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上有個玩笑火了:“900 年前的武大被女人害了,現今的武大也被女人坑了!”
都知道倆“武大” 根本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水滸傳》里的武大郎,后者是著名的武漢大學。但這玩笑能傳開,背后藏著的情緒和問題,倒真值得一說。
先說說 900 年前的故事。
《水滸傳》里,潘金蓮誣陷武松非禮,這情節(jié)至今看著都能氣死人。明明是她主動勾引,一起喝酒那個情節(jié)可以直接定性為騷擾武松,武松正人君子不接茬,她反倒惱羞成怒反咬一口。
這誣陷的威力可不小,直接把武松從哥哥家逼走,為后來的一系列悲劇埋下伏筆。
再看現在武漢大學的事兒。
楊姓女生懷疑男生“隔空性騷擾”,卻對著男生下體拍了一個小時。這操作就有點讓人看不懂了。這到底是“取證” 還是另一種形式的冒犯?
不少人覺得,這行為本身就涉嫌性騷擾了。誰會接受自己的隱私部位被人長時間偷拍?哪怕對方打著“維權” 的旗號;不信你換成男生拍女生試試?
更讓網友議論的是學校的處理方式。
學校最后是“息事寧人” 了,拿男生開刀就是。這種 “和稀泥” 的做法,才真讓 “武大被坑” 的玩笑有了市場。
有人說學校怕事兒,怕輿論鬧大影響聲譽;也有人說處理這類糾紛本來就難,兩邊都得顧及。但不管怎么說,“息事寧人” 最容易犧牲的就是 “公正”。
客觀說,大學處理學生糾紛確實不容易。一邊是可能涉及隱私和名譽的敏感問題,另一邊是學生情緒和校園穩(wěn)定。
但“難” 不代表可以含糊其辭。
你想想,要是連是非都沒說清,被偷拍的男生心里能服氣嗎?其他學生看了會怎么想?以后遇到類似問題,大家是該相信規(guī)則還是相信“誰鬧誰得利”?
其實網友糾結的根本不是“哪個學?!?或者 “哪個性別” 的問題,而是對“是非不分” 的不滿。
就像當年大家罵潘金蓮,不是罵女人,是罵她顛倒黑白;現在議論武大這事兒,也不是針對某所學校,而是希望看到公道。
該澄清的澄清,該處理的處理,不能讓老實人受委屈,也不能讓濫用“維權” 的行為沒代價。
當然了,把武大郎和武漢大學放一起調侃,確實有點牽強。文學故事里的悲劇有其時代局限,現實中的大學更該是講規(guī)則、講理性的地方。
但這玩笑能火,正說明大家對“公正處理” 的期待有多高。一所大學的聲譽,從來不是靠 “息事寧人” 捂出來的,而是靠一次次公開、公正的處理積累起來的。
說到底,不管是 900 年前的故事還是今天的現實,最引人關注的永遠是 “不公”。
潘金蓮的誣陷可恨,是因為她破壞了做人的底線;處理糾紛時和稀泥可惜,是因為它辜負了大家對規(guī)則的信任。
目前武大正在復查,這是好事,不過聽說要“看上級的安排”則又讓人感到有點小小的奇怪。
希望能有好的結果。好名聲是掙來的,不是“息事寧人” 能保住的。
(網圖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