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頓所構(gòu)建的經(jīng)典力學殿堂中,速度與時間是兩個互不相關(guān)的概念。速度就是速度,時間就是時間,它們彼此間似乎沒有過多的交集。如果有人告訴你,速度能夠左右時間流逝的節(jié)奏,你肯定會認為這個人精神失常(事實上,直到今日,依舊有部分人認為愛因斯坦的想法過于奇特)。
牛頓的經(jīng)典力學建立在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基礎上。何為“絕對”?即不論在何種環(huán)境之下,時間的流逝速率總是恒定的。
這種“絕對時空觀”與人們的日常經(jīng)驗相契合,畢竟地球上的每個人所經(jīng)歷的時間似乎都是等速前進的(盡管嚴格來講,存在些許差異,后文將展開討論)。即便在古代傳說中流傳著“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神話,但在大眾認知里,這不過是神話故事的情節(jié)設定,無人會將其當真。
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在物理界中占據(jù)主導地位長達數(shù)個世紀,直至19世紀末才遭遇挑戰(zhàn)。
那時的物理界以為物理學大廈已經(jīng)建成,未來只是修修補補的細活。物理學者因此自豪,仿佛他們已觸摸到物理世界的終極真理。
然而,有兩朵“烏云”仍舊漂浮在物理學的天空之中!
正是這兩朵“烏云”之一,徹底顛覆了物理學界自認為已穩(wěn)固的學術(shù)大廈,使其轟然倒塌。
這其中的一朵“烏云”,就是邁克爾遜-莫雷實驗與“以太”之間的矛盾。那么,它們之間的矛盾究竟何在?
所謂的“以太”,通俗而言,可以視為牛頓絕對時空觀中的“絕對參照系”,或者說“光速的參照系”
“以太”概念的提出,是為了調(diào)和牛頓經(jīng)典力學與麥克斯韋方程組的沖突。這兩者究竟有何沖突?
簡單地說,牛頓經(jīng)典力學以絕對時空觀為根基,核心觀點之一是“任何速度都是相對的,需有參照系才能定量”。這不難理解,比如我們?nèi)粘L峒暗乃俣韧ǔDJ以地球為參照系。
然而,麥克斯韋方程組卻為絕對時空觀帶來了沖擊。這個被譽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方程組,其核心思想是:光速與參照系無關(guān),僅與真空中的磁導率和介電常數(shù)有關(guān)。
牛頓和麥克斯韋,都是物理界的泰斗人物,兩者的理論猶如重磅炸彈般在物理界引起爆炸性效應,牛頓的經(jīng)典力學已經(jīng)深入人心,而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簡潔美感也令人難以抗拒。
面對這樣的困境,物理界采取了“左右逢源”的策略,提出了種種假設以調(diào)和兩者間的矛盾。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以太”的概念應運而生。
當時的物理學者認為,光速也需有參照系,那就是“以太”。以太是一種我們無法察覺的絕對參照系。
換句話說,以太的概念不過是一種假設。這種假設并無不妥,因為任何科學理論都始于假設,只要假設能經(jīng)受不斷的驗證與考驗,就是優(yōu)秀的假設。
然而,“以太”概念提出不久,就出現(xiàn)了問題。人們總是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與探求欲望。
邁克爾遜和莫雷便開始試圖解開以太之謎,其探究過程簡述如下:
按照“以太”理論,以太在宇宙的每一角落都存在且靜止。因此,如果物體運動能夠產(chǎn)生“以太風”,就像我們在無風的奔跑中,也會感受到風的存在。這使得我們可以測算出地球在宇宙中的絕對速度(相對以太而言)。
邁克爾遜和莫雷利用類似的方法,試圖測算不同運動狀態(tài)下的光速,以尋找以太的真相。但不管他們?nèi)绾闻?,得到的結(jié)果始終如冰冷的鐵證:無論在何種運動狀態(tài)下測量光速,得到的數(shù)值都是一致的,即30萬公里每秒。
這樣的結(jié)果,顯然與理論相悖。只有兩種解釋:要么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存在錯誤,測量有誤;要么“以太”的概念根本錯誤,以太并不存在。
“以太”不存在?這對當時的物理界而言是無法接受的,因為這意味著絕對時空觀的瓦解,長期以來的經(jīng)典力學也顯得不那么精確。這對物理界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經(jīng)典力學在其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
在邁克爾遜-莫雷實驗之后,眾多物理學者紛紛進行類似實驗,實驗過程更為嚴謹精確。但結(jié)果始終未變:無論怎樣測量,光速仿佛具有某種智能,始終保持不變,即30萬公里每秒。
物理界陷入困境,邁克爾遜-莫雷實驗與“以太”之間的不和如同卡在喉嚨的蒼蠅,令他們倍感不適。
關(guān)鍵時刻,愛因斯坦的革命性思維扭轉(zhuǎn)了局面。他看到了問題的關(guān)鍵:既然實驗本身無誤,那么問題必然出在“以太”之上。而“以太”不過是一種假設,與實驗相悖,不如摒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于是,愛因斯坦運用“奧卡姆剃刀”原則(這個原則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實用,特別是在應對杠精時,值得大家學習),果斷將“以太”概念剔除。
同時,愛因斯坦提出了新的假設,即“光速不變原理”:光速是恒定的,在任何參照系和運動狀態(tài)下都保持不變。
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在愛因斯坦的革命性理論下崩塌,相對時空觀應運而生。以“光速不變原理”為基石(另一基石是相對性原理),愛因斯坦構(gòu)建了著名的狹義相對論。
光速不變原理與“以太”概念同為假設,但前者顯然更具說服力,因其背后有堅實的實驗支持,遠超單純假設。一開始,物理界對狹義相對論并不認可,但隨著更多證據(jù)的出現(xiàn),人們不得不承認其正確性。
狹義相對論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觀和宇宙觀,徹底顛覆了以往的絕對時空觀。愛因斯坦進一步將“洛倫茲變換”整合進狹義相對論方程中,產(chǎn)生了光速極限、時間膨脹、尺度收縮、質(zhì)量增加等現(xiàn)象。
速度(光速)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在此變得密不可分。原因何在?其實并不復雜。在牛頓的絕對時空觀中,時間和空間都是固定的,光速(速度)會隨著參照系的變化而變化。但在愛因斯坦的相對時空觀中,光速是絕對不變的,這意味著時間與空間必須隨著參照系而變化,以確保光速的不變性。
換言之,光速會根據(jù)你的運動狀態(tài)變化,你快,光速就顯得快;你慢,光速就顯得慢。光速會根據(jù)你的運動狀態(tài)相應調(diào)整。
更嚴謹?shù)刂v,光速不僅是速度,更代表了四維時空的內(nèi)在性質(zhì),所有靜質(zhì)量為零的物質(zhì)傳播速度均為光速,包括信息傳播速度,比如引力波和膠子的傳播速度。
為了確保光速的不變性,時間和空間必須隨之變化,由此產(chǎn)生了時間膨脹和尺度收縮現(xiàn)象,公式如下: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速度越快,時間就越慢,無限接近光速時,時間幾乎停滯。公式推導并不復雜(詳見之前的文章:通俗講解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數(shù)學公式,上過初中就能看懂! 什么是時間神奇的事情正在發(fā)生時間膨脹的數(shù)學推導過程),一切都建立在光速不變原理的基礎上,以往的文章已有說明,此處不再贅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探究。
狹義相對論的核心之一是“光速不變原理”,但不容忽視的是參照系的選擇。許多人之所以難以接受相對論,就是由于在不斷轉(zhuǎn)換參照系的過程中迷失方向。
最后強調(diào):
光速不變原理是假設
光速不變原理是假設
光速不變原理是假設
重要的事說三遍!一個假設性的東西,我們?yōu)楹我欧?/p>
我們確實有權(quán)不相信,并提出自己的假設。但正如“以太”這個假設概念一樣,如果你的假設能解決經(jīng)典力學與麥克斯韋方程組的沖突,更能符合實驗觀測,更能經(jīng)受考驗,你將比愛因斯坦更偉大!人們也會更信任你的假設。
但問題是,你、我、乃至所有人,都無法做到,起碼目前還沒有人能做到。
而且,假設越多,出錯幾率越大。任何一個假設都可能引發(fā)更多矛盾。這就像編織謊言,為了圓一個謊言,不得不編造更多謊言。所以,假設越少,出錯幾率就越小。愛因斯坦僅用兩個假設(另一假設為相對性原理),就提出了狹義相對論!
因此,我們不妨心平氣和地接受狹義相對論,而且過去一百多年來,越來越多的事實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手機導航系統(tǒng)便是最佳例證。
非要拒絕相信相對論以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