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田徑錦標賽終于在衢州落幕,這屆比賽說實話,開幕前真沒多少人預料到會這么炸,尤其是最后一天,仿佛有人在賽場上撒了一把“青春能量包,接連三項紀錄被刷新,而且出手的全是20歲以下的小將,網(wǎng)友都會說,這不是“青春風暴還能叫什么,老將穩(wěn),年輕人更敢拼,這屆錦標賽的主角,明顯換人了
先說最出圈的嚴子怡,17歲,浙江隊,女子標槍,她之前已經(jīng)三次刷新世界青年紀錄,這次還帶傷參賽,前三投都沒破60米,第三輪還腳扭了,教練和隊醫(yī)勸她放棄,她偏不,第四輪帶傷摔倒,成績也不錯,第五輪直接投出65米89,硬生生把世界青年紀錄又拔高了1.06米,這種逆境反殺的橋段,放到哪項運動都是“高光時刻,但嚴子怡的處理很理智——沒有喊口號,也沒表演情緒崩潰,就是一句“不到最后不放棄,足夠了,運動員的心理韌性和對自己能力的信任,全寫在了動作和結果里,賽后她也說,受傷后對能否破紀錄沒底,看到成績出來才真開心,這種坦誠和自知,比喊口號更有說服力
再看山東隊的劉凱,19歲,男子400米,半決賽跑出45秒06,直接把郭鐘澤2017年天津全運會的全國紀錄踩在腳下,八年紀錄說破就破,還是在半決賽這種“不是最拼命的場合,劉凱自己也“擺爛了一下,說本來想放松跑,進決賽就行,結果前兩組成績太猛,他一看不能掉隊,干脆一把梭哈,沖出45秒以內只差一點點,他說有點遺憾,但放在整個項目歷史上,這已經(jīng)是“中國速度的又一次升級,過去400米一直被認為“亞洲人不占優(yōu),可19歲的劉凱直接把門檻抬高,他的突破,既是個人的“超常發(fā)揮,也是中國田徑新周期的風向標
還有張家樂,18歲,山東隊,女子鏈球,六次試投全部71米以上,最后一投77米24,把自己保持的世界青年紀錄又提升了2米10,這提升幅度咋說呢,等于一場比賽直接“自我進化,她說自己像“炸藥包,這形容不夸張,6月在德國她才剛破紀錄,這次又刷新,狀態(tài)看著就像開掛,距離亞洲紀錄只差0.44米,9月就要打世錦賽了,張家樂說目標先定前八,這種低調自信,比什么“我要奪冠更有力量,畢竟,鏈球本來不是中國田徑的傳統(tǒng)強項,現(xiàn)在有年輕人能這樣爆發(fā),誰不點贊
說到這里,問題就來了,為啥這屆錦標賽年輕人能這么猛,首先,田徑項目的訓練體系在這幾年明顯進步,尤其是青訓和科學化備戰(zhàn),給了小將們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過去我們總說田徑是“老將的天下,但這一波“00后明顯不吃那套了,他們更敢冒險,也更適應多變的賽場氛圍,傷了腳不放棄,臨場狀態(tài)就敢梭哈,心理素質和比賽張力,比一些老將還穩(wěn)
當然,不能忽略大賽的壓力和現(xiàn)場的偶然性,比如男子100米謝震業(yè)在半決賽被淘汰,決賽鄧信銳10秒06奪冠,成為中國隊史第七個突破10秒10的選手,這種競爭強度,可能讓一些老將“出局,但也把年輕人“逼出來了,女子鉛球鞏立姣19米79輕松奪冠,不少網(wǎng)友說“冠軍穩(wěn)拿,但新生代的表現(xiàn)更值得關注,廣東的梁小靜11秒19拿女子百米金牌,廣西的劉德助800米千分之一秒險勝,這些鏡頭證明一個事實,田徑賽場的格局正在刷新,不能再用“年齡大、經(jīng)驗多來判斷勝負了
再聊聊輿論場,三名20歲以下小將三刷紀錄的新聞刷屏,網(wǎng)友普遍點贊,熱搜也沒缺席,但也有聲音擔心“少年成名會不會太快,甚至有人提到“后勁不足的老話題,其實這事怎么看,關鍵還是系統(tǒng)和節(jié)奏,不能光靠一兩次爆發(fā)就捧殺,也不能因為偶爾傷病就唱衰,田徑是個看積累的項目,爆發(fā)只是開始,穩(wěn)定才是王道,媒體和球迷給他們點贊沒錯,但也別急著灌雞湯,留點空間讓他們慢慢成長,才是真正的支持
說到底,全國田徑錦標賽這波操作,給中國田徑打了個樣兒,青春風暴不是口號,而是真刀真槍拼出來的成績,嚴子怡、劉凱、張家樂三小將,靠的是敢拼、敢想、敢突破,這樣的態(tài)度和實力,才是中國田徑未來的底氣,9月的世錦賽,誰會是下一個“炸場王,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