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沒:
這幾年里,新能源車是火得發(fā)燙,而油車呢,卻越賣越冷。
譬如數(shù)據(jù)顯示,光是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一家就賣了147萬輛車,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紀錄!
而另一邊,本田的日子就難過多了——
2024年全年銷量只有85.2萬輛,跟2020年162.7萬輛的巔峰時期相比,幾乎是“腰斬”。
更扎心的是,這還沒到底。
2025年上半年,本田中國才賣出31.5萬輛,同比又跌了24.2%。
說來也是令人唏噓:
因為曾幾何時,日系車在中國市場幾乎就是“口碑”的代名詞,而本田更是其中的王牌:
“開不壞的本田”、“一日本田,終生本田”的美譽廣為流傳。
可如今,本田怎么就不行了呢?
說到這這件事,多數(shù)人會覺得:這肯定要“怪新能源車”,或者說“怪不平等的銷售政策”。
否則,以本田為首的燃油車企,根本不會這么慘。
從時間線上來看,這個觀點似乎有道理:
因為2020年那會,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還只有5.8%——本田在中國的銷量還不錯,一年還能賣出162.7萬輛;
而到了2024年,新能源車的銷售占比已高達40.9%…
電進油退之下,本田這類傳統(tǒng)車企,自然就有點“跟不上節(jié)奏”了。
聽起來似乎合情合理,但問題是:這就是全部的真相嗎?
好像并不是。
畢竟,新能源賽道,并不是誰家“獨享”的資源。
國產品牌能做混動、能上純電,本田當然也可以;甚至從技術積累來看,本田還更有優(yōu)勢。
所以真要說,是“被新能源卷死的”或者“吃了政策的虧”。
這說法,多少有點甩鍋的意思。
此外,本田并不是唯一被卷入這場變革的“品牌”。
大眾、豐田、寶馬,也都身處同樣的漩渦——但為啥偏偏是本田,掉得最狠呢?
這肯定不是簡單的“政策不公”能解釋的。問題可能還在本田自己身上。
而在我看來,真正的原因:
不在于“新能源有多強”,而是本田自己,被“日系供應鏈”和“內部決策機制”拖了后腿。
先說供應鏈的問題。
跟德系品牌“就地本土化”的策略不同,日系車企一直有個“傳統(tǒng)技能”——供應鏈極度封閉。
通俗點說,就是大到三電系統(tǒng)、小到一個彈簧墊圈,本田都習慣從日本本土企業(yè)采購,而不是優(yōu)先考慮中國的本地零部件商。
這在過去銷量紅火、毛利豐厚的時候,問題不大——反正高價低配,照樣賣得好。
可一旦行業(yè)進入“價格戰(zhàn)”模式,這套系統(tǒng)就吃不消了。
因為你的成本壓不下來,別人賣12萬的配置,你14萬都卷不過——自然也就賣不動了。
這可不是我瞎說,因為就有業(yè)內人表示:
本田零配件公司,很多都是貿易公司,彈簧都要進口,利潤全都輸送回日本了!
更糟糕的是,本田內部決策也一貫偏慢,尤其在電動化節(jié)奏上。
說白了,就是很多事情中國人沒法拍板,中國團隊無法決策,必須通過日本的討論和審批。
但問題是:這一級一級的流程走下來,可能別人的新車已經(jīng)上市,而你還停留在 ppt 階段。
就這種情況,怎么可能打得過其他競品呢?
當然,并不是說,本田就徹底沒機會了。
這么講,肯定還為時過早。
畢竟,強大如諾基亞,也不是一夜之間就消失的;
更何況,本田在全球還有龐大的用戶基礎、穩(wěn)定的品牌認知、技術儲備,以及不容忽視的產業(yè)話語權。
但問題在于——機會不是天賜的,而是你要能抓得住。
現(xiàn)在的市場,已經(jīng)不再是“靠情懷吃老本”的年代了。
智能化、電動化、成本控制、用戶思維……這些才是決定一款車能不能賣得動的關鍵。
你可以看現(xiàn)在的大環(huán)境:
無論是比亞迪這種“技術-性價比”雙手抓的新勢力,
還是寶馬、奔馳這樣主動在中國加快本地化、強化研發(fā)與市場聯(lián)動的老玩家,
它們的每一步,都不是守成,而是進攻。
但本田在做什么?
一個e:NS平臺“吭哧吭哧”搞了幾年,結果拿出來的車既沒價格優(yōu)勢,也沒有智能化能力;
好不容易有個極湃(與廣汽合作),結果又是定價虛高、節(jié)奏偏慢,用戶感知度幾乎為零。
你可以說它“穩(wěn)”,但市場不會等你穩(wěn)。
說白了,哪怕你實力再強,現(xiàn)在只要慢一步,結局就會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了。
說了這么多,倒不是要去“否認本田的過去”。
它曾是無數(shù)人買車時的“第一志愿”,是父輩口中的“省油神器”,是年輕人夢里的“信仰車型”。
但時代就是這樣,它不會等人。
當用戶的關注點,從“耐不耐用”變成“智不智能”,從“值不值錢”變成“爽不爽開”;
那些過去的優(yōu)勢,逐漸就變成了一種“錯位的執(zhí)念”——守得住老用戶,卻吸引不了新一代。
而一旦品牌跟用戶之間的“共鳴”斷了,再強的技術底子、再多的口碑積累,都會慢慢失去意義,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