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8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1分鐘
立秋,亦稱七月節(ji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三個節(jié)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是夏秋交迭的重要時刻,也是古人極為重視的節(jié)日。古時天子西郊迎秋,民間陳冰瓜、蒸茄脯、飲香薷水,以表對時節(jié)流轉(zhuǎn)之崇敬。
01
一侯,涼風至
立秋時節(jié),涼風微微。西方凄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殘陽下,偶步疏林,落葉隨風飄動。
02
二侯,白露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绷⑶飼r節(jié),白露初降,晝夜溫差大,“陰氣漸重,露凝而白。
03
三侯,寒蟬鳴
立秋時的蟬,因感陰氣上升,故鳴叫更加響亮凄切。瀟瀟雨歇,寒蟬凄切,漸入秋也。
立秋習俗:
貼秋膘:古時,立秋這天要懸秤稱人,以驗夏中之肥瘦。暑熱天氣,人們胃口不佳,飯食清淡。待秋風一起,胃口大開,便要開始貼秋膘了。增加營養(yǎng),當以燉肉為主,如紅燒肉、白切肉、燉雞、燉鴨等;
曬秋: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qū),曬秋已經(jīng)成了農(nóng)家喜慶豐收的“盛典”,“曬秋”的秋不僅僅是秋天,更代表一種豐收的喜悅,老百姓會利用房前屋后的平臺、房頂?shù)瓤盏兀瑫褚粫袷斋@的農(nóng)作物,糧食曬得越多,說明收成越好;
吃瓜啃秋:立秋食西瓜,謂之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歲時風俗》有記:“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边^去,人們會在立秋前一天,把西瓜、蒸茄脯、香糯湯放在院子里晾一晚。立秋當日,合家飲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來源|南通教育
編輯丨智庫君
版權(quán)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chuàng),版權(quán)為原作者所有,若侵權(quán),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