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互聯網監(jiān)管機構近日發(fā)布重磅報告,指責全球最大的幾家社交媒體公司仍在對平臺上的兒童性虐待材料 "視而不見",其中 YouTube 的回應尤為消極。這一調查結果可能進一步加劇公眾對科技巨頭在保護兒童安全方面失職的擔憂。
監(jiān)管機構痛批:科技公司對兒童安全漠不關心
澳大利亞電子安全專員(eSafety Commissioner)朱莉?英曼?格蘭特(Julie Inman Grant)在周三發(fā)布的報告中指出,YouTube 與蘋果公司未能追蹤其平臺上收到的兒童性虐待內容用戶舉報數量,也無法說明他們需要多長時間來回應這些舉報。
"當這些公司自行其是時,他們并沒有優(yōu)先考慮保護兒童,似乎對其服務上發(fā)生的犯罪視而不見," 格蘭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沒有其他面向消費者的行業(yè)會被允許在其場所或服務上發(fā)生此類針對兒童的令人發(fā)指的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政府上周已決定將 YouTube 納入全球首個針對青少年的社交媒體禁令,此前電子安全專員建議推翻對 Alphabet 旗下谷歌視頻分享網站的豁免計劃。
平臺回應與安全漏洞并存
谷歌此前曾表示,虐待材料在其平臺上沒有立足之地,并使用一系列行業(yè)標準技術來識別和刪除此類材料。而擁有全球超過 30 億用戶的 Facebook、Instagram 和 Threads 的母公司 Meta 則表示,其禁止傳播包含兒童性虐待內容的視頻。
電子安全專員辦公室(一個旨在保護互聯網用戶的機構)已要求蘋果、Discord、谷歌、Meta、微軟、Skype、Snap 和 WhatsApp 報告他們在澳大利亞采取的解決兒童剝削和虐待材料的措施。
報告發(fā)現這些平臺存在 "一系列安全缺陷,增加了兒童性剝削和虐待材料及活動出現在其服務上的風險"。安全漏洞包括未能檢測和防止此類材料的直播、未能阻止指向已知兒童虐待材料的鏈接,以及報告機制不足。
報告還指出,平臺沒有在其所有服務部分使用 "哈希匹配" 技術,通過與數據庫比對來識別兒童性虐待圖像。盡管谷歌此前表示其反虐待措施包括哈希匹配技術和人工智能。
長期忽視安全漏洞,監(jiān)管壓力持續(xù)加大
澳大利亞監(jiān)管機構表示,盡管過去幾年已向部分提供商發(fā)出通知,但他們并未改進服務以解決這些安全漏洞。"以蘋果服務和谷歌的 YouTube 為例,他們甚至沒有回答我們關于在其服務上收到多少兒童性虐待用戶舉報的問題,也沒有提供蘋果和谷歌有多少信任與安全人員的詳細信息," 英曼?格蘭特補充道。
隨著全球對科技平臺內容監(jiān)管的加強,此次澳大利亞的報告可能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先例,科技巨頭面臨的監(jiān)管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如何在保護用戶隱私與防止有害內容傳播之間找到平衡,仍是這些公司亟待解決的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