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仍有余溫"。
我們永遠沒有資格替先輩們原諒,那般慘絕人寰的罪行,如何原諒?怎么能忘?
影片的核心場景"照相館暗房",被賦予了雙重象征。它是物理意義上的避難所,更是心靈創(chuàng)傷的具象化空間。
洗照片時詭異的紅光,雖隔絕了外面的血色,但洗的是敵軍以折磨同胞為樂的照片,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血光?
那些所謂"親善"的照片,強迫照相館沖洗美化暴行的偽證,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暗無天日。
照片可以被沖洗,場景可以被擺布,可歷史何以被遺忘?三十萬冤魂又何以瞑目?
他叫金承恩,是照相館的老板,他最后用力抱了一下能活著出去的同胞,把兒子交給她,對他說"以后告訴他,他老子以前是個照相的"。他倒下了,可他也至死都以為家人已經(jīng)安全逃出去了。
"爸爸,你什么時候來找我和媽媽呀?"
"元月"
"元月什么時候啊"
"元月就是元月"
如此一來,他何嘗不是以另一種方式在和妻女團聚。
他叫蘇柳昌,郵差編號1213。
他說"我們不是朋友,不是"。
可他到臨死前,還認為所有人都活著出去了。
她叫林毓琇,她說"我出身不好,你們別嫌棄"
可是她又說"我是唱戲的,但是我明事理,中國人不能低頭"
她最后帶著揭露侵略者惡行的照相底片走向了世界。
她同時也看到了阿昌給她洗好的照片,可那張照片是希望,也是悲痛。
他叫宋存義,是個巡警。
他看到照片上唯一的弟弟死在了刀下。
他以死相搏,他以為干掉會洗照片的軍官,其他人就可以活下來了。
"敢向侵略者抗爭的都是勇士"
他不是逃兵,他是英雄。
這是照相館的五個人,可最后,只有一個人活著出去了。其他人,也以為大家都活下去了。
"城門城門幾丈高?"
"三十六丈高"。
可現(xiàn)在的南京城門,卻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
可侵略者卻說:中日親和,說我們是朋友。才幾個月的嬰兒,就這樣被活活砸死。
"什么昏過去去了?我抱在手里,我會不知道嗎?安安靜靜的,呼吸都沒了"。
伊藤秀夫說"不殺蘇柳昌為仁,與蘇結(jié)為友是義,為蘇提供食物是為禮,借刀殺人是為智,遵守諾言發(fā)通行證是為信",可這"仁義禮智信",何其荒誕。 按下快門與按下扳機同時進行,雖然都是一瞬間,可按下快門的相機卻永遠記錄下了扳機的罪惡。正是這按下快門存留下來的照片,讓活著出去的林毓琇有機會讓世界看到敵人的惡行。
影片的最后,林毓琇舉起相機,拍下敵軍軍官被處決的畫面,就如同老金舉著相機,拍下以往南京城的種種瞬間。
"先生,你看到了嗎?我們贏了"。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我想歷史是真實的,戰(zhàn)爭是殘酷的,作為后輩,我們不是觀眾,我們是幸存者的后代。30萬人的犧牲不該被遺忘,他們所承受的羞辱和痛苦也不該毫無意義。
我們當自強,復興華夏,不負盛世。
作者:傾慕,入骨影評團隊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