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擬遴選一批科技、文化藝術、體育類等非學科機構參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含完全中學、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義務教育階段)課后服務,不斷豐富學校課后服務教育資源。到2026年,鄭州市中小學校課后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近日,鄭州市教育局等八部門印發(fā)了《鄭州市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通知。
準入機制:嚴把資質關
政府提供的免費課后服務不能滿足學校及學生需求的,可適當引進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引入非學科機構為學校課后服務的有益補充,不得以引進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為由取消政府提供的免費課后服務。
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由各開發(fā)區(qū)、各區(qū)縣(市)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實施,引入的非學科機構以學校所在縣域為主,如不能滿足學校需求,可適當引入周邊臨近區(qū)域優(yōu)質非學科資源。
哪些機構可以參與遴選?據(jù)了解,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辦學資質。應獲得科技、文旅、體育等行業(yè)主管部門辦學許可證明,在民政或市場監(jiān)管部門依法完成法人登記。
2.信用信譽。信用狀況良好,未被列入企業(yè)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yè)名單。
3.從業(yè)人員。進入學校服務的機構從業(yè)人員應為機構正式聘用的人員,具備組織、開展課后服務活動的身體條件和與教學內容相對應的從業(yè)資格證或職業(yè)(專業(yè))能力證明,符合《教育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校外培訓機構從業(yè)人員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要求。
4.培訓內容。遴選的非學科服務課程應與該機構辦學許可的培訓內容相一致,服務課程質量應與該機構校外培訓同質同量,選用的課程教材應嚴格執(zhí)行《教育部辦公廳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要求。
5.資金監(jiān)管。應全面納入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jiān)管與服務綜合平臺管理,按照非學科機構行業(yè)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資金監(jiān)管。
實施路徑:分4個時間步驟開展工作
《實施方案》提到,鄭州市將按照以下四個時間步驟開展工作。
試點先行(2025年7月—2026年1月 )
按照鄭州市內建成區(qū)、市開發(fā)區(qū)和縣(市)三個層面,確定惠濟區(qū)、經開區(qū)和新密市為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試點區(qū),其他非試點區(qū)縣(市)選擇區(qū)域內至少5所試點校,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方法步驟、日常管理、評估退出、安全防范和資金管理等。
有序啟動(2026年2月—2026年8月)
2026年2月底,鄭州市教育局將適時召開試點經驗推進會,總結三個試點區(qū)工作開展情況,在全鄭州市范圍內推廣試點經驗,部署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2026年春季開學后,鄭州市范圍內有需求的學校有序落地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滿足學生課后服務需求。
檢查驗收(2026年9月)
鄭州市教育局組建三個實地檢查組,對15個開發(fā)區(qū)、區(qū)縣(市)的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開展的普及性、有效性進行逐一驗收,并視情通過第三方進行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的滿意度調查,針對問題實時反饋,掛牌督辦。
建立長效(2026年10月以后)
各開發(fā)區(qū)、各區(qū)縣(市)要堅持公益性原則,建立非學科機構參與課后服務工作長效機制,確保學校引進的機構是有資質、信譽好、質量高的非學科機構;要形成引入機構名單、服務項目及引進費用標準,加強日常監(jiān)管并建立動態(tài)調整機制;要健全第三方監(jiān)管機制,通過家校共同監(jiān)督的方式強化引入機構開展服務過程中的自律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掛鉤退出機制。
公益性原則:規(guī)范收費管理 課程為普及型
《實施方案》提到,課后服務堅持公益屬性,引進費用標準要通過招標等競爭性方式確定,要明顯低于培訓機構在校外提供同質培訓服務的收費標準。
鄭州市要求,各開發(fā)區(qū)、各區(qū)縣(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將引進機構所需費用按規(guī)定納入當?shù)卣n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需收取費用的,學校不得對收費加價、獲取收益,不得截留、挪用、擠占。參與學校課后服務的非學科機構要與學校、家長簽訂課后服務協(xié)議書,且不得在協(xié)議書規(guī)定之外收費,不得委托家長(家委會)收費,要嚴格遵循學生或學生家長自愿的原則,并建立事前告知制度,經學生家長同意后方可實施。引入的服務項目開展前,學校要將服務課程內容、收費標準、交退費流程、投訴電話等予以公布,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jiān)督,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結合實際減免收費。
與此同時,非學科機構不得參與學校學科類教學及服務,嚴禁學校借課后服務名義與非學科機構聯(lián)合辦班。非學科機構提供的服務課程為普及型。各級各類中小學校不得私自引進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非學科機構一旦被遴選為進校服務“白名單”,不得轉包他人或機構。
來源:大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