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補貼戰(zhàn)熄火半年,閑魚涌進近千萬輛二手電動車。
過去騎手靠平臺補貼月入過萬,如今收入腰斬難維持。單價四五千的新車,現(xiàn)在兩千掛著都少有人問。有騎手坦言,扣除電費罰款,月入三千不到,雨天甚至跌破兩千。
補貼退了訂單少了,年輕人熬不住選擇退場。杭州一騎手說,以前日賺八百,現(xiàn)在拼死拼活才五百,不如早轉行。
大量電動車集中拋售,價格一壓再壓,電瓶跑三萬公里的,容量剩七成只能賤賣。這些車不少續(xù)航不足,連代步都勉強,買家自然猶豫。
外賣行業(yè)從野蠻生長回歸理性,騎手群體大洗牌。
30歲以上騎手占比過半,年輕人紛紛另尋出路。
有人去工地搬磚,日結兩百圖個穩(wěn)定;有人轉快遞,包裹輕但單子也少。剩下的多是養(yǎng)家的中年人,還在咬牙堅持。二手市場熱鬧背后,問題不少。
電池老化、車輛損耗,質量參差有安全隱患。平臺曾推“閃購”等方案,效果卻一般。
有騎手嘗試改造車輛,送生鮮蔬菜想多賺點,卻嫌麻煩不劃算。
行業(yè)劇變下,騎手出路引人關注。有人覺得,平臺該想想辦法,給堅守的人更多保障。也有人提醒,買二手車得仔細,別貪便宜吃大虧。
這波拋售潮,折射出行業(yè)轉型的陣痛。
電動車貶值快,騎手換工作損失不小。
未來怎么破局?值得各方好好想想。
對騎手來說,眼下賣車別著急,檢查車況、處理牌照,別留隱患。
行業(yè)變化無常,早做打算才是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