆玖的批評,點醒很多人,速成明星難長久。李玉剛的爭議,從這開始擴散,影響了整個事業(yè)。
沖突后,李玉剛的私生活問題冒頭。2000年代初,他和范小寧交往六年,她是藝術圈人,支持他窮時事業(yè),出錢幫租房買設備。2006年成名后,他提出分手,沒多解釋。2012年父親住院,他去病床前拍照發(fā)網上,被指作秀榨取價值。
2016年參加綜藝《我家那閨女》,母親想吃土豆,女友點外賣,他批評不節(jié)儉,母親附和,女友尷尬。他還翻助理私人物品,拉抽屜查看。這些事播出,觀眾抵制,演唱會票房下滑。2017年紐約演出,觀眾少。2018年進修導演,畢業(yè)導演短片,但人氣弱。2019年《昭君出塞》巡演,評論批評多。
2020年后,疫情線上演出,難掩低迷。梅葆玖2016年4月25日去世,李玉剛沒出席追悼,次日微博悼念,沒提道歉。梅葆玖至死沒原諒。李玉剛后來發(fā)長文,說當年懵懂,但已晚。恩怨未解,他繼續(xù)表演,2021年演唱會人氣下滑。2022年負面回潮,網上抵制。2023年京劇圈仍封殺,他新劇難推。
2024年人氣低谷,演出少。如今,他偶爾露面,難回巔峰,世界不再寬容。李玉剛的跌落,源于自大和人品問題。京劇圈封殺,讓他失去根基。負面事件層層疊加,粉絲流失。范小寧分手,顯出他忘恩負義。父親拍照,暴露作秀本性。綜藝爭議,讓人見識他小氣。助理事件,顯示無隱私感。這些事連起來,毀了形象。
他本該反思,卻總推卸。梅葆玖的離世,成永久遺憾。李玉剛的事業(yè),從高峰滑落,靠舊作維持。娛樂圈競爭烈,他沒跟上。傳統(tǒng)藝術圈的抵制,讓他難翻身。人氣不如前,收入減少。結局是,他成了警示,成名易守業(yè)難。自卑轉自大,毀了一切。世界寬容有限,犯錯代價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