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3年前,大家還在懷疑“增程”是不是落后的技術(shù)——
那現(xiàn)在,情況完全反過來了:
理想在用,問界在用,連小鵬、智己也都跟著上了。
增程車仿佛一夜之間,成了各家車企的“心頭好”….
可熱鬧歸熱鬧,爭議也越來越多:
有人吐槽開著不省油、發(fā)動機聲音吵、體驗不如純電;
更有人直言,“純油、純電都行,就是別買這種半吊子”。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增程車是值得投入,還是智商稅呢?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聊聊這個問題!
說到這件事,不吹不黑,很多人覺得“要么純油,要么純電”,的確有道理。
畢竟從邏輯上講,純油就是靠油跑,結(jié)構(gòu)成熟,出問題的地方少,穩(wěn)定、耐用、不折騰;
而純電車就奔著智能、體驗去的,操作輕松、開著安靜、用車成本低。
可增程呢?看著是“兼顧了兩邊優(yōu)點”,但也容易“踩到兩邊雷點”:
它的發(fā)動機不是用來驅(qū)動的,而是專門“發(fā)電”的——
問題就來了,一旦電池電量低,發(fā)動機就要瘋狂介入,頓時噪音飆升、油耗上來,體驗也大打折扣。
有些車主是這么說的:“一虧電,立馬從電車變拖拉機,發(fā)動機吼得比油車還響?!?/p>
這不是夸張,是不少用戶的真實反饋。
而且,增程結(jié)構(gòu)本身也更復雜:
電池、電控、電機、發(fā)動機、增程器樣樣都有,一旦出問題,排查更麻煩、維修成本也高。
所以有人說,增程車“上手時像電車,用久了像油車,維修時像豪車”。
你說它省心嗎?可能還真比不上純電或者純油。
但話說回來,它真的不值得買嗎?其實也不至于!
理論上看,如果你滿足這些條件,還是很適合買增程車的。
首先,就是“有家充樁”,日常充電很方便。
聽上去或許有些反直覺,因為很多人認為——增應(yīng)該是“沒樁的車主”才會買的。
因為這樣才不會被“充電焦慮”所困擾。
但你真問那些用得順手的車主,答案恰恰相反:
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大多人都有充電樁!
至于說為啥?
原因在于只有你平時能充電,才能發(fā)揮出“電驅(qū)+長續(xù)航”的優(yōu)勢。
一旦每天都靠油發(fā)電,體驗立馬變樣:開著吵、油耗高、得不償失。
而有家充樁的情況下,增程車其實可以當純電來用——
平時通勤全靠電,幾乎零油耗,用車成本極低;但一旦跑長途,電不夠了,發(fā)動機馬上“救急”,不慌不亂。
說白了,增程真正的優(yōu)勢,不是“脫離電網(wǎng)也能跑”,而是“電網(wǎng)用不上時,它還能救你一命”。
比起純電“掉電焦慮”、油車“加油肉疼”,這確實更從容。
其次,就是舍得用油,不心疼錢。
這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確實是“買增程”,能不能用得順手的關(guān)鍵門檻。
很多人看上增程車,是覺得它既能充電,又能加油,好像很靈活、很自由;
但一到用車,問題就來了——電用起來幾分錢一公里,油卻要五六毛,差價接近5倍。
你說能不心疼嗎?
說白了,很多人平時習慣了“電價模式”,結(jié)果一虧電、高速靠油跑,費用上去了,整個人立馬“心態(tài)爆炸”了。
會覺得:
“這車怎么這么費油?”、“不是說比油車省的嗎?怎么跑一趟高速比以前還貴?”
然后就開始糾結(jié)、后悔、各種抱怨,甚至陷入一種“用電舍不得虧、用油更不甘心”的尷尬境地。
但問題是——這不是車的鍋,是用車心態(tài)沒調(diào)好。
你要知道,增程不是“永遠靠電跑”的,它本質(zhì)是電驅(qū)結(jié)構(gòu)+油的補能兜底:
用電時體驗接近純電,用油時就是為了保證你不慌、不趴窩。
所以,如果你買它是奔著“省電當主力、用油無負擔”來的,那也許會失望。
說到底,如果你天天想著用電省錢,卻又接受不了偶爾加油帶來的那點開銷……
那真的不如老老實實選個插混或者純電,至少心理落差沒那么大,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