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嶺,但是其實中考也很重要。
高考會把學生分到大專,本科甚至一本,二本這樣的學校里面去。
而中考也是如此,考得好的學生可以上高中,甚至是重點高中。
考得不好就只能去職高或者普通的中專學校。
據統(tǒng)計,每年中考成績下來,甚至有一半的學生幾乎都上不了高中。
可是,不上高中就真的沒有一個好的未來嗎?
人民日報給出了答案。
1、
擱以前,家長們?yōu)榱俗尯⒆幽苌细咧?,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
成績差點的孩子,周末根本沒空閑的時候,全被補習班占滿了。
早上剛上完數學,中午扒口飯就得去學英語,下午還有物理化學等著.
一天下來,孩子累得直不起腰,家長也跟著跑前跑后,心里的弦始終繃著。
就算是成績還不錯的,家長也不敢放松。
每次考試完,都得盯著排名看半天,就怕孩子稍微不注意,名次掉下去,被別人超過。
有的家長晚上不睡覺,陪著孩子刷題。
有的到處托關系,就為了讓孩子能多上一節(jié)重點班老師的課,生怕落了一點。
為啥這么拼呢?
很多人覺得,上不了高中,好像就沒別的好出路了,只能去職高。
在大家印象里,職高可不是啥好地方,總覺得那是學不好的孩子才去的。
管得松,上課的時候,老師講老師的,學生要么睡覺要么玩手機,學不到真本事。
將來畢業(yè)找工作,也只能干些沒人愿意干的活,沒什么前途。
再加上有些電視劇里演的,職高里凈是些調皮搗蛋的人,打架、逃課是常事,孩子去了肯定會學壞。
這種想法傳開來,家長們更焦慮了,從孩子上初一就開始使勁,每天催著學習,各種練習冊堆成山,孩子壓力大得不行,玩一會兒都覺得是罪過。
但其實,職高真沒那么差。現(xiàn)在的職高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專業(yè)分得特別細.
計算機、汽修、護理、烹飪,還有很多其他的,想學啥基本都有。
老師不光講書本上的理論,還帶著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真能學到東西。
就說學汽修的,三年學下來,常見的汽車毛病差不多都能修好。
畢業(yè)之后,直接去4S店或者修理廠上班,這些地方就缺這種會實際操作的人,找工作一點不難。
而且職高的學生也能考大學,通過對口升學,一樣能上本科,畢業(yè)之后和普高生沒什么區(qū)別,照樣有好的發(fā)展。
2、
2023年,人民日報發(fā)文表示要消解普職分流帶來的教育焦慮,讓學生能夠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
隨之而來的也是國家的新政策,普職通融。
它的核心是打破普通高中和職業(yè)高中之間的壁壘,讓兩者不再是兩條互不相交的軌道。
以前,中考就像一道明確的分界線,學生一旦進入普高或職高,就很難再切換賽道。
普高生走應試教育的路子,每天專攻于語數外,政史地,物化生等文化課。
職高生側重技能訓練,根據不同的專業(yè)來學習相應的技能,文化課只是其中的輔佐。
這樣的學習模式,學生的發(fā)展路徑早早被固定下來,基本沒有改變的可能性。
而普職通融政策改變了這種狀況。
它允許符合條件的學生在普高和職高之間轉學,學籍可以互轉,所學的學分也能相互認可。
比如,有些學生一開始進入職高后,發(fā)現(xiàn)自己對文化課學習有濃厚興趣,且成績達到了相應要求,就有機會轉入普高繼續(xù)深造。
反過來,普高學生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更擅長或更喜歡動手實踐,對某個職業(yè)技能領域有強烈的探索欲,也能申請轉到職高,深入學習專業(yè)技能。
這一政策的好處很明顯。
對學生而言,它避免了一次考試就把這輩子的方向就定下來的缺陷,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有了更多的選擇。
有些學生初中時可能因為一時的松懈沒考好,最后只能進到職高。
但后續(xù)學習中如果他文化課學的很好,但在技術上沒那么有天賦,政策就能讓他們有機會回到普高賽道。
同樣的,也有很多更擅長動手,更喜歡學習技能的學生.
如果進入普高學習中后覺得理論學習不適合自己,也能通過轉學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
從教育資源來看,普職通融促進了兩類學校的資源共享。
普高可以引入職高的技能課程,讓學生在學習文化課的同時接觸職業(yè)技能,拓寬視野。
職高也能加強文化課教學,借鑒普高的教學經驗,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發(fā)展更全面。
對社會來說,其實這種政策能更好地滿足不同行業(yè)的人才需求。
畢竟現(xiàn)在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需要具備深厚理論知識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掌握精湛技能的實用型人才。
普職通融能讓每個學生根據自身特點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
這樣學習才更加有動力,未來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國家,服務于社會。
3、
其實家長真沒必要把弦繃那么緊,總覺得孩子一步沒踩對,這輩子就完了。
說白了,只要孩子自己有本事、肯努力.
不管是在普高還是職高,照樣能走出像樣的人生。
就像前段時間網上挺火的那個姑娘,叫賀顯貽,高考考了604分,超出浙江特招線12分,按說上個不錯的本科完全沒問題。
可她偏不,把武昌職業(yè)學院的定向培養(yǎng)軍士專業(yè)填成了第一志愿。
周圍人都替她可惜,說"放著本科不上去讀???,太虧了",但這姑娘心里門兒清。
她從小就崇拜當軍人的舅舅,一直想穿上軍裝。
對她來說,能直接走定向培養(yǎng)這條路,比單純混個本科文憑實在多了。
現(xiàn)在她在學校里練得勁頭十足,說將來要在部隊里好好干,這不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了嗎?
雖然說她是高考,但其實跟中考也是一個道理。
還有些職高的孩子,也活得挺出彩。
去年網上也有一個挺火的視頻,一個男生本來已經考上了普高,但是因為對汽車非常感興趣,所以最后去了職業(yè)高中學習。
他說自己初中時成績不好,考高中也是擦邊兒上的,他自己對文化課也一點兒興趣都沒有。
想著三年以后很有可能也考不上大學,那還不如轉到職高去學一門手藝。
一開始他父母也不同意,但是后來也拗不過兒子。
但沒想到這個小伙兒在職高學習汽修真的非常有天賦,三年后的技能高考上他考了604分,考上了武漢商學院。
后來他又考研成功上岸,成為了重慶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
你看,路從來都不是只有一條。
普高的孩子里,也有整天混日子,最后連大學都考不上的。
職高的學生里,照樣有憋著一股勁往上沖,最后成了行業(yè)里的技術能手的。
關鍵不在學校牌子,而在孩子自己肯不肯下功夫,有沒有真本事。
家長與其整天焦慮上不了普高怎么辦,不如放寬心態(tài),多去看看孩子身上其他的閃光點。
有的孩子坐不住課堂,但動手能力超強,學個烹飪、汽修說不定能成大師。
有的孩子不愛刷題,但心思細膩,學護理、幼教可能特別受歡迎。只要把能力練扎實了,走到哪兒都有飯吃。
真的,別被那些一步錯步步錯的想法困住。
現(xiàn)在路多寬啊,職高能考本科,專科能升本,就算直接工作,有手藝的人照樣吃香。
孩子只要心里有股子勁,肯學肯干,在哪兒都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