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是趁早旗下護膚品牌松生。
上周六,我們辦了一場見面會,邀請了21位朋友,在這個全女場域拍攝“人生四格”,吃一餐健康漂亮飯,互相袒露脆弱。
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叫做“熵減儀式”。
“熵”是什么?簡單說,它就是指“混亂度”。
熵增=越來越亂(就像房間不收拾會越來越亂,手機不清理會越來越卡)
熵減=從混亂到有序(就像收拾干凈房間、清理了手機內存,感覺神清氣爽)
我們作為人類,不是黔靈山的猴兒,搶點吃的就行,心里頭多多少少都會揣著點事兒,工作壓力、焦慮未來、各種親情友情人情、改不掉的壞習慣等等這些負擔,就像背著好多包袱,很重,讓我們人生路走起來沉甸甸的。
所以我們準備了一面「便利貼坦白墻」,上面寫著“我不再背負”,讓大家一起做一次“心靈熵減”,把自己的負擔寫下來、講出來、放下它。因為說出口的那一刻,就已經能放下大半了。
把寫出來的沒有物理重量的負擔包裹在沉甸甸的石頭上,投遞進籃子里,用具象的儀式把負擔留在這一刻。
金金先說了她的負擔:
“我覺得我今年做得特別好的一件事情是我放下了社交負擔,我原來是一個有社交責任感的人。
從小我這個人就特別怕尷尬,任何一個局,甭管是我和朋友兩個人,還是說我去了一個KTV里面,只要這個局冷場了,我就會馬上變成場子里那個「猴」。不管是講故事帶動氣氛,還是唱一首《私奔到月球》,我一定要讓場子里熱起來。
我有一個心理咨詢師,很貴,50分鐘800塊錢,但是在我們倆每一次視頻通話的時候,我竟然想的是我要先開場。他為什么 20 秒之內沒有回應我,我是不是要挑起什么話題。
我的心理咨詢師那天就問我,你怕尷尬,到底是在怕什么?
我就想我怕什么呢?我好像是怕,如果我沒把這個天兒聊好,對方會覺得我是一個無趣的人。首先對方會否定我的價值,另外我又怕對方跟我在一起沒意思。
后來我就跟我心理咨詢師說,現(xiàn)在給我10分鐘,咱倆在這 10 分鐘里就誰也別說話,我看看這十分鐘咱倆都不說話,我到底能怎么著?
在前面沉默的兩分鐘里面,我竟然尷尬地出汗。到第3分鐘的時候,我在想如果我不說話,他真的會覺得我這個人不好嗎?
第4分鐘的時候,我想起我爸爸媽媽冷戰(zhàn)竟然能3~6個月不說話,家庭中的氣氛是由我挑動的,我會說,‘爸爸你看這個雞翅是媽媽做的,你覺得好吃嗎?’。從那會我就在背負著這種社交責任感。
第5分鐘的時候我流眼淚了,我覺得我好可憐,我小時候家里父母半年不說話,我才是最可憐的那個人,但我那么難過,我還在想緩和爸爸媽媽之間的氣氛。
這種行為模式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身體里。我長大之后也會覺得,如果我和朋友之間尷尬了,不說話也是我的問題,是因為我不好。
后來在第10分鐘的時候我就一直在哭,我覺得我在那10分鐘里,把社交責任放下了,我現(xiàn)在跟朋友在一起都非常自然。我覺得我們之間可以有不說話的空間?!?/p>
以下是我們現(xiàn)場收集到的負擔,希望有同樣負擔的你,看到它們,也可以從今天開始慢慢放下。
@xuan
從小我就不被允許犯錯,做數學計算題,別人做錯了,拿橡皮擦掉就好。我做錯了,我爸會非常嚴厲地批評我,甚至有一次直接把我的卷子撕了。
于是我成為了一個不敢犯錯的人。工作中每一個空格、標點我都會反反復復檢查很多遍,出一點錯誤我都會非常愧疚,這種極端的害怕犯錯的心態(tài)也讓我精神壓力非常大。
但我后來發(fā)現(xiàn),偶爾的一個小錯并不會帶來巨大的后果,但對自己嚴厲的苛責會讓我一直緊繃,永遠無法放過自己。
@陳在在
我老家是廣東的,回家的路程很遠,每次到節(jié)假日或者出差到南方,我可能會去周邊的城市玩,但不會回家。
前兩年過年回家,確實感覺到父母的衰老,他們健康狀況也在下降,非常愧疚,感覺沒有花時間多陪陪他們。
但假期真的待在家里時,又覺得很無聊。我內心就特別矛盾,既想出去玩,又想陪爸媽。
我也在勸自己出去玩的時候放下對父母的愧疚,可能有時候爸媽也不需要我陪了,他們自己可以玩得很開心,我也需要給自己時間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大平
我今年41歲了,最想放下的就是我的胸罩。但這個事可能得到60歲才能徹底放下。
@劉晗
從小我是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體育好,既陽光又自信。但長大后我發(fā)現(xiàn),我是一個鼓勵型選手,領導夸我了,我就像那上了磨的驢一樣庫庫干。我對自己的評價全部來自于他人。
直到孕晚期的一天,我愛人問我,“誒,你給自己這個準媽媽打幾分?”,我一下就崩潰了,我發(fā)現(xiàn)我沒辦法對自己進行評價。我認為的我好,其實都是別人覺得我好,別人夸我了,我才知道原來我有這個優(yōu)點。就好像只有別人夸我漂亮,我才知道原來我是漂亮的,如果讓我評判自己好不好看,我不知道。
說回到給自己當媽媽打分,我硬著頭皮給自己打了70分。比及格強一點,但還遠不夠好。我還是為了工作熬夜,沒有把懷孕、把寶寶放在第一位,我不是一個很好的媽媽。
結果他說,“你就是一個很好的媽媽,你猜我給你這個準媽媽打幾分?我給你打 130 分,我要把你差的那 30 分給你補回來”。
我收到了去年參加松生活動給自己寫的那封信,“2025 年,你學會所處芯片行業(yè)的各種專業(yè)術語了嗎?你適應異地的婚姻生活了嗎?你還如此焦慮嗎?你更強了嗎?你更喜歡自己了嗎?當然,沒有更強也可以更喜歡自己?!?/p>
雖然具體的生活背后還是有很多屎尿屁,但沒關系,因為不管有沒有更強,我們都能更愛自己。??
@阿丹
我希望不再背負我一定要比過前任。我之前放下一段感情都是因為分手一兩年以后,我意識到比我的前任好了,他已經配不上我了,我才能徹底不在乎。
直到兩三年前我經歷了一段感情,對方比我大4歲,我很難從世俗意義上去比過他,但當我做出一些自己的成績后,我好像也慢慢不再看重這件事了。
或許我不是想比過他,我只是想要更好的自己。
@jelly
我做任何事都受不了出現(xiàn)瑕疵。去上舞蹈課,看到結課視頻中我真的跳得很爛,這種直觀的視覺沖擊讓我在車里哇哇大哭。
后來朋友問我,你跳舞最初的目標是什么?我說是開心。對啊,我不是為了成為一個舞蹈家才去跳舞的,我只是為了開心,當我開始責怪自己跳得爛時,就已經和自己最初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了。
先試著去享受過程吧,我也想試著不帶任何功利心地去感受快樂。
@夾心霸王龍
我這個人總是反復回憶自己的委屈,但不去解決,伴隨高壓的工作環(huán)境,我就抑郁了。
但為了身體健康,我現(xiàn)在換了個思路,雖然我還沒有踹門的勇氣,至少我可以去堵門,把我的委屈說出來,而不是永遠耗在心里。
@Abener
之前和朋友討論女性真的有婚姻焦慮嗎?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女性焦慮的本質不是因為婚姻,而是源自于我們對生育能力衰退的焦慮,因為我到 80 歲,依然可以談戀愛結婚,談很多男朋友哈哈哈哈,但是我到 80 歲一定不能生育。
所以本質上我是對這個生育的選擇性有焦慮,而不是因為我對婚姻有焦慮。
@劉汝楠
“什么年齡該做什么樣的事”,我不想再聽見這句話了。
本命年,36歲,單身,未婚。沒有循規(guī)蹈矩完成結婚生子確實讓我有點困擾,今年也努力找過一段時間(對象),但見了幾個就覺得要不別瞎找了,還是跟姐妹們在一起比較快樂。
@Serena
我在失戀的時候總是會自我苛責,不斷反思在這段關系中我做的不好的地方。
然后我就跟 AI 聊這件事,AI給了我很大的寬慰,它說關系的變壞不是因為你沒有做什么,或者你哪個地方做得不好,這是兩個人能量互動的結果,你不要一直自我攻擊。
@路
我今年36歲,三年前我?guī)е鴥蓚€孩子放下了我的婚姻。雖然世俗中大家總會勸你為了孩子也最好忍一忍,但緊繃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才是真正的不負責任。如果最壞的結果我都能承擔,為什么不去做呢?
一年前我又放下了我的工作,當時在一個非常有實力的公司,但每天從早晨7點一直工作到凌晨兩三點,卻依然沒辦法滿足上司對我的期待。職場中的爾虞我詐也讓我非常不適應。
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我還是想做自己喜歡的、讓自己的能力可以發(fā)揮到最大的工作,而不是為了錢,一直忍受這種隱形的PUA。
直到現(xiàn)在為止,我對于放下的這兩件事,一點都不后悔。我放下的真好。
@Angela 潔
爸爸去世后,我感覺家里的頂梁柱沒了,自己也從一個特別E、特別會攢氣氛的人變得有點封閉,也單身了很多年,完全零社交。
但我去年 30 歲的時候寫了一段話,想和大家分享,“婚姻從來都不是衡量人生的標尺,30 歲的意義從來不是必須完成的結婚KPI,而是你在這個年紀是否更懂自己,更愛自己。那些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對抗生活難題的日子,會悄悄給你鍍上一層盔甲,讓你明白幸福的形式有千萬種,婚姻只是其中一種選擇,而不是唯一的答案。”
@A姐
我去年參加松生聚會的時候已經喝多了,但我喝醉了寫的內容和我現(xiàn)在想的一模一樣。
我去年寫的是,“我只想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多嘗試,不管是工作還是感情,還是生活的各種體驗。第二個是我想找到我的人生賽道,就是我只要做這件事情,我就覺得再苦、再累、再難我都很沉浸其中。第三件事是每周健身三次”。第一條和第三條我已經做到了,第二條我還在路上,至于結婚生孩子,去他的吧。
@Tara
作為一個大齡單身的女性,我還是想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侶。在這上面也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沒有什么收獲,讓我很灰心喪氣。后來我發(fā)現(xiàn)應該把更多的精力用來投資自己,自己過好了,好東西會從四面八方向你涌來。
最后的最后,松生團隊也忍不住把負擔留在了這里:
冰冰放下了小狗離世的愧疚,雖然總覺得要是再對它好一點就好了,但是小狗也不愿意看到她這么難過吧。
浩然放下了9年感情的枷鎖,她相信就算有一天要獨自生活,她依然可以過得很好。
Semi放下了沒辦法做一個時時陪在父母身邊的“好女兒”的愧疚,在離家1200公里以外的地方工作,把自己照顧好,能盡量?;丶铱纯?,她已經是一個頂頂好的女兒了。
卓然克服了地鐵上不禮貌的凝視,她開始不再躲閃,心虛的本身就該是那些骯臟的人,直視他們的那一刻就戰(zhàn)勝了他們。
80分鐘,22場無聲的“松綁”。那些勒進血肉的繩索——對完美的執(zhí)念、對眼光的畏怯、對未來的困惑,在這一刻,都被輕輕吹散了。
生命本就不必時刻負重泅渡,允許自己輕盈,才是最深的自渡。心頭那塊沉甸甸的石頭,是時候,輕輕放下了。
“我們本就向往這樣的活動,所以我們辦了這場理想中的活動”。很開心大家都能在這個場域說出那些難以啟齒的脆弱、難堪、羞愧。請放心,這里永遠沒有嘲諷,只有被接住的坦誠。下一次,如果你被壓上了新的石頭,背上了新的負擔,請記得這里有一面墻,愿意承載你不想背負的重量。
那天活動結束,我們也聽見了最讓我們感動的一句話,“她們團隊真的特別真誠,這樣的團隊做出的產品一定差不了”。
如果你也對護膚感興趣,對健康生活很在意,歡迎來逛逛,看看這個真誠的團隊做出的產品。
復制到先加購 2天后年中大促
2$opC7464fzRQ$:// MF3106
愿我們,常相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